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原
我國日前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醫藥市場之一,加入WTO后,一些從事原料藥生產的企業仍將具有一定的規模優勢。隨著人口的自然增長、老齡化比例的加大、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醫療體制改革及藥品分類管理的實施,我國醫藥行業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十五”期間,我國藥品需求年均遞增速度可達到12%左右。但與此同時,這一行業也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
整體質量不容樂觀
目前,我國現有藥品生產企業6300多家,藥品經營企業17000多家。從整體而言,我國醫藥行業質量并不樂觀。首先表現在制藥企業多、規模小。在眾多的制藥企業中,大型企業只有314家,其余均為中小型企業,規模效益差。我國制藥企業利潤總和還不及國外一家大制藥集團的利潤額。二是宏觀調控力度不夠,形成“多、小、散、低、亂”的局面,許多產品低水平重復生產。如國內已批準20多家企業生產干擾素,10多家生產EPO(促紅細胞生成素),9家生產白介素-Ⅱ。以EPO為例,僅沈陽三生的EPO產量就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按積極、穩妥的原則做好總量調控和淘汰落后的工作將有利于該狀況的改善。三是科研資金投入少,產品創新能力不足。2000年,世界十大制藥公司研發費用占其銷售收入的平均比重為169.91%,而國內制藥企業研發的費用投入最多不超過3%,一般僅為0.5%-1.0%,導致我國制藥企業新產品創新能力嚴重低下。四是企業整體質量不高,多數企業未通過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國家六部委曾聯合出臺的《關于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的意見》,將使我國大部分醫藥企業直接面臨生存的考驗,將會促使醫藥行業大規模的兼并、重組、收購及淘汰工作,從長遠看,將有利于我國醫藥行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新藥市場潛力有侍開發
目前,世界上化學藥物的開發越來越難,代價也越來越高。從國外新藥開發來看,開發一個新藥,一般花費1.5億~10億美元,歷時10年左右,且合成的單體能夠成功進入市場的幾率只有1/10000~1/5000。縱觀我國化學制藥業的發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條仿制的道路。建國以來,我國生產的3000多種西藥中有99%是仿制的;近年來生產的837種西藥中,97.4%是仿制的。加入WTO后,仿制藥將受一定限制。另外,進口關稅的進一步降低將導致更多的進口西藥進入國內市場,給我國的化學制藥工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目前,我國的一些原料藥已成為我國的戰略出口品種。從性價比來看,這些化學原料藥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今后國家仍將重點發展。一些從事原料藥生產的企業如哈藥集團、魯抗醫藥、華北制藥、石家莊制藥等仍將具有一定的規模優勢。
生物制藥應加快步伐
我國生物技術總體說來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現在國際上的40多種生物工程藥物我國已能生產12種,但由于國家宏觀調控不力,致使市場需求量有限的同一產品卻批準了10家企業生產,無序競爭導致競相盲目降價。這種環境下將使生物制藥企業重新洗牌,通過競爭來改變市場結構和促進淘汰,最終形成少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企業成為行業龍頭的局面,而不是現在的魚龍混雜。對生物制藥,前景可以持續看好且極具想像空間。從市場角度來看,生物制藥也是最容易成為炒作熱點的板塊。
據權威部門預測,“十五”期間,我國主要醫療儀器設備的銷售將繼續呈上升趨勢。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和其他相關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取得了極大的突破,有關統計顯示,我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己達548億元/年,其中高技術醫療設備約100億元,并且以每年14%左右的速度增長。從當前國際醫療器械的發展趨勢來看,消毒、康復、保健醫療器械和大型儀器設備已經走過輝煌,而一次性使用的醫療器械、導管類器械、機能恢復輔助器械、激光類器械等和化學合成聚合物,則代表著當前國際醫療器械的最新潮流。如能從較高起點研究和開發這類醫療器械,則有望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