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歷史篇:深圳速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9日 14:26 《小康》雜志
歷史篇:深圳速度 深圳最有價值的、最值得炫耀的歷史,正是改革開放這二十幾年——以短短27年的時間,便躋身中國最具知名度的城市之一,這是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 “深圳,從一個邊陲小漁村,發展成為現代化都市……”許多關于深圳的歷史書上,總有這樣的開場白。 《中國國家地理·風水專輯》這樣分析深圳的成功:“深圳,天意一半,人為一半!深圳兩面臨海,地形狹長,形似展翅大鵬,兩翼攬水,水聚財,并生萬物,是典型的風生水起局。”深圳,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憑深圳河與香港相聯,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當仁不讓充當著改革開放20年來的排頭兵。 提起深圳,有一個名字是永遠讓人銘心刻骨的——鄧小平。他在1984年和1992年的春天,兩次“南巡”,為一個古老的民族和全世界講述了“春天的故事”。 深圳蓮花山山頂廣場的鄧小平銅像,矗立在深南路旁的鄧小平畫像,以及仙湖的鄧公手植樹高山榕,是深圳人獻上鮮花,表達敬意和懷念的經典場所。 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就是一個大工地,晴天到處是土,雨天到處是泥。然而與這個年代對應的特區精神圖譜是那頭力大無窮的“拓荒牛”。一批又一批追求振興、自由、效率和創新的移民聚集到這片土地。 1980年5月,全國各大城市108位一流的規劃師、專家、學者和工程師齊聚在當時深圳惟一的“酒店”——新園招待所,他們的使命是描繪特區藍圖。生活區、工業區、倉庫區、農田、山林區、游覽區……小漁村的形態在圖紙上被描繪成新的神話。 吳南生、梁湘、袁庚、李灝等一批領導,帶著光榮與夢想,漸漸將神話變成現實。改革成為這個城市最顯著的符號。在動工建設特區發韌地羅湖時,中央只給了3000萬元,而首期開發羅湖4000平方公里,需投入10億元,中央給的3000萬元連本錢都算不上。于是,嘴皮和地皮,成為建設特區最原始的本錢。向外商收取地租,用地要交“土地管理費”是特區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改革。 “殺出一條血路”,是特區成立之初的既定目標,也是必然結果。 1984年,高160米,共53層的國貿大廈僅37個月竣工,從此成為“深圳速度”的象征。數萬名集體轉業的工程兵,創造了這個3天一層樓的奇跡。位于南頭半島頂端,名字又土又有些恐怖的“蛇口”聞名全國,就連蛇口工業區集體宿舍里的規章制度,都是當年《讀者文摘》上的經典讀物。 全國首開工程招標制度,一年建29條道路的奇跡,第一個股份合作制企業,第一個人造文化旅游景觀,第一只上市股票,第一次公開招聘人才,群眾直選干部…… 物價改革、打破鐵飯碗、匯率并軌、企業產權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國民待遇、社會保障……20多年來,深圳創造了230多項全國改革之最。 “拓荒牛”和“追夢人”們用激情和青春,在淚水和汗水中,否定著,建設著,找尋著,獲得著,思索著,行動著。于是便有了多彩絢爛的深圳。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