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突破流動性過剩恐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05:29 中國證券報
□本報實習記者 陸洲 積極突破“流動性過剩恐慌”,消除“流動性問題泛化”傾向,應理性處理經濟發展結構性失衡與流動性過剩之間的關系,這是日前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07年中期)”透出的消息。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和東海證券研究所還聯合發布了“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和預測報告 (2007年中期)”,認為中國經濟并未過熱,宏觀經濟政策在總體上應當繼續采取中性定位、差別操作、組合實施的策略。 報告認為,流動性過剩一方面反映了宏觀經濟的問題,同時也蘊含了糾正問題的契機。流動性過剩并不是懸掛在中國宏觀經濟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是挑戰與機遇共存的雙刃劍。 報告建議,應采取疏堵結合、結構性調整政策與金融政策結合、長期工具與短期工具結合等組合性措施,在減緩流動性過剩帶來的金融不確定性壓力的基礎上,積極引導過剩的流動性服務于金融市場的發展與整體結構性調整,服務于產業結構與區域結構的調整。政府應適度減少提高 報告指出,上半年雖然出現CPI持續走高、“雙順差”進一步擴大、外匯占款大幅度提高、 報告預計,2007年GDP增長速度為10.8%,投資增長速度為21.8%,社會消費增長16.2%,貿易順差增長速度超過60%,狹義貨幣供應達到18.1%,M2增長速度與2006年基本持平,CPI達到3.2%。 報告認為,中國實體經濟并不存在過熱,較高的GDP、投資和CPI增速并不構成全面緊縮的理由,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在總體上應當繼續采取中性定位、差別操作、組合實施的策略。 報告還建議,政府應把握目前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的大好時機,積極出臺結構性調整政策,為從根本上解決實際經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和虛擬經濟面臨的流動性問題進行長期謀劃。 對于資本市場,報告建議,在規范投資行為模式、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推動股票市場擴容、債券市場發展以及金融市場結構性調整,以減少虛擬經濟層面的不確定性。貨幣當局應當堅決實施中性貨幣政策,擺脫負利率困境,鼓勵金融機構更多開發諸如協議存款等新產品,以“綁定”流動性。政府應當適度控制投機資本大規模進入資本市場,同時不宜過度關注資本市場或甚至將其作為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