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上海國際金融航運中心路線圖敲定 > 正文
什么樣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 文/陸 銘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只要經濟進一步向長三角地帶集聚發展,那么金融中心、航運中心一定會在上海得到發展
今天來講上海“兩個中心”建設有三個背景值得我們注意。首先,大家知道我們現在正在經歷一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和經濟危機。第二個背景是,我們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試圖走出過度依賴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最近的數據顯示出來我們的政策非常見效,中國有可能最先走出經濟衰退的谷底。第三個背景是,近年來上海服務業在整個經濟當中的比重始終是一半左右。如果金融、證券包括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上海服務業在整個經濟當中的比重就要掉到50%以下。
所以,無論是上海自身的發展,還是全國的發展,都非常需要發展的動力。而從發展的動力來看,我就想談三個觀點:第一,上海太小了;第二,上海太散了;第三是上海太封閉了。
“兩個中心”的建設前提
首先,我們來看上海“兩個中心”建設的前提。最近,經濟的衰退給中國帶來一些新的現象,好像上海復蘇的速度要比中國內地很多省份更慢。所以,有很多人認為,中國長期以來經濟發展帶來區域間和城鄉間差距不斷擴大的局面有可能被改變,似乎中國經濟將迎來區域間平衡發展的時代。實際上,這是非常嚴重的誤解,今天當我們來談上海經濟發展和全國區域發展的話題,必須要把上海經濟放在全國經濟大的背景下來看。說得更深遠一點,必須要把上海經濟的發展放在全球經濟的大的視野里邊看,才能把上海發展的背景看得清楚。
我們今天談論整個中國經濟要提振內需,不能誤解地認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心越來越向中國內地轉移,這樣的看法是不科學和不客觀的。中國經濟對外貿的依賴度要下降,整個進出口與GDP的比率要下降,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進出口總量下降。中國未來制造業要進一步發展,中國要成為新的全球制造業的中心,這個制造業的中心將會在什么樣的地帶?毫無疑問是在中國的沿海地帶,包括上海,只有這里才可能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成為中國未來制造業發展的前沿地帶。
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一定要以制造業的勞動生產力提高為前提條件。如果說中國未來制造業的發展前沿地帶仍然在沿海地帶,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這樣的地方,那么,服務業的發展也一定是在沿海地帶更快。因此,上海服務業的發展一定要依托于長三角都市圈的形成。只要經濟進一步向長三角地帶集聚發展,那么金融中心、航運中心一定會在上海得到發展。如果長三角地區繼續走向市場整合,那么,物流業(特別是城際物流)也一定會得到大發展。
“兩個中心”的依賴條件
今天談到上海“兩個中心”建設的時候,一定要以中國經濟今天所處的發展階段為基本背景。大家都認為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高速增長依賴于幾個條件,一個就是中國的人口,第二個是中國的資本積累,中國內在儲蓄率非常高,同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吸引外資的國家之一。有經濟學家預測中國未來二三十年里人口紅利要結束了,人口老齡化出現了。吸引外資的增長速度也要下降,于是,中國完全可能進入到一個增長速度為每年6%至8%的時代。中國必須要在下一輪找到新的經濟增長的動力,而我認為這個動力就是城市化以及城市布局的調整。
最近,我研究了中國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我的研究發現有三個結論:第一個,距離大港口(比如上海和香港)的距離對一個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影響非常大。在2006年時,從上海和香港往內地走,走到距離大港口將近500公里的時候,土地的利用效率將下降50%。我同時也發現,隨著時間的推進,地理對于土地效率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基于此,我主張未來應該對沿海地區的大中城市放松建設用地指標的控制。如果這樣的話,中國的區域經濟再配置就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另外,在距離大港口450公里以內的范圍之內,城市面積的擴張有利于城市規模經濟的發揮,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在距離大港口450公里以外的地方,城市擴張帶來的是平均土地利用率下降。
現代經濟學理論認為,城市是現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引擎。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經濟集聚的過程當中不同的消費者和生產者分擔基礎設施的成本,這給城市發展帶來規模經濟;第二,規模經濟的來源就是“匹配”,不同偏好的消費者、不同需求的生產者,可以在城市的空間集聚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偏好的消費品,或者生產需要的勞動者和生產技術。這是規模擴大的過程當中帶來第二種規模經濟;第三,規模經濟效應對現代服務業特別重要,不同的人之間相互學習可以有助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對未來上海“兩個中心”建設來說,要充分發揮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學習效應。比如說工業設計,我到很多發達國家考察后感覺到工業設計是未來非常重要的增長空間。在工業的設計環節上,在產品的附加值上中國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舉一個例子,在芬蘭這樣很小的國家,一個花瓶就可以成為一個城市代表性的產品。而在上海,卻找不到代表我們上海的具有本地設計的產品。
上海太小了
城市的最佳規模也會隨著服務業比重的提高而提高,換句話說,一個城市到底多大最好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服務業比重越高,城市的最佳規模就越大。展望上海的未來,相對于上海未來的城市規模來講,上海現在人口規模還不夠大。上海常住人口規模按照現在的速度每年增長30萬以上,未來二三十年以后上海的人口規模達到2500萬以上。千萬不能盲目限制城市規模的發展,我經常說“放棄規模就是放棄發展”。
上海太散了
我想講的第二個觀點是上海太散了,你從上海市中心往外走,你會發現上海市郊地區人口的密度太低。如果你走到東京的市郊,你會發現,那里的人口密度還是非常高的。密度高帶來服務業發展非常重要的條件,因為人和人的距離近了,意味著服務的便利。今天在城市規劃時正走向一個誤區,人們都希望市郊低密度,但是這會帶來兩個結果:一方面,服務業集中在市中心,會進一步加劇服務業中心的擁堵;另一方面,一旦形成連成片的低密度社區,這些社區就可能沒有活力,特別是到了晚上,連路燈都是暗的。
上海太封閉了
我想講的第三個觀點是上海太封閉了,是指上海未來的發展需要全方位的思想解放。以前,上海依靠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隨著“兩個中心”建設目標的提出,上海未來發展將越來越多依托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但是,教育、文化、咨詢等等,這些行業都是大量用腦的,思想在經濟發展當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時,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的優勢就小了,因為政府其實并不了解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過程當中什么是主要的。
最后,未來城市的發展還要給低收入者更多開放的生活和就業空間。我們在過去城市發展過程當中過分強調對于城市的管理,而城市的管理從一定意義上是在縮減低收入者生活和就業的空間。前一段時間我剛到東京去過,我到上野公園去看了看,就在那的一家文物保護單位外面,有相當于我們國內的大排擋。我很有感觸,如果是在中國城市里,在重要文物保護單位的外面,擺大排擋一定會被城管驅散。這里就體現了中國和發達國家城市發展模式之間的差別,中國太重城市管理,國外更加注重給城市的居民生活和就業的空間。這樣的城市,才能讓生活更美好。
“一城一帶”
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一城一帶”——陸家嘴金融城和外灘金融聚集帶。
外灘金融集聚帶在原外灘金融街的基礎上向南延伸,初步確定范圍為:北起蘇州河南岸,南至陸家浜——外馬路,東臨黃浦江,西到河南中路——人民路——中華路——桑園街所圍合的區域,濱河岸線長約4.8公里,總用地面積約2.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