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報特約記者劉欣賈紅兵
今天中日兩國政府在北京將就4月23日爆發至今的中日貿易戰進行為期兩天的司局級磋商,這是6月21日中國宣布自6月22日起正式對日本的汽車、手持和車載無線電話機、空氣調節器加征100%特別關稅后,中日雙方的第一次磋商,因此中日雙方上上下下的目光都聚焦在7月初的這兩天。雖然日本同意磋商,但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平沼赳夫在東京表示,日本“不會向中國低頭”,取消對中國3種農產品的進口限制。其強硬態度令業內人士對此次談判能否達成一致不抱樂觀態度。
1、在日本競選期間,為了獲取農民的選票,小泉政府不惜違背日本二戰以來一貫奉行的“自由貿易措施”,對來自中國的3種農產品設限。
中日貿易正式開戰始于今年4月23日,日本政府對主要從中國進口的大蔥、鮮香菇、藺草席實行臨時緊急進口限制,限制期限為200天,對超過限量的進口,日本方面分別征收256%、266%、106%的高額關稅;到5月份止,已經或準備向日本經濟產業省提出緊急進口限制要求的日本行業有領帶、襪子、皮鞋、木筷、鰻魚、自行車等11個。
國際貿易與經濟合作研究院的李光輝指出,在4月份日本政府決定對中國的3種農產品實施緊急限制進口措施時,正值日本競選期間,為了獲取農民的選票,小泉政府不惜違背日本二戰以來一貫奉行的“自由貿易措施”,對來自中國的3種農產品設限。另外,由于小泉政府代表的自民黨在參院沒有過半數,而前年橋本龍太郎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下臺的,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和政治生命,小泉把寶押在了右翼分子和農民身上,宣布“以總理大臣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以及對華外貿政策走強硬路線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臺的。
2、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情況下,中國方面開始考慮實施報復。在多次談判未果一再克制無效的情況下雙方矛盾逐步激化。
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情況下,中國方面開始考慮實施報復。在多次談判未果一再克制無效的情況下雙方矛盾逐步激化,6月21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發布公告,“自2001年6月22日起,對原產于日本的汽車、手持和車載無線電話機、空氣調節器加征稅率為100%的特別關稅”。
盡管日本出口到中國的汽車及零部件占日本對華出口總額的比例并不大,但由于中國汽車市場存在著巨大的潛力,據統計,中國現在每百個家庭中有兩家擁有汽車,3至5年之后這個數字將翻一番甚至還多,因此盡快搶占中國汽車市場的制高點是每個汽車制造強國的當務之急。在這個當口中國削減從日本進口汽車,其意義顯然不僅僅是幾億美元的進口額所能衡量的。
由于中國的進口方停止了定單,日本五十鈴汽車公司、日產汽車公司和日產柴油機工業公司3家汽車公司6月26日宣布自7月起停止生產出口中國的汽車。28日,這一名單擴大到了8家,豐田、三菱、本田、馬自達及日野加入到名單中來。
3、我們的做法是把產自日本的汽車一律關在國門之外。其實這并非封殺日本汽車,目的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把日本拉到談判桌前進行面對面的談判。
手機由于中國主要采用歐洲制式,日本對華出口并不多,因而日式品牌的手機幾乎未受加征特別關稅的影響。空調因日本廠家多在中國當地生產而對華出口很少,情況與手機類似。
相比而言記者在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發現日產汽車受到的沖擊要大一些。原本39萬多元的尼桑風度已漲到了42萬多元。四聯汽車公司的銷售代表說現在看車的人也有,但較以前買的人少多了。近日都不再報關進口日本轎車了,現在賣的都是庫存產品。
農業資源經濟博士葉東涯認為,從理論上來說,中國的貿易報復措施是很嚴厲的,因為日本對產自中國的大蔥等3種農產品實行的是限額進口,額度之內的大蔥等農產品是不收高額關稅的,但我們的做法是把產自日本的汽車一律關在國門之外。其實這并非封殺日本汽車,目的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把日本拉到談判桌前進行面對面的談判。
6月22日,日本政府通過其駐華使館致函中國外經貿部,要求派員訪華。本來日本方面希望先與中方就撤消特別關稅報復措施事宜進行磋商,再請中方代表團赴日就3種農產品問題進行磋商,兩次磋商分開舉行,先解決中國的貿易報復,再解決日本對華的緊急進口限制。
隨后外經貿部復函日本駐華使館,表示同意通過雙邊磋商解決兩國貿易中存在的問題,但是,中方堅持要求日本立即取消對中國3種農產品所采取的進口限制措施。
迄今為止,日本政府方面認為中國采取的報復行動是不合理的措施,是中日貿易協定不能允許的,“與日本根據世貿組織原則實施的緊急限制進口措施不是一樣的問題”。但隨著事態的演變,國內產業界的壓力逐漸加大,日本政府挺不住了。目前日本方面已經優先考慮磋商的決定,已經表明了一定程度的妥協。
4、中國采取報復性措施的原因是日本采取了不公正的貿易限制措施。由于中日雙方的分歧很大,專業人士表示,很難對這次磋商的結果作樂觀估計。
有日本媒體透露,在雙邊磋商中,日本方面將采取再次對中國的報復措施提出抗議并強烈要求中國方面撤消的方針,平沼赳夫在談判前夕更是再次強調“不會向中國低頭”,而中國又一再強調——甚至日本不少企業也認為——中國采取報復性措施的原因是日本采取了不公正的貿易限制措施。由于中日雙方的分歧很大,專業人士表示,很難對這次磋商的結果作樂觀估計。
但是,由于中日兩國的貿易關系對彼此來說都非常重要,雙方貿易互補性極強。日本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日本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點燃的“戰火”勢必會導致兩敗俱傷,盡快達成協議對雙邊經貿關系百利而無一害。
中日貿易戰至今已兩月有余,長期打下去對誰也沒有好處,今明兩天中日進行的談判,雙方都提高了談判等級。中國世貿組織研究中心副主任薛榮久認為雙方開始談判表明日方在一定程度上的妥協。但也有專家認為問題的解決不可能通過一次談判全部解決,中日貿易戰的復雜性使得這次談判短期內可能還會有一些波折,而一旦破裂,雙方有可能使貿易戰進一步升級。
薛主任認為,中國在此次貿易戰中表現積極、反應果斷,這是逐漸成熟的表現。但在中國入世后,我國和一些國家的經濟摩擦還會繼續增多。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們的一些企業一定要明白摩擦是必然的,競爭不可避免。問題不可怕,關鍵是怎樣處理。而避免摩擦則需要在產品上做文章,提升制造業的能力,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加工貿易上,這樣可避免和同一檔次的發展中國家競爭低附加值的產品。同時更要注意出口多元化、產品差別化,增加附加值。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應當在協調應對策略、開通信息渠道、建立預警機制等方面有所作為,幫助國內產業在此起彼伏的國際貿易戰中盡快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