不支持Flash
|
|
|
日本經濟的競爭力衰退了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 11:40 《中國金融》
- 元橋一之 近幾年,日本的經濟形勢漸趨樂觀,但由于低出生率問題不斷加重,因此,從中長期觀測,日本經濟的前景絕非一片光明。掌握競爭力的狀況對于研究日本經濟的未來非常重要。在此,筆者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RIETI)進行的有關勞動生產率和創新的分析結果,對未來日本經濟的競爭力加以預測。 有關宏觀層面勞動生產率的國際比較 首先,回顧第一次石油危機以來日本的經濟增長率,對目前的經濟復蘇進行定位。從整體宏觀經濟來考察,日本的增長率在 1975~1990年間平均為4%,在1990~2004年間下降至1.3%。近幾年日本的經濟增長率有所提高,2004年為2.3%,2005年為2.7%,從長期的趨勢來看,日本目前的經濟復蘇不過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低增長時期的一個環節。 經濟增長率可以分解為資本、勞動力生產要素投入和全要素勞動生產率(TFP)的增長率。根據喬根森和野村(Jorgenson & Motohashi,2005)的分析,1975~1990年日本的TFP增長率為1.57%, 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0.59%,下降了約1個百分點。TFP的計量存在著由于數值種類(宏觀層面推算和分產業推算等)和推算方法(例如是否測定生產要素的質量)不同而導致的差異,因而存在各種各樣的推算結果,但是所有推算結果都顯示出日本的TFP增長率在降低(見表1)。 為了運用勞動生產率指標就日本各產業的競爭力水平與東亞各國進行比較,RIETI開展了東亞勞動生產率課題(ICPA課題)研究。該課題為了計算可比較的不同產業的TFP,完善了日本、美國、韓國、臺灣、中國等五個地區的投入產出表以及就業、資本存量等相關數值,通過TFP的國際比較,衡量日本的產業競爭力。 該課題在宏觀層面的推算結果如表2所示。不同地區的推算期間不同,所以將各地區期初和期末分別與日本的基準值1相比較的生產率水平和整個期間的年均勞動生產率增幅制成一覽表。例如,表2中看到1982年中國的TFP水平是日本的50%,而 2000年上升到了66%,整個期間的平均勞動生產率增幅為2.04%。中國、韓國、臺灣的勞動生產率增幅都高于日本的0.42%,說明上述地區在勞動生產率水平方面已經實現了對日本的超越。另一方面,與美國相比較,美國的勞動生產率水平原本就高于日本4個百分點,而上世紀最后20年間其差距進一步擴大到8個百分點。這表明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的勞動生產率增幅出現下降,而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卻在90年代后半期出現加速增長。 研發活動及其效率 有觀點認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TFP增長率降低和國際競爭力水平相對下降,是由企業創新活動的低效率而導致的。 日本民間企業的研發經費雖然近來呈現增加的趨勢,然而在泡沫經濟崩潰后的90年代上半期曾一度出現了負增長。與80年代維持在5%~10%的增長率相比,90年代以來已經跌至5%以下,研發投資額的增長正在下降。針對研發投資的邊際生產率下降的說法,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企業活動基本調查所得到的企業層面的單獨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90年代后半期與90年代以前相比,日本研發投資的邊際生產率并無重大的差異。也就是說,從與企業創新活動的關系來說,可以認為,結果表明,90年代以來的TFP增長率下降,更多地是由于研發活動量的問題而不是質的問題。 雖然如此,日本的企業經營者常常反映研發投資的創新效率在下降。這主要是由于日本企業創新活動所處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根據RIETI于2004年2月進行的《外部合作研發的實況調查》,在研發活動所重視的項目中,日本企業管理人員列舉較多的是“融合市場或需求的研發”和“縮短開發到產業化的時間”。近年來,IT領域技術革新速度的加快、東亞各國的追趕等來自全球范圍的創新活動的競爭日趨激化。處在這種形勢之中,更加要求企業的研發部門迅速開發出準確捕捉消費者需求的商品。可以推測,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求研發投資短期獲利的愿望不斷增強,愿望和現實間的差異就演變為對研發效率降低的感覺。 在市場競爭激化的同時,進行創新活動所需技術的復雜程度也在增加。為了開發出劃時代的商品,企業需要致力于基礎性研究以及前所未有的新領域的研究。處在這一背景下的日本企業在與研發有關的外部合作方面展現出活躍的趨勢。日本的創新體制一向以大企業的自主開發為特征,而在外部合作模式中,研發型中小企業的作用非常重要。實際上,在有關研發的外部合作方面,與大企業相比,高科技創投企業等小規模企業創造出了更為巨大的成果。 IT革命和日本經濟 研發和創新活動的動向將對企業層面的 TFP帶來重大影響,而技術創新活動是偏重于制造業的活動。在討論宏觀層面勞動生產率的時候,有必要研究它與非制造行業的服務創新活動和企業的組織革新等更廣泛的創新活動之間的關系。在此,筆者將對與服務創新和組織創新關系密切的IT產業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進行論述。 首先介紹的是喬根森與野村(2005年)的研究結果,該研究對IT產業在美國經濟復興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IT產業創新對宏觀層面勞動生產率的影響可以分解為來自IT產業和IT應用產業的貢獻。計算機等IT 產業促進了技術變革,同時對宏觀層面的勞動生產率走向做出了相當程度的貢獻。此外,IT產業的技術變革改進了IT應用產業業務流程的效率,對提高該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做出了貢獻。 如表3所示,日本宏觀層面的TFP增長率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了下降,這一趨勢在90年代后半期進一步加強。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美國90年代后半期以來的TFP 增長率卻有所提高。考察其結構發現,日美兩國的IT產業對TFP增長率的貢獻程度均在提高。也就是說,IT創新活動的進展對勞動生產率的直接效果在日本也有所顯現。但另一方面,日本IT應用產業的TFP增長率卻大幅下降,導致了宏觀層面勞動生產率增幅的降低。 阿特羅斯迪克(B·K Atrostic,2005)等人對此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分析。在共通的框架基礎上,他們對日美兩國企業層面的信息網絡的勞動生產率效果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日本企業中,充分利用了信息網絡的企業的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比未充分利用信息網絡的企業高2%;而美國企業中的該差異為4.4%,是日本企業的兩倍以上。由于日美兩國信息網絡的普及程度未表現出巨大的差異,這就意味著日本企業在IT的應用方法上還存在問題。此外,仔細考察信息網絡的內容后發現,日本企業的內部網絡對其勞動生產率的效果為2.4%,企業之間的網絡的效果僅有1%。其原因在于,日本的許多中小企業雖然根據交易對方企業的要求引進了新的企業間信息系統,但又未能予以充分利用。 日本企業對IT利用滯后存在若干原因。其一是伴隨引進新信息系統而來的企業業務流程和組織變革得不到順利進行。IT系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必要工具,如果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就形同虛設。例如,為了成功地引進供應鏈系統,需要進行零部件的兼容性和生產流程調整、供應商的清理和集約化等龐大的操作。只有通過公司共同參與,引進IT系統的收效才能成為現實,然而日本的企業在這方面卻常常遇到各種抵觸而使業務變革無法進行。此外,日本企業的IT系統各自為政,無法實現公司整體的合理化。即使財務會計系統、訂貨和接受訂貨系統、營業支持系統等部門各自的IT系統的運行良好,如果公司不從整體進行統一管理,它們對企業業績的影響也是有限的。日本企業歷來實行自下而上的決策機制,自上而下的改革自然難以推進。 結 語 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增長率的停滯現象是否是由于競爭力降低而導致的?對此筆者運用勞動生產率的有關分析進行了檢驗。根據宏觀層面增長要素分析的結果,日本90年代以來的經濟增長率下降很大程度來自勞動力投入減少的影響,同時也看到 TFP增長率下降的影響。此外,對勞動生產率的國際比較分析表明,中國、韓國、臺灣等東亞各地區正在追趕上來,同時與原本勞動生產率水平就高的美國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通過對作為勞動生產率決定因素的創新活動進行分析,發現日本存在的問題是,在技術創新方面,研發投資的增幅出現了下降;在與IT產業的關系方面,日本企業對 IT技術尚未充分利用。 - 作者系日本產業經濟研究所(RIETI)教職研究員 (責任編輯 張 林)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