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人”帶隊和拾花“狀元”
一望無際的棉田,長勢喜人的棉花,讓張漢華看到了豐收的美好景象:“刨除各種投入,一百畝棉花,按照今年的市價,純收入不會低于8萬元。”
這個50歲的漢子,同樣來自以“苦脊甲天下”而著稱的甘肅定西,他的老家在通渭縣隴川鄉。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縣城一家單位上班的老張辭掉公職,帶著妻子和兒子,遠赴新疆。
如今,他的根已經深深扎在新疆這片廣袤的棉田里。十幾年的時光一晃而過,老張已經成為142團19連的職工,承包了連里的120畝地,全部種上了棉花。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勞務經紀人,每年為團場招聘拾棉工。他每招一個棉農,團場就獎勵他50元。
張漢華的家也在19連連部附近,由連部統一修建的平房,四周種滿辣椒,栽上一排排的楊樹,再遠處便是連綿不斷、像白云一樣的棉花地。由張家向東行走三、四里路,一片棉田里,百十來人正忙著拾棉花。張漢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這些人都是他從老家隴川鄉帶出來的,共有112人。
作為勞務經紀人,張漢華曾經到河南、湖北等地去招過拾棉工人,“剛開始時不好招,人生地不熟,人家還以為你是人販子。”老張說,“后來他直接就到自己的老家去,直接和當地政府部門聯系,再加上自己是當地人,有一些親戚朋友,你串我,我串她,嘩啦啦就來上百號人。”
多年來,老張憑借自己的誠信,形成了良好的聲譽,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赴疆拾棉可以為鄉親帶來直接的經濟收入,也為地方經濟做了貢獻。而老張自己通過每年的勞務經紀,也有數千元的收入,可謂是“兩全齊美”。
今年通渭縣針對赴疆拾花,制訂了“政府組織、能人帶隊”的政策,張漢華認為更加靈活務實,更加有利于經紀人和政府、團場之間的合作。今年隴川鄉共有220人赴疆拾棉,這支隊伍就由張漢華、鄉帶隊干部周富康及另一個女勞務經紀人何永康共同管理。
何永康是張漢華的侄媳婦,30來歲,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受張漢華的影響,全家遷到新疆,如今也成為團場的職工,走了一條和張漢華相似的路。作為一個女勞務經紀人,何永康已經帶了三年拾花工,由最早的30人發展到今天的55人。
而10余年前,何永康在這里的生活之路是從拾棉花開始起步的。如今,她在帶拾花工的同時,自己也拾棉花,家里的一切事務則暫時交給丈夫打理。她的弟弟在她的帶動下,也赴疆拾棉花,并奪得了去年的拾花狀元。“這個小伙子胸佩大紅花,在棉田里照像,一時被傳為佳談。”同行的142團宣傳科張杰科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在通渭縣近2萬人的拾花大軍里,何維芳已經是一個“名人”了。這個來自該縣碧玉鄉的農家婦女,以其靈巧的雙手和吃苦肯干的堅韌毅力,連續幾年都成為拾花能手。她今年的目標就是要奪得拾花狀元。這樣就可以得到兵團獎勵的一張飛機票,飛機票則直接折合成1000元錢。
10月12日,在142團14連的一塊棉田里,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里,何維芳的棉花袋子拾得滿滿的,過秤之后為20公斤,而其他人則拾了10公斤,最少的才4公斤。
而相鄰的142團19連另一塊棉田里,來自通渭隴川鄉的史早紅一直在這一組拾花工隊伍保持領先優勢,她的拾花量已經超過4噸,最多一天拾棉花120公斤。她和她的妹妹在棉田里展開了拾花比賽。
通渭縣赴疆拾花工總帶隊王嘉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到新疆拾花分為三個階段,即頭花期、二花期和三花期。頭花期拾花容易,像何維芳一天最多可拾花180公斤。到三花期已經進入拾花的收尾階段,棉花少,不好拾,人均日拾花量約在40公斤左右。通渭縣今年預期人均拾花目標在2噸半左右,根據目前的情況,達到3噸不成問題。
帶著母親拾棉花的常亮亮
10月13日,記者來到通渭拾花工的另一個駐地——142團16連連部所在地,見到了常亮亮,這個年方19歲、透著青春氣息的姑娘,夾在幾十個飽經滄桑的農村拾棉婦女中間,如同一株綻放的白棉花。
為了讓常年在家操勞的母親有一次出遠門的機會,常亮亮動員母親一道赴新疆,“沿途火車上的擁擠、路上的大漠戈壁風景、廣漠的新疆棉田如果不到新疆拾棉,母親一輩子也不會有這樣的經歷。”常亮亮為自己的拾棉之旅如此定位。
到新疆之后,團場的車直接將她們從火車站拉到駐地。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便開始拾棉花。她們的拾花目標是5噸左右。今年新疆拾花價格1元錢/公斤,她們的拾棉收入可達到5000元左右。
剛進棉田時,蚊子特別多。“人俯身摘棉花時,蚊子密密麻麻的飛起來,叮的臉上胳膊上滿是疙瘩。”吃過晚飯的常亮亮坐在宿舍門口,手里拿著一本雜志,對記者說。
由于在拾花女工中“獨秀一枝”,常亮亮的到來吸引了一些團場年輕小伙子的目光。她走到棉田里拾花,“總會有一些新疆小伙前來搭訕。”
兩個月下來,常亮亮覺得自己被棉田的太陽曬黑了。“想去團部鎮上轉一圈,買一雙漂亮一點的鞋子,一直忙著拾棉花,沒有機會去。”常亮亮有點遺憾,“等回家時再去,好不容易來趟新疆,怎么說也要轉一轉。”
王嘉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像常亮亮這個年齡的姑娘,一般都去天津、江蘇、深圳等地的服裝廠、紡織廠做長期性打工,拾棉花畢竟是一項短期的季節性勞務輸出,一般是30到50歲的農村婦女出來干,短短兩個月掙上兩三千元,對通渭這樣一個貧困縣而言,也是農村家庭的一項大收入。”
站在新疆棉田深處的夜空下,常亮亮有些寂寞。她說:“非常想家。”晚上10時許,拾花工宿舍里的燈都熄滅了。帶隊干部李亞金說:“早上六點多她們就得起床,吃早飯,踏著晨曦趕往棉田。”
“11月初,這些來自甘肅、河南、寧夏、四川、重慶的拾花女工們將陸續撤離,之后這些房子將變得空蕩蕩的,棉田也變得空蕩蕩的。”一位當地干部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但到明年這個時候,這里又會繁忙而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