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琳琳北京24日報道】 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和俄羅斯8個國家的領導人22日在意大利熱那亞結束了為期3天的8國首腦會議。此次會議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8國會議開幕當天,來自全球700多個非政府組織的10多萬名示威游行者在熱那亞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活動。多數反對經濟全球化的示威者來自歐洲一些發達國家,而不是亞非等發展中國家。他們一致抗議經濟全球化及自由貿易,認為全球一體化加大了全球貧富差距,破壞了全球環境。
對此國際貿易研究院世界經濟貿易研究處主任梁艷芬表示,只要仔細研究一下就能發現,游行示威者雖說大部分來自歐洲地區一些發達國家,但也都是經濟上處于比較“弱勢”的國家。游行隊伍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意大利本土,而意大利的經濟實力在歐盟中屬于較弱的。還有一些來自北歐的小國家,這些國家雖然屬于經濟發達國家,但經濟全球化對于他們而言,能得到的利益遠遠不及美國那樣的經濟大國。
經濟全球化后,諸如IBM[微博]這樣的大型美國跨國公司就可以在全球各地進行零部件等原材料的采購、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從而使這些跨國公司有更大的選擇空間,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而對那些技術和生產能力較弱的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后可獲得的利益顯然不及經濟大國。由此拉開的差距是許多人不愿意看到的。
經濟全球化是必然趨勢。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應該如何對待經濟全球化?梁艷芬表示,中國目前最關鍵的并不是反對或支持經濟全球化,而應該立足自身,全力發展本國的經濟。梁說,在意大利熱那亞結束的8國首腦會議美其名曰首腦峰會,其實就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在一起開的一個沙龍。這些占全球GDP80%-90%的大國對全球的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現狀下,即使規模再浩大的示威游行也不可能改變這些國家為自身利益著想的立場。
據悉,在俄羅斯這個軍事大國被接納為這個“富國沙龍”前,7國首腦會議曾有意拉攏中國加入沙龍。但對于中國這個發展中大國,全力增強本國經濟實力,顯然要比參加首腦會議務實得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