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3陸家嘴論壇”6月27-29日在上海召開,周小川在會上表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型經濟體突出特點是國內的儲蓄率比較高,現在的情況是,在GDP中儲蓄率我們將近一半,也就是說各種儲蓄類別的資金是25萬億左右。
下面我想談一下上海市有條件也有潛力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盡管說這個還需要我們作出很多的努力,還要花一定的時間,但是要看到這些有利的條件。
一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和經濟發展轉型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明顯加快發展,整體實力會穩步提高,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二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型經濟體,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國內的儲蓄率比較高,當然從結構調整的角度我們也不希望太高,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在GDP中儲蓄率我們將近一半,這是什么概念呢?中國的GDP是50萬億人民幣出頭,也就是說各種儲蓄類別的資金是25萬億左右,當然這里頭包括了企業儲蓄、政府儲蓄和居民儲蓄。這些儲蓄目前的主渠道主要是傳統的商業銀行渠道,但是中國有明確的方針政策是強調發展資本市場、強調發展直接融資,而且各項 政策都在不斷的出臺,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隨著直接融資的發展,在資本市場上體現的投資的金額將是非常巨大的,在世界上將會是非常矚目的。
從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的國際經驗來看,如果投資者眾多,投資的資金數量非常大,有大量的資金在尋找各種投資的機會,這一條將是形成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個重要的有利條件,也就是說金融市場會在這些尋找投資的資源配置中發揮明顯的作用,上海從這個角度來看潛力會更大、動力會更強。特別是我們也看到中國的國內儲蓄率的初始形式都是人民幣,因此人民幣的跨境使用的進展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高也都會給上海國際金融建設提供新的重要的動力。
第三,這一輪國際金融危機顯示,現行國際金融體系和金融格局還是需要在發展中不斷產生調整,一個重要的特征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在全球經濟金融中的活力進一步增強、話語權進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越來越看好中國的經濟金融的發展,這些變化也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