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崢
承接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經濟增長放緩態勢,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繼續承壓,一季度G D P增長7.4%,雖然好于市場預期,但經濟慣性下滑風險不容忽視,未來一段時間各地方穩定經濟增長的任務將會十分艱巨,但這已非房地產業所能承擔。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增速回落,并非完全是房地產市場低迷的結果。2012年至今,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持續 上 升 :2012年 該比例為19 .68%,2013年為19 .70%,2014年一季度為22 .45%。但在房地產開發投資比重上升同時,我國G D P增速由2012年的7.8%回落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7.4%。雖然2013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由上年的1.8%大幅提高至17.3%,但G D P增速較上年回落0.1個百分點,表明房地產市場銷售狀況與宏觀經濟增長的相關性也出現下降。2014年一季度,我國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占G D P的比例為6.87%,較2013年提高了1.01個百分點。這些情況表明,年初以來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明顯調整態勢,可能并不像部分市場人士分析那樣,是引發宏觀經濟增速明顯回落的主要原因。
某種程度上分析,房地產業非理性繁榮,引發了社會財富分配不公,降低了社會經濟活力,成為宏觀經濟穩定增長的主要障礙。房價過快上漲所形成的“稅收”效應,往往會被房地產市場的表面繁榮所掩蓋,并加劇了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問題。一是社會財富向大城市集中。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房價比肩國際大都市,但居民實際收入差距甚遠,其他區域的社會財富向一線城市集中,才可以在較長時間內支持房價持續高位上漲。二是社會財富向中高收入階層流動。房地產具備投資屬性,中高收入階層擁有多套房產,其超額投資收益來源于中等以下收入人群的勤奮勞動。三是社會財富向食利階層流動。大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帶動城市地租明顯上升,社會財富向依靠房租、地租的食利階層大量轉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會交易的成本,降低了社會經濟活力。可見,在房價持續過快上漲的過程中,社會財富分配將愈發不公平,勤奮工作所努力積攢的社會財富被高房價所吞噬,擴大社會消費需求無從說起,經營實體的動力顯著下降,這才是宏觀經濟下行的最大風險。
當然,不能否認房地產市場若出現較大幅度調整,有可能會影響到宏觀經濟金融的穩健運行。在正規金融領域,由于商業銀行實施了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理論上即使房價下跌30%,也不會影響到房地產貸款的質量。需要高度關注影子銀行領域的房地產融資風險。事實上,我國影子銀行風險需要一個逐步釋放的過程,房地產融資項目出現風險,甚至出現若干房地產開發企業破產倒閉事件,都是市場競爭下凈化機制自發作用的結果,并不是需要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救市”的理由。
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4個,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14個,且跌幅十分有限,屬于正常的市場調整,還沒到需要政府出面“救市”時。考慮到房地產業已經不能承擔穩定宏觀經濟增長的任務,面對當下的樓市調整,地方政府更需要保持定力,積極向深化改革尋求增長動力。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