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2016年08月01日13:31 中國經濟周刊

  文章導讀: 深圳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漁村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令人驚艷的新興現代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如今“深圳速度”正在向“深圳質量”“深圳標準”轉型。

fm(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30期 )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璐晶|北京、深圳報道

  這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充滿了挑戰和機遇,有人說創新創業就是這座城市的基因。

  曾幾何時,深圳是淘金的代名詞,無數人懷揣夢想來到這里。這是一個“快餐盒飯”與“生猛海鮮”共存的地方,這是一個30歲結婚都嫌早的地方,這也是一個不要看不起任何人的地方。

  30多年前,深圳還是廣東惠陽地區小縣寶安的一個小村莊,1979年深圳開始建市,1980年8月26日,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8月26日”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深圳生日”。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深圳好像是在一夜之間拔地而起,雖然這其中的艱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

  深圳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漁村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令人驚艷的新興現代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如今“深圳速度”正在向“深圳質量”“深圳標準”轉型。

  深圳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取得了偉大成就,“特區”的光環給了深圳機會,也給了深圳壓力。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考察就來到廣東,首站便來到深圳,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經濟特區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富國之路、富民之路,而且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平。

  “十三五”開局,深圳如何落實總書記重要批示,將深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的城市?在這里創業、守業、再創業的企業家們又有怎樣精彩的故事?

  總書記:深圳要大膽探索 勇于創新

  深圳是全國的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深圳的建設和發展始終受到中央的高度關注與支持。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考察工作,這是在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到地方調研。對此,習近平總書記表示,之 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到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宣示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堅定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廣東之行,首站便來到深圳。

  習近平總書記既來到被視為深圳改革開放30多年縮影的羅湖區南湖街道漁民村社區,也來到代表深圳未來與希望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習近平總書記還考察了光啟、騰訊兩家深圳高新技術企業,鼓勵企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加快創新發展。

  在此次深圳之行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蓮花山公園,深情瞻仰鄧小平塑像,并親手種下一棵高山榕。習近平總書記說,30年過去了,廣東、深圳的實踐充 分說明,鄧小平同志的決定是英明的、正確的。鄧小平同志不愧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不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改革開放的決定是正確的,我 們今后仍然要走這條正確的道路。這是富國之路、富民之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平。

  2014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的審議,回憶起自己到廣東進行考察調研時表示,希望廣東繼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對于深圳,習近平總書記說:深圳的發展是一個奇跡。1978年我去的時候還是一個漁村,現在變成這么一個了不起的城市。我們生長的時代是一個令人激 動的時代。面臨改革大潮,我們要做改革的弄潮兒,要有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革命戰爭年代沖鋒陷陣、英勇獻身,現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市委和市政府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廣 大干部群眾,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銳意改革、扎實工作,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為經濟特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批示指出,當前,我國改革進 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內外風險挑戰增多。批示要求,深圳市要牢記使命、勇于擔當,進一步開動腦筋、解放思想,特別是要鼓勵廣大干部群 眾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中創造新業績,努力使經濟特區建設不斷增創新優勢、邁上新臺階。

p17深圳基因:創新創業

  深圳的4個“90%”都來自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長期以來,深圳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擺在與改革開放同等重要位置,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008年以來,深圳制定了全國首部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和促進科技創新的地方性法規,先后出臺自主創新“33條”、創新驅動發展“1+10”文 件、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規劃等系列政策,去年又出臺了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建設實施方案和關于加強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目 前正抓緊制定新的吸引人才、鼓勵創新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努力打造更有競爭力的政策環境。

  2015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709.3億元,占GDP比重提高到4.05%,占比水平相當于世界排名第二的韓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524家, 約占廣東省的一半;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累計達到1283家,約為2008年的6倍;獲國家科學技術 獎勵56項,獲中國專利金獎、優秀獎130項,PCT國際專利申請超5萬件,分別是“十一五”的1.8倍、4.5倍和3.2倍;有效發明專利累計近8.4 萬件,約占全國十分之一。

  2016年4月末,深圳公布了第一季度經濟數據:全市生產總值3887.90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分別比2014年、2015年同期提高1.1個、0.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和廣東省增速1.7和1.1個百分點,實現“十三五”開年首季“開門紅”。

  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大,廣東省經濟面臨“雙重擠壓”的大環境下,深圳市第一季度經濟數據的優良表現來之不易。

  對于“開門紅”的成績,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表示,這得益于歷屆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改革開放”不停步,咬住“轉型升級”不放松,堅定不移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

  “深圳非常尊重企業家,他們都很了不起。”馬興瑞說,“在深圳,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于企業。”

  1991年,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邁瑞”)在深圳成立。邁瑞董事長李西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邁瑞的發展基本上是跟著深圳抓高科技的過程走過來的,我們對深圳很有感情,可以說邁瑞的發展占足了深圳給高科技企業發展創造的環境土壤的優勢”。

  和已經成功的邁瑞選擇在深圳起步一樣,海歸博士劉自鴻2012年選擇了在深圳和硅谷同時創業。

  “深圳和硅谷都是移民城市,都有開放多元的移民文化及活力四射的環境,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敢闖敢試的人聚集起來,碰撞出創新的火花,這是很多 城市所不具有的特征,對于創新創業非常有利。”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深圳的電子產業鏈非常發達,這在美國硅谷是沒有的。深圳毗鄰 香港,地理位置優越,面向世界客戶,特別是出臺了很多吸引高層次人才的開明政策,使得我們這些海歸能夠安定下來,集中精力加速產品和技術研發。”

  2016年6月24日,《人民日報》要聞版刊登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以創新驅動提升供給能力 以質量引領擴大有效供給》的文章。

  文章指出,創新水平決定供給能力。深圳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要求,著力推動創新從“追跑跟跑”向“并跑領跑” 邁進,加快建設國際化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以創新打造新動能、發展新經濟、創造新供給、催生新需求,形成以創新引領為鮮明特征的供給側新優勢。

  文章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給質量。深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 向中國品牌轉變”的要求,把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作為主攻方向,對標國際一流供給體系,將設計、標準、品牌作為提升供給質量的三大支撐,實施提升工 業設計、打造深圳標準、培育自主品牌三大專項行動計劃,著力提高供給質量,推動高端消費回流,引領消費潮流。

  馬興瑞表示,“十三五”時期,深圳將不斷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以更大力度補齊創新發展短板,以更大力度發展創新型產業,以更大力度壯大人才隊 伍,以更大力度優化創新生態,進一步增創發展新動能,著力把深圳打造成為產業化能力最強、市場化環境最優、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國硅谷”,為加快創新型廣 東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打造中國硅谷,深圳轉型升級的“四路縱隊”

  在6月剛剛結束的第十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深圳市長許勤轉達了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對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的 問候,并表示,深圳愿意進一步加深與世界經濟論壇的合作,并期待成為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主辦城市,深圳將為論壇的舉辦提供一流條件、一流服務。

  施瓦布表示,深圳已經成為中國的硅谷,是華南地區極具代表性的城市,希望未來深圳能深度參與夏季達沃斯論壇在中國的發展,繼大連、天津之后,成為第三個舉辦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中國城市。“祝福深圳——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領軍力量。”在贈書上施瓦布這樣題詞。

  深圳經濟領跑全國,但要一直保持“優等生”的地位也并非易事。如何轉型升級?哪些產業將會成為深圳經濟的新名片?

  深圳市長許勤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對于深圳下一步重點發展的產業,深圳在2008年遇到金融危機的時候就做了安排和部署。目前,深圳已形成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優勢傳統產業“四路縱隊”齊頭并進的良好態勢。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深圳從2009年開始先后出臺實施生物、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規劃政策。“十二五”期間,深圳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長近20%,約為同期GDP增速的兩倍,產業總規模由8750億元增加到2.3萬億元,占GDP 比重由28.2%提高到40%,成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主引擎。

  在未來產業方面,自2013年開始,深圳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的基礎上,前瞻布局了生命健康、海洋經濟、航空航天、智能裝備、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等未來產業,打造可持續的產業競爭力。2015年未來產業規模已超過4000億元,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現代服務業方面,“十二五”期間,深圳服務業占GDP比重由53.7%提高到58.8%,提高5.1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金融業增加值 達到2542.8億元,占GDP比重為14.5%,增速達15.9%,高于GDP增速7個百分點;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 2421萬標箱,連續三年居全球第三位;科技服務行業年均增長25%,2015年高新技術服務產業增加值達到 1483億元。

  在優勢傳統產業方面,加快推動黃金珠寶、服裝、鐘表、眼鏡等優勢傳統產業向研發、設計、品牌等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深圳獲iF國際設計獎連續4年居全國首位,擁有馳名商標159個,是“十一五”末的2.6倍,累計淘汰轉型低端落后企業超過1.7萬家。

  對于傳統產業如何升級,傳統產業的升級如何走向微笑曲線的兩端?許勤以女裝舉例,“我們的目標是鼓勵企業用全球的設計團隊來提高設計水平,讓企業走向設計、研發、品牌和市場總部的這個方向,不是鼓勵生產,企業在世界任何地方生產都可以。”

p21專訪深圳市市長許勤:

  打造深圳標準 提早布局未來產業

  在深圳工作8年,深圳市市長許勤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老深圳”。許勤市長說,深圳是一個移民的城市、新興的城市,市民的批判精神一直很強,這也促使政府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做服務型政府。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深圳如何在“十三五”時期繼續保持優勢?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廣東代表團駐地專訪深圳市市長許勤詳解深圳發展規劃。

  從“深圳速度”到“深圳質量”

  “深圳標準”

  《中國經濟周刊》:深圳的發展曾得益于特區優勢,如今深圳如何發揮優勢激發特區的發展活力?

  許勤:深圳經濟特區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改革開放是深圳的根和魂,是深圳永恒的使命。黨的十八大之 后,習近平總書記離京視察第一站就來到廣東深圳,要求我們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勉勵我們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富民之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 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明確了改革的總目標、時間表、路線圖。作為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和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近年來深圳經濟特區深入貫徹落實 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難題、增活力,以全方位開放聚資源、促發展,努力打破制約發展的“天花板”和“玻璃 罩”,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新一輪對外開放中,更好地發揮經濟特區的引領示范作用。

  《中國經濟周刊》:深圳曾創造過“深圳速度”,近年來又提出了“深圳質量”“深圳標準”,請您談談這個轉變。

  許勤:深圳能邁出很好的一步,實際上很重要的是非常忠實地落實總書記的要求、落實十八大以來的各項工作部署,很 好地去按照新常態下的新規律去辦事。要以創新來實現動力轉換、以轉型推動結構優化、以質量引領速度換擋,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深圳經濟社會再升 級、再發展,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像我們從發展思路上這幾年提的就是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轉變、打造深圳標準,它主要就是為了采集一流標準。

  2010年,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們按照中央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著眼于深圳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積極把握發展 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提出了打造“深圳質量”,把質量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質量引領、以質取勝,全面提升經濟、社會、文化、城 市、生態質量,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012年,我們認真落實中央提出的“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結合經濟發展形勢,在“深圳質量”理念的基礎上,提出了“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和可持續的全面發展”的總要求,并將其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

  2014年,按照總書記關于“標準決定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的要求,我們進一步提出了打造“深圳標準”的新要求,著力推進標準、質量、品 牌、信譽“四位一體”建設,全面提升經濟、社會、城市、生態、文化和政府服務質量,為加快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 向中國品牌轉變“三個轉變”做出新探索。

  回顧過去幾年的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較快的地區,深圳較早地遇到了人口、土地、資源、能源等方面的瓶頸制約,通過堅持質量引領、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和綠色低碳,較早轉變了經濟發展方式,有效破解了發展瓶頸,保持了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的全面發展。

  過去5年打造“深圳質量”的實踐,有力地印證了總書記關于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有力地佐證了“五大發展理念”的科學性、系統性和 前瞻性,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只要我們不折不扣地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 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就完全可以在新常態下實現速度換擋、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 增長。

  未來深圳的產業發展方向?

  《中國經濟周刊》:深圳的經濟發展速度長期領跑全國,您認為深圳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是什么?

  許勤:深圳很早以前就提出未來深圳要做什么,深圳應該做的不僅是要輸出一流的、高質量的產品,也要輸出一流的、高質量的技術,最終產品可以不是實物產品,而是技術,靠專利許可去賺錢、靠技術干股去賺錢,要走到那一步是一個產業升級的過程。

  2012年、2013年當深圳的戰略新興產業已經開始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思考下一步什么產業會形成規模。我們現在定的是生命健康 產業,這是個非常大的產業,服務對象包括老人、孩子、殘疾人、特殊群體等,從助聽器、輪椅,到小孩、特殊群體的專用設備。這些產品的技術附加價值都很高, 而且人們以后一定會對自己的健康、對自己的身體更在意,這個產業我們已經早早布局。

  《中國經濟周刊》:近年來深圳創新創業氛圍很濃,市政府如何布局高新科技產業?

  許勤:深圳可以說是信息技術全球最領先的城市之一,早在幾年前深圳就確定了無人機這個重點,當時更多的是看到了未來。

  另外我們非常關注航空航天產業的發展,我們跟航天中心、國家航天科技集團都進行了合作。我們要把相關技術民用化。比如宇航員的生命維持系統,那是一 個絕對精密的健康醫療體系,它可以檢測到身體里任何一個小的變化,確保宇航員能夠在一種非常健康的狀況下在太空工作生活。這些檢測技術實際上在深圳很快就 可以民用化,比如用于老人的心血管檢測。

  還有就是我們的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未來深圳要往電子信息產業升級這個方向走。

  《中國經濟周刊》:“十三五”時期,深圳如何布局和規劃,實現新常態下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許勤:“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也是深圳經濟特區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的關鍵時期。“十三五”時期,深圳經濟特區發展重點概括為:緊扣一個總目標(勇當“四個全面”排頭兵),聚焦一個定位(加快建設科技和產業創新中心),落 實一條主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搶占一個制高點(發展信息經濟),打造一大戰略平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

  《中國經濟周刊》:請您詳解一下搶占一個制高點中的發展信息經濟。

  許勤:搶占信息經濟發展制高點,構建面向未來的經濟形態。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面對信息化潮流,只有積極搶占 制高點,才能贏得發展先機,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要促進以物質生產、物質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向以信息生產、信息服務為主的 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實現信息經濟全面發展。

  誰能在信息經濟發展上搶先發力,誰將形成“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形成更強大的外溢發展能力和產業控制能力,甚至實現“彎道超 車”,占據未來競爭的制高點和主動權。相反,如果在信息經濟發展上把握不準、動作不快,將淪為網絡經濟的“加工廠”,喪失過去已經形成的比較競爭優勢,在 下一輪競爭中被淘汰。

  七個創業者的深圳故事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璐晶|深圳報道

  人物攝影: 《中國經濟周刊》視覺中心 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汽車快速地行駛在深圳深南大道科技園段,道路兩邊一家家中國公司的高樓拔地而起,騰訊、華為、中興、邁瑞、聯想、金蝶、創維TCL等等。

  就像深圳的天氣,大雨時傾盆如注,晴天時萬里無云,在這個年輕又充滿活力的城市 里,每一天都有新的創業故事發生,其中既有成功者的歡呼,也有再創業的決心,更多的是初創者們的無畏和勇氣,在這里,一個個創業、創富的故事正在進行,這 些創業者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深圳,到底原因何在?

  故事一

  柔宇科技——

  制造全球最薄的柔性屏就像在豆腐上蓋大樓

p232014年8月,劉自鴻創立的柔宇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柔宇科技”)發布厚度0.01毫米、全球最薄的柔性顯示屏。

  2016年4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調研期間,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劉自鴻作為代表出席座談會,并向總書記匯報了柔宇科技在 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進展。劉自鴻表示,國家如此支持青年一代的創新創業,使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做得更好,這是青年一代對國家應盡的歷史責任。

  談及為什么會想到做柔性顯示屏?劉自鴻回憶,2006年剛到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讀博士的他躺在校園的草坪上,“腦洞大開”地想:下一個改變人們生活的東西會是什么?

  如果人們靠視覺獲得70%以上的信息,那么笨重的顯示器和人們越來越強烈的便攜需求間似乎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有沒有可能做一個可以任意彎曲的柔性顯示屏?

  劉自鴻舉例說,如果屏幕可以卷曲,那么手機拉開可以成為Pad,Pad又可以和PC融合成一個東西,這不僅僅會影響到硬件,像汽車的中控臺、運動服裝、智能家居等都可以將薄膜置入其中,帶來新的可能性。

  2015年7月,柔宇科技在深圳龍崗生產基地宣布,其全球首條超薄高清柔性顯示模組以及柔性觸摸屏實現量產,設計月產能可達100萬片。此前不久,柔宇科技獲得11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

  劉自鴻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套技術是柔宇科技獨創的,不是跟隨三星等公司的路線,而是用自己的背板技術、柔性基材、電路設計等,讓卷曲半徑更小,讓生產工藝更簡單。

  “如果說傳統顯示器是做在玻璃上,好比是在水泥地上蓋大樓,那么柔宇科技做的就是在很薄很薄的薄膜上蓋高樓,就像是在豆腐上蓋大樓,而且我們成功了。”劉自鴻說。

  截至目前,柔宇科技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申請或儲備了300余項核心技術知識產權,涉及材料、工藝、器件、電路及產品設計等領域,涵蓋了柔性顯示屏、柔性傳感器及智能終端等產品。

  故事二

  中科微光——

  年輕團隊做出全球最細內窺鏡導絲

p24

  和已經成為航母級醫療設備企業的邁瑞不同,深圳市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微光”)是一家非常年輕又不容忽視的新公司。

  中科微光董事長兼總經理朱銳今年33歲,是一個典型的高科技創業者。朱銳在清華大學物理系讀完本科和碩士,又去香港大學電子工程系讀博士。在研究生 期間,他就一直致力于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的研究,并率領團隊研發出國內首臺商業化內窺OCT造影系統,2011年憑此獲得深圳創業之星大賽初 創組冠軍。

  奪冠后,風投和合作伙伴都來了。還差一年就能拿到博士學位的朱銳面臨繼續學業還是退學創業的選擇?

  朱銳選擇了后者,并選擇深圳作為創業地,他認為深圳的創新創業氛圍最適合年輕人創業,而且這里還有一種把實驗室的技術商業化的濃厚氛圍,把書本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深圳提供的土壤是最優渥的。

  “內窺鏡到底能做到多細?我們一直想挑戰極限。”朱銳說,中科微光2013年研制出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D內窺OCT掃描儀,探頭直徑1毫 米;2015年做出直徑0.86毫米的全球最細內窺鏡,打破美國公司0.92毫米的紀錄,預計到2018年獲得臨床認證后,將可以真正走進醫院。

  內窺鏡做這么細有什么用?“光纖內窺技術出現以前,沒有設備可對血管內部進行3D掃描。”朱銳表示,細小光纖做出的絲狀內窺鏡,可以深入人體血管,以一縷微光洞照秋毫,精準診斷血栓類型,減少急性心梗造成的死亡。

  舉例來說,心臟支架手術的普及和應用極大地造福了心血管病的患者。但是目前國內普遍使用的仍然是第三代金屬藥物洗脫支架。金屬支架一旦植入,就要和患者“終生相伴”。此外由于身體對外來金屬的排斥反應,很容易引發血栓,危害患者生命。

  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冠脈支架并不需要在身體里裝一輩子,支架在介入冠狀動脈6個月后,便已完成使命,可以“功成身退”讓血管恢復其原來的面貌。因 此可降解支架成為下一代心臟支架手術的選擇。但可降解支架由于非金屬屬性使得醫生無法使用常規的醫療儀器監測,這時朱銳團隊正在研發的高速3D內窺OCT 影像系統就會派上用場,借助微光學探頭等技術,對于心臟支架手術和易損板塊的診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代表著內窺OCT的最高技術水平。

  如今的朱銳早已不再是那個為籌措資金發愁的創業新兵,對于投資人他更傾向于選擇那些懂得醫療行業、有全產業布局的戰略投資者。

  “內窺OCT造影設備今天聽起來可能比較陌生,但10年之后很可能成為醫院微創手術時醫生常用的高技術裝備。中科微光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將光纖光學技術用于臨床診斷,在更加微小的尺度上為醫生打開一扇窗戶。”朱銳說。

  故事三

  邁瑞醫療——

  打造航母級醫療設備企業的25年

p25-1

  1991年,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邁瑞”)在深圳成立。談起當年為什么選擇在深圳創業,邁瑞董事長李西廷告訴《中國經濟周 刊》,深圳的產業鏈最適合高科技發展,30年前深圳有一批加工型企業,包括電路板、電鍍、模具等,做得都很國際化,質量管理也非常到位,再加上幾位創始人 當時都在深圳工作,就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在深圳開始。

  “廣東人的文化是大錢小錢都賺,晚上要喝一碗粥,走到街上去,再小的生意他都給你做。”李西廷說,“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真正能夠在深圳創業、能夠給深圳做出貢獻的都是外地人,在這里沒有人會感受到歧視。”

  自創立以來,邁瑞每年將10%的年銷售額投入研發,堅持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每年推出10余款新產品,平均每款新產品至少運用10項專利技術。 截至2015年1月,專利總申請量超過1700件,專利總授權量超過1367件,其中近15%為在美國注冊的發明專利。目前邁瑞的研發中心分布在美國西雅 圖、新澤西,中國深圳、北京、南京、西安、成都等地。

p25-2

  隨著邁瑞研發實力和產品質量的穩步提升,公司發展駛入快車道,2006年邁瑞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海外上市的醫療設備企業。

  2014年邁瑞的銷售額達到81.9億元人民幣,2008年到2014年年復合增長率為24%。2015年,已在美股闖蕩了近10年的邁瑞啟動了私有化進程,截至2016年3月,邁瑞宣布已經完成了價值33億美元的私有化交易。

  如今邁瑞的產品涵蓋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領域。中國第一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數字黑白超、臺式彩超和便攜式彩超均來自邁瑞。 邁瑞超聲系統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得到廣泛應用。邁瑞還致力于在全球推廣超聲技術,將超聲技術應用拓展到麻醉科、急診科和運動場等;每年為全球數千名醫生 提供超聲技能培訓。

  提及未來,邁瑞總裁成明和表示,中國醫療設備要想真正國際化,最終還是要解決知識產權的問題。美國、歐洲已經提前利用專利做了嚴密的布局。比如美國有一項彩超的專利是“不能做10磅以下的彩超產品”,如果做了就要給他付專利費。

  “這還是人家十幾年前的想象力。”成明和說,“到最后如果你想做這款產品,只能通過資本的力量和并購的手段把專利買下來,否則繞不過去,要不就只能放棄,或者等他的專利20年后過期,再晚發展20年。”

  “所以,政府還是要打造航母型大企業出海,培養國際競爭力,讓中國醫療設備在國際醫療設備市場站得更穩、走得更遠。”李西廷說。

  故事四

  聯合利豐——

  對供應鏈技術的認識應超越物流和進出口階段

p26-1

  在深圳創業的企業家們都提到過這里電子產業鏈發達的特點。由于深圳的產業和外貿優勢,這里聚集著中國80%以上的供應鏈管理公司總部。

  2016年5月深圳市聯合利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聯合利豐”)獲得賽富投資基金3億元戰略投資,并獲得江蘇銀行20億元的戰略授信。2015年聯合利豐的業務同比增速達到100%,2015年業務量突破100億元。

  聯合利豐董事長黃俊武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聯合利豐從深圳起步得益于深圳的供應鏈行業市場化程度高,消費類電子等行業因為市場競爭對供應鏈有剛性需求,簡單地說就是要快、要輕。聯合利豐將這些企業客戶的通關速度做到了最快。

  黃俊武表示,面臨供應鏈行業的激烈競爭,不僅要從成本和交付時效上嚴控,未來聯合利豐還致力于打造一套信息化的云系統,幫助企業降低管理和營銷成 本。“如果對于供應鏈技術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物流和進出口等階段,認為供應鏈技術已經是一片紅海,這是一種很深的誤解。”黃俊武說。

  2016年5月,聯合利豐成立聯合利豐供應鏈技術研究院,進一步研究和探索供應鏈平臺的價值。

  故事五

  潤泰供應鏈——

  專注服務中小微企業

p26-2_副本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困擾企業和政府的難題。成立于2009年的深圳市潤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潤泰”)從成立之初就將服務對象鎖定為中小微企業,潤泰2015年的營業收入為82億元人民幣,2016年預計將達到120億元人民幣。

  優鏈是潤泰獨立運營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我們的目標是專注服務中小微企業。”潤泰CEO及優鏈創始人高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大概80%是中小微企業,資金緊張是這些中小微企業面臨的普遍問題。”

  “作為供應鏈公司,可以看到上下游企業每一家的供應鏈,展現在優鏈面前的是一個龐大的供應金融網絡數據庫。”高偉說,“所以優鏈評估企業不是用銀行的固定資產、注冊資本這一套傳統方法,而是希望通過企業和行業的大數據和供應鏈管理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優鏈平臺上線以來,已經服務了超過3300家中小微企業,月交易服務額過億元。優鏈的目標是為中國百萬中小微企業提供跨境B2B交易服務并最終建設成為千億級規模的交易服務平臺。”高偉說。

  故事六

  碳云智能——

  打造生命大數據平臺

p27和創業新兵不一樣,碳云智能創始人兼CEO王俊再創業的起點仍然選擇了深圳。

  2015年華大基因董事合伙人王俊離職后創辦了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碳云智能”),除了碳代表生命外,公司名字中還加入了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概念。

  這家成立剛剛半年的公司在今年4月完成了10億元的A輪融資,7月又獲得了3億元的新一輪融資。目前這家公司的投后估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

  碳云智能到底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王俊用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全世界的男人都可以追溯到12萬年前一個Y染色體的男人,所有的女人都可以追溯到15萬 年前的一個女人。人類有共同的祖先這是共識,但是在此基礎上加上準確的時間以及確定的數字后多少還是有點讓人難以置信。王俊對此的解釋是,這說明第一,生 命本身是可以被數字化的;第二,生命本身是可以被人工智能化的;第三,生命本身是可以被網絡化的。

  王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碳云智能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大數據平臺。首先是獲取數據,碳云智能的數據的來源一部分靠自己的技術能力獲取,靠團隊的核心 技術獲取的有基因數據、微生物數據(腸道、口腔、皮膚等)、蛋白及代謝數據(尿液、汗液、血液等)等;另一部分靠合作伙伴獲取,合作伙伴包括研究機構、藥 廠、體檢中心、醫院、診斷公司、保險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從合作伙伴處獲取的數據有臨床及體檢數據、環境數據、運動數據、飲食數據等。第二件事是用人工 智能技術處理這些數據。第三件事是將數據商業化,幫助人們做健康管理、為醫療機構提供數據服務等,比如皮膚美容,用戶可以通過碳云智能的線下體系進行皮膚 測試,之后碳云智能會基于數據分析技術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方案或者O2O服務。

  目前,碳云智能在做一個“生命的數字化與長壽”的項目,它可以判斷人類的衰老狀況,也許未來可以由你的基因反饋給你一個最佳的抗衰老方案。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閱讀

中國中產階級的虛幻和焦慮

由于貧富差距過大,沒有一種搶的心態,在社會競爭中,人和人的差距就會相當之大。這種普遍性的勢能形成了一種社會壓迫,并造成了一種全社會的焦慮,讓所謂的中國中產階級幻化成一個泡影。

互金發展需控制好試錯成本

金融的進步過程是一個不斷創新試錯的過程,但由于金融業具有巨大的風險外溢效應,其試錯成本更要嚴格把控。從互聯網金融到Fintech,從大數據到區塊鏈,伴隨著金融改革的推進,金融創新會日益加快,金融產品也會日趨復雜。

中產收入陷阱才是梗應該關注的

中產收入陷阱最令人擔心的后果是,盡管國家整體經濟在不斷走高,但是卻更多反映為高收入階層的財富以及政府稅費的增長。這其中的機理在于,高收入階層不僅坐擁眾多資源和收入渠道,更可以通過無稅的資本利得,實現收入的不斷增長。

隱藏在銀聯巨額罰單背后的真相

違規行為何如此猖獗?刷卡手續費低,收單企業正常經營很難盈利是根本原因。銀聯總裁時文朝曾指出,中國絕大多數問題都出在定價機制上,衍生出所有經濟主體的行為扭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