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最高法:政府因換屆等違約 依法支持企業合理訴求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日電(記者 闞楓)今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文件強調,要依法保護誠實守信企業家的合法權益。要妥善認定政府與企業簽訂的合同效力,對有關政府違反承諾,特別是僅因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原因違約、毀約的,依法支持企業的合理訴求。
![資料圖:最高人民法院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http://n.sinaimg.cn/translate/w500h333/20180102/kwVw-fyqefvx1676728.jpg)
政府因換屆等違約毀約,依法支持企業合理訴求
這份文件名為《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通知》,《通知》要求,要依法保護誠實守信企業家的合法權益。要妥善認定政府與企業簽訂的合同效力,對有關政府違反承諾,特別是僅因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原因違約、毀約的,依法支持企業的合理訴求。
《通知》稱,要妥善審理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引發的民商事、行政糾紛案件,對于確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導致當事人簽訂的民商事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法支持當事人解除合同的請求。對于當事人請求返還已經支付的國有土體使用權出讓金、投資款、租金或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依法予以支持。對企業家財產被征收征用的,要綜合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公平合理的補償。
處理企業犯罪,不得牽連企業家個人合法財產
《通知》還強調,要依法保護企業家的人身自由和財產權利。要嚴格執行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釋,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要堅持罪刑法定原則,對企業家在生產、經營、融資活動中的創新創業行為,只要不違反刑事法律的規定,不得以犯罪論處。
此外,這份文件還要求,要嚴格非法經營罪、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防止隨意擴大適用。對于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產生的民事爭議,如無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符合犯罪構成的,不得作為刑事案件處理。
要嚴格區分企業家違法所得和合法財產,沒有充分證據證明為違法所得的,不得判決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要嚴格區分企業家個人財產和企業法人財產,在處理企業犯罪時不得牽連企業家個人合法財產和家庭成員財產。
銀行變相收取高息,參照民間借貸利率標準處理
在知識產權和自主經營權方面,《通知》強調,要依法保護企業家的知識產權和自主經營權。
要完善符合知識產權案件特點的訴訟證據規則,建立以知識產權市場價值為指引,補償為主、懲罰為輔的侵權損害司法認定機制,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著力解決實踐中存在的侵權成本低、企業家維權成本高的問題。要堅持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促進企業生存發展并重的原則,依法保護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等合法權益。
要加強金融審判工作,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以不合理收費變相收取高息的,參照民間借貸利率標準處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要加強破產案件審理,綜合運用重整、和解等手段,促進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和企業轉型升級。要嚴格依法采取財產保全、行為保全等強制措施,對資金暫時周轉困難、尚有經營發展前景的負債企業,慎用凍結、劃撥流動資金等手段。
切實糾正涉企業家產權冤錯案件
《通知》要求,要努力實現企業家的勝訴權益,切實糾正涉企業家產權冤錯案件。要強化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力度,同時,對已經履行生效裁判文書義務或者申請人濫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要及時恢復企業家信用。要進一步加大涉企業家產權冤錯案件的甄別糾正工作力度,依法及時再審,盡快糾正,并及時啟動國家賠償程序,依法保障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此外,《通知》強調,要不斷完善保障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司法政策,增強企業家依法維護權益、依法經營的意識,推動形成依法保障企業家合法權益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制定有關司法政策、司法解釋過程中,要充分聽取企業家的意見、建議。
《通知》稱,要加大法治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企業家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積極引導企業家在經營活動中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公平競爭、恪盡責任,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要大力宣傳平等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的方針政策,推動形成企業家健康成長良好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完)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陳楚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