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廊坊糾正粗放征用弊端 擠用地水分從花園式工廠開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 07:46 經濟參考報
本報記者 張濤 “草坪大得像足球場、廠房只有一小片”,以浪費土地資源為代價的“花園式工廠”近年來在大江南北被紛紛叫停。記者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了解到,這個市已開始對低效用地現象進行整治。通過摸底評估,全市確定的目標是將全市重點整頓區工業用地的30%作為“水分”擠掉。 目標:工業用地擠“水分”30% 廊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開發區,在建設初始階段曾經歷過土地粗放征用的過程。當初,因為地價便宜,一個名為“亞細亞集團”的項目曾經征用600多畝土地卻大量囤積著不用。近幾年開發區用地矛盾越來越突出,一邊是企業等地用,一邊卻是大量的被征用土地種著花草。從2004年至2006年,廊坊市國土資源局開發區分局通過耐心細致地跟企業做工作,“亞細亞集團”將600畝地以市場價有償出讓給17個急等用地的項目,從中獲利5000多萬元。 “亞細亞集團”囤地只是一個典型縮影。當地一位國土部門的干部說,眼看著“囤地戶”從中牟利也沒轍,人家有當初的批文啊!雖然感覺很無奈,但還得好說好商量地想法有償把地收回來。 廊坊市國土資源局土地利用科科長陳輝說,每年上級批準該市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一般為兩萬畝,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廊坊市的年用地需求已超過四萬畝,這只能逼著國土部門集約用地,而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向低效用地“開刀”,擠掉原來的用地“水分”。 從2004年開始,廊坊市國土資源局開始將市區、開發區及10個重點鎮作為重點整頓區進行工業用地摸底,規定:工業項目建筑容積率一般不得低于0.6、建筑密度不低于35%、綠地率不高于15%,省級開發區土地投資強度一般不得低于150萬元/畝,工業集中區一般不得低于100萬元/畝。凡是土地利用效率不符合這個標準的,經過評估后,將采取政府按照市場價格有償收回或企業限期追加投資的辦法處理。 按照評估標準,全市摸底范圍內存在五萬多畝“低效用地”。工作先從“低效用地”較集中的廊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展開:正華置業有限公司有74.7畝“低效用地”需解決,經過土地部門的多次協調,這個公司最終以672萬元的價格出讓給北京濱松光子技術有限公司;中生北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將其36畝“低效用地”,以36萬元的價格出讓給廊坊開發區信息產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威士健康食品公司將其33畝“低效用地”,以23萬元的價格出讓給德博特采礦工業有限公司…… 據統計,廊坊市開發區2600多畝“低效用地”,目前已有1400畝合理使用。 擠“水分”關鍵看基層發展觀能不能轉 低效用地擠“水分”在一些縣市仍難開展,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當地一時難以改變的落后發展觀。 “如果美麗的街道里面是廠房密布的工業區,這就像一個人穿著漂亮衣服卻露出了不雅的內衣,又怎么能吸引投資?所以,應該給制造業園區換包裝,使之穿上漂亮的‘內衣’。” 有關專家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如上所述所謂的“花園式工廠”發展思路左右著招商:大片的土地以低價出讓,有的甚至不惜以“零地價”來招攬投資者,在土地申請方面有求必應。與此同時,還片面強調高綠化率,這為一些企業以綠化為由囤積土地提供了可乘之機。一些企業為了最大限度地占用土地,把多層廠房攤開建成一層廠房,原本20畝就足夠的土地非要占用100畝。 河北經貿大學教授劉增國指出,長期以來將“花園式工廠”作為企業的“形象工程”,是對花園和工廠功能的一種誤讀。以前倡導建設“花園式工廠”,實際上是沿襲了粗放的土地管理模式,注重表面的形式,而未考慮土地的投入產出,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叫停“花園式工廠”,把節約和集約用地放在首位,著力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彰顯政府部門務實的工作作風和理性的發展思路。 劉增國認為,在工廠這一生產性機構內部,實際上是無法實現花園功能的,因為自然的凈化功能與工廠所需的凈化功能相差甚遠。工廠本來就是一個制造產品的地方,只要廠區內的廠房布局合理、環境整潔就可以了,無需建成像花園一樣的工廠。 近年來,廣東、福建、江蘇等地也針對以綠化為借口占用土地的“花園式工廠”開出了“罰單”。無錫市錫山區國土資源局的一位官員表示,工業實際用地已經超過了規劃用地的極限,如果再不叫停“花園式工廠”,將會面臨無地可供的局面。 既要“亡羊補牢”又要建長效機制 廊坊市一方面清理已建成的“花園式工廠”,進行“亡羊補牢”,一方面建立用地專家論證制度,以保證在事前審批環節時就把“水分”擠掉。 據介紹,一直以來,對于工業項目用地,往往是企業提出用地申請,相關部門重點把好產業政策關,而對于項目用地數量的可行性卻缺乏研究。從2005年開始,廊坊市在河北省率先成立廊坊市國土資源咨詢研究中心,各個行業的100多位專家入選該研究中心的專家庫,對一些重點項目用地情況進行把關。 以永清縣年產200噸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項目為例,日前在經過廊坊市國土資源咨詢研究中心專家評估后,擬計劃占地300畝,后被專家建議削減一半。專家的理由是:廠房、庫房、堆場建設規模偏大,道路、綠地過寬、面積過大。據廊坊市國土資源咨詢研究中心專家王永瑞介紹說,他們目前已經對60多個投資上千萬元的重點項目進行過用地評估,擠掉的用地“水分”都在10%以上,有四個項目均超過50%。 河北省國土資源廳一位專家還認為,目前工業建設項目用地的供應主要還是通過協議方式出讓,工業用地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尚未有效建立。在這樣的狀況下,不少地區尤其是經濟落后地區為招商引資,一再降低工業用地門檻,對投資企業的用地要求有求必應。一些企業在申請用地時即有囤地之心,為了隱形圈地,明明能建多層廠房卻只建單層廠房,或者在偌大的用地范圍內象征性地蓋一點廠房,剩下的全部搞成綠化。這使得各類工業園區內的“花園式工廠”大行其道,致使工業園區的用地結構失調,投資強度過低,重復建設和閑置等現象嚴重。因此,叫停“ 花園式工廠”,應盡快建立工業用地價格的市場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土地浪費,解決土地利用率低的問題。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