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購買力不足制約廣西農村消費市場快速擴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15:12 國家統計局網站

  農村消費品市場,是整個消費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始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廣西有4960多萬人口,農村人口比例高達65.4%,但農村消費只占全區消費品市場的41%。農民消費需求明顯不足,農村市場擴張乏力,發育相對滯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意味著全區農村市場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與市場擴張能力。因此,積極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將農民潛在的消費需求變為現實的有效需求,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對近年來全區農村市場發展現狀以及影響農民消費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發展農村消費市場的思路與對策。

  一、廣西農村消費品市場發展現狀

  廣西農村總人口達3240萬人,應當說農村市場集中了全區最大的消費群體。但多年來廣西農村巨大的潛在購買力卻遲遲未能轉化為實際消費,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農村市場增幅明顯落后于城市市場

  1996-2006年,全區農村消費市場年均增長8.6%,低于城市市場5個百分點。其中1996年農村與城市相比,增幅差距達13.6個百分點。分階段上看, “九五”時期,農村市場年均增長7.1%,低于同期城市6個百分點; “十五”時期,農村市場年均增長9.0%,低于同期城市4.9個百分點。2005年和2006年,全區農村市場增幅與城市市場的差距有所縮小,分別比城市低1.1和1.4個百分點;今年1-4月份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24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3%,比城市市場增幅低1.8個百分點,與2006年相比,農村市場增幅與城市市場的差距又擴大了0.4個百分點。從總體上看,農村消費品市場增幅明顯低于城市市場,且差距仍比較大。

  (二)農村市場所占份額呈現出下降趨勢

  1996年-2006年縣及縣以下農村實現零售額在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1996年的50.5%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41.0%。至今年1-5月份占全區零售額的比重為40.6%,比上年又降低0.4個百分點,比“九五”時期年均所占份額低7.7個百點,比“十五”時期年均所占份額低2.2個百點(如圖所示)。

  (三)農村市場整體消費水平低

  目前,全區農民的總體消費水平比較低。2006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為2413.93元,約相當于城鎮居民的三分之一,與1993年城鎮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基本相當。傳統消費品或中低檔耐用消費品在絕大多數城鎮居民家庭趨于飽和,而同類產品中相當多的消費品卻未進入大多數農民家庭。2006年全區每百戶農民擁有彩電、洗衣機、冰箱的數量分別為87.19臺、6.4臺和8.61臺,遠低于同期城鎮居民138.42臺、88.4臺和84.6臺的水平,城市居民每百戶擁有量分別是農村的1.59倍、13.81倍和9.83倍。與歷年比較,2006年全區每百戶農民彩電量擁有量只相當于城市1990年水平,洗衣機的擁有量相當于城市1982年的水平,電冰箱的擁有量只相當于城市1986年的水平。

  從總體上,2006年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大體只相當于城鎮居民1993年的水平,落后十三年左右。

  (四)城鄉收入和消費水平差距在擴大

  一是城鄉收入差距在擴大。1996-2006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率為6.1%,低于同期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0.7個百分點(其間,2000年農村居民收入還出現負增長)。城鄉收入之比由1996年3.0:1擴大到2006年的3.6:1,且2002-2006年連續五年維持在3.6:1左右。

  二是城鄉消費水平差距在擴大。1990年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與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之比是1:2.5,到2006年擴大到1:2.8。其間,1995-2004年連續10年保持在1:3.0-3.3之間,2005年縮小到1:2.7,2006年又擴大到1:2.8。從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來看,1978-2006年,城市居民消費比重由19.2%上升到59.0%,而農村居民消費比重由80.8%下降到41.0%,這說明目前全區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差距在進一步拉大。

  (五)農村消費層次低

  目前廣西農村居民消費支出主要是用于食品類等生存型消費,享受型、發展型消費的支出較低。

  從食品消費支出看,2006年廣西農村居民家庭全年人均食品消費支出為1196.1元,占消費支出的49.5%,肉、蛋類消費量較低,全年人均消費量只有16.31公斤,說明目前廣西農村居民食品消費以谷物的膳食結構為主。

  從衣著消費支出看,2006年廣西農村居民家庭全年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為79.9元,只占生活消費支出的3.3%,衣著消費支出比重較低。

  從文化教育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看,2006年廣西農村居民在文化教育娛樂用品及服務方面的消費支出為198.1元,其中,教育服務方面的消費支出為141.9元,占較大的比重,達到71.6%,說明農村居民除了食品方面的支出外,花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比較大,用于其他文化娛樂方面的支出只占較小的一部分。

  從農村家電普及率來看,2006年平均每百戶彩電擁有量為87.2臺,空調0.95臺,電冰箱8.6臺,洗衣機6.4臺,微波爐1.52臺,照相機1.73臺,均遠遠低于城市水平。

  (六)農村消費品市場對GDP的拉動作用減弱

  近幾年來,全區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1995年為17.8%,到2006年為13.7%,表明農村消費品市場對GDP增長的貢獻縮小,農村市場的作用逐漸減弱。

  (七)農村市場淡、旺季明顯,節日消費較為集中

  廣西是一個少數民族積聚較多的地區,農村居民的消費習慣與其他省區相比,或多或少有不相同之處。從全區農村居民消費習慣和生產需要的情況看,由于平時忙于農業生產和外出打工,農村居民平時只是購買些日常用的消費品,對于穿的和其他用的商品,特別是大件消費品的購買很少,其消費主要集中在“四節”即春節、農歷七月十四、農歷三月三和中秋節四大節日,農民往往將一年中的大部分收入集中在“四節”進行消費。

  (八)廣西與全國、鄰省比較有差距

  在與全國及廣東、海南、福建、湖南、云南、四川、重慶、貴州等鄰省的比較中,不難看出廣西農民收入、消費水平的差距。

  從收入水平來看,2006年廣西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770.5元,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相當于廣東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4.5%、福建的57.3%、湖南的81.7%、海南的85.1%,略高于云南、貴州,在相鄰的九省區中排第七位。1996-2006年11年間,廣西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平均增長6.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在九省區中處于第七位。

  從消費水平來看,2006年廣西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13.9元,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85.3%,廣東的62.1%、福建的67.1%、湖南的80.1%。2006年廣西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比1995年增長100.7%,年均增長6.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在相鄰的九省區中排第五位。

  從廣西歷年農村消費品市場發展情況來看,1996-2006年11年間,廣西農村消費品市場年均增長8.6%,增幅略高于海南、貴州兩省,在相鄰的九省區中也排在第七位。

  總體上看,廣西的農民收入、消費水平與經濟比較發達、發展較快的廣東、福建、湖南等省相比相差較大。

  二、制約農村消費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

  從目前廣西農村市場來看,農民有較強的購買消費欲望,然而卻缺乏相應的購買能力,使得農村市場始終不能有效啟動,主要因素如下:

  (一)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費能力不足

  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長緩慢,是影響消費需求擴大的主要因素。1996-2006年廣西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2006年,廣西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770.5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816.5元,居全國23位。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和水平不高,直接制約了農民購買力的實現,影響了農村消費市場的啟動。

  (二)農村市場體系不健全成為制約農村消費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是農村集貿市場數量逐年減少。近幾年來,作為農村商品交易主體平臺――農村集貿市場數量逐年減少。至2006年底,全區農村共有集貿市場1735個,比2001年減少1091個,其中消費品綜合市場989個,減少1273個。

  二是農村集貿市場建設規模小,市場帶動作用較弱。目前,廣西農村集貿市場建設規模較小,沒有形成網絡,配套設施差,服務功能嚴重不足,市場帶動作用很弱,尤其是縣以下的農村鄉鎮,基本上是以私營個體的小店、小鋪為主,規模小而又分散,形不成體系,許多小商戶甚至沒有固定有序的進貨渠道。這種低組織化商品流通狀況導致了農村商品流通組織混亂、貨流不暢、流通成本過高、偽劣假冒嚴重、售后服務差,以至欺騙消費者、坑蒙拐騙等現象的發生。

  三是農村信息網絡不夠健全,使一些信息無法及時送到農民手中,農民不能得到必要的生產指導和市場銷售信息,產銷之間脫節,時常出現農副產品積壓和賣難等問題,這在客觀上制約了農民的實際消費需求。

  (三)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消費環境較差

  一是與生活相關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尤其是農村的交通設施落后。目前全區農村大部分是土路山路,路況差,交通極不方便。當地的農產品運不出去,影響了農產品的銷售,減少了農民的收入。外面的產品運不進來,當地農民的消費欲望難以滿足。從水、電配套情況看,目前全區農村電力供應緊張,電壓不穩定,電費較高,難以承受,農村家庭自來水的普及率很低。因此,目前農村中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的普及率不高,主要制約因素在于農村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二是廣播、電視、通訊、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目前在全區農村大部分地區,有線電視未普及,手機信號差,網絡設施缺乏。受其制約,農民對電視、手機、電腦等大件耐用品的消費意向很弱,阻礙了農村新消費熱點的培育。

  三是農村市場建設投入不足,商業網點布局不合理。長期以來在農村工作中重生產、輕流通,對農村市場建設的投入嚴重不足,導致商業網點布局不夠合理,大型商場過于集中在城市中心,而農村流通網絡建設長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消費水平的提高。

  四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使農民未來消費支出預期增加,農村居民消費傾向降低。社會保障制度在農村相當薄弱,農村醫療、子女上學、建房等現實問題時刻困擾著農民,使其不敢放心大膽地去消費。首先,從農村居民對收入預期來看,不樂觀。由于農業生產基礎薄弱,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農產品價格回落,一定程度抑制了農民收入快速增長。其次,從農村居民對支出預期看,顧慮重。一方面農民得應付日常的教育支出和看病支出,對他們而言已是一筆不菲負擔;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公益事業還未完全覆蓋到農村,防病和養老更讓廣大農民顧慮重重,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直接導致農村居民預期支出明顯增強,從而降低了消費傾向。

  五是售后服務與消費者權益保護薄弱。廣西大部分農村因交通等因素的制約,耐用消費品的維修十分困難,維修費用較高,質量也難以保證,有時需要多次返修。近年來假冒偽劣商品在農村市場坑農害農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但由于廣西農民對消費者權益了解不多,不會依法保護自己的權益,使得有些農民對購買耐用消費品頗有疑慮,從而影響農村消費市場的發展。

  (四)商品生產和供應與農村需求結構嚴重脫節

  目前,多數農村居民生活還處于溫飽階段,消費水準也處于較低層次,對商品的需求更注重價格便宜、經久耐用,如對家用電器等消費品,農村居民要求功能簡單、操作方便、節能省錢。而不少企業忽視了農村市場這些需求特點,致使產品的使用功能、價格水平都遠遠脫離了廣大農民實際,一方面造成了農民買不起、不能用的商品積壓,另一方面廣大農民急需的商品又買不到,從而限制了農民消費的增長。

  (五)農民消費觀念、消費習俗落后

  受消費意識、消費習俗和文化素質的制約,不少農民的消費層次較低,消費結構失衡,畸形消費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婚喪嫁娶過渡消費、舉債消費。二是人情消費開支大。目前,農村送禮名目繁多,花樣百出。生兒育女、過生日、建房、分家、升學、參軍等,親朋好友都要送禮。還有一些如封建迷信、博彩娛樂等灰色消費支出也大量增加。這些不良的消費觀念、消費習俗抑制了農村消費市場的發展。

  三、擴大農村消費市場的思路與對策

  廣西是一個農村人口占比重較大的省份之一,農村巨大的人口數量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容量。隨著國家全部取消農業稅等宏觀政策的進一步實施,農村消費品市場發展前景看好。究竟如何擴大農村消費市場,使全區農村巨大的潛在購買力轉化為實際有效需求,應從主要以下方面入手:

  (一)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購買力

  農民購買力是農村市場的決定性因素,而農民購買力取決于農民收入水平,因此,增加農民收入是開拓農村市場的治本之策。一是調整和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提高投入產出效率。二是改善農產品貿易條件,多渠道開拓農副產品的購銷市場,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增加現金收入。三是發展農產品加工特別是精深加工,推進

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建立有利于農民增收的產業體系和利益機制。四是積極發展鄉鎮企業,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拓寬增收渠道,并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機結合,培育一批“龍頭企業”,發揮開拓市場、引導生產、加工轉化和銷售服務等綜合功能。五是發展農村金融,促進消費信貸,規范信貸市場,增加貨幣流動性,促進潛在購買力的釋放。六是因地制宜,開發農業觀光旅游。隨著居民收入增加和閑暇時間的增多,旅游業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在優質、優美的農村環境中參觀、休閑、生活、勞動、體驗農村的田園生活和生產生活方式,對于現代都市人富有吸引力。因此生態農業旅游把農業發展和旅游發展在生態農業的基礎上統一起來,用現代科技對農業基本建設進行強化,作為一種新興綠色產業,對于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促進地方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消費環境

  近年來,通過相繼實施的“村村通工程”、“萬村千鄉工程”建設,廣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已初具規模,農村消費環境逐步得到改善。但要使農村消費環境能夠得到進一步改善,必須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強農村水、電、路、通訊等設施的建設,尤其是加大電網改造力度、整頓農村電價,降低用電成本,鼓勵農民對家電的消費,為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和大型農機具進入農村創造條件。二是健全農村市場體系,拓寬農村流通渠道,逐步構建以城鎮為中心,以專業批發為特色,以農村集貿市場為依托,合理布局的農村商業輻射網絡。三是建立健全農村消費品市場物流配送體系。政府應采取投資參股的方式扶持,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在農村建立一批股份制商業企業,建立健全農村消費品市場物流配送體系,從而減少中間環節,使不法商販無機可乘。四是建立市場信息網絡。通過在鄉村一級建立市場信息網絡或通過廣播電視,使農民了解市場信息,引導農民進入流通領域,搞活農產品流通,改善農民經營效益,更好地指導農民生產和消費。五是加大對農村消費品市場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農村消費品市場準入機制和監管機制。工商、質檢、衛生等管理機關應協調動作,形成執法合力,改變農村執法力量相對薄弱的現狀。對于坑害農村消費者、制假售假、違法生產經營者要進行嚴肅查處,在給以行政處罰的同時,要支付消費者提出的賠償請求,要求違法生產經營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對于涉嫌犯罪,要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消除農民消費后顧之憂,提高消費傾向

  隨著廣西經濟實力和財力的逐步增強,政府應把解除消費者后顧之憂,提升消費信心,提高消費傾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的投入力度,通過建立農村免費義務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農村基本醫療合作制度,為廣大農村居民建立更加公平、支撐力更強的社會保障體系。只要后顧之憂解除了,百姓就會放心消費,積極消費,潛力巨大的農村消費品市場就得到全面啟動。

  (四)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繁榮農村市場

  通過農村城鎮化,集中零散的居民,營造舒適便捷的城市消費環境,改善農民消費品市場功能,使小城鎮具有生產、服務、娛樂、教育的功能,一方面對周邊農村具有輻射經濟信息,拓展農村消費市場的作用,為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的發展作后盾;另一方面為鄉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支點和平臺,對于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適應農村市場需求特點,不斷調整產品供應結構

  廠家和商家應采取多種方式,組織好農村市場商品生產、流通,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針對不同收入層次人群的消費水平和消費偏好,提供更多符合其消費需求的產品,刺激農民的消費意識和購買欲望。

  (六)培育農村居民健康、良好的消費觀念

  要引導農民逐步形成健康、科學、文明的消費觀念,逐步消除農村中的盲目性、愚昧性、腐朽性等畸形消費,以積聚和合理分流農村消費品市場購買力,加速農村消費品市場的快速發育。

  總之,農村消費市場是廣西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意識到開拓農村市場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把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變成現實的購買力,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方面積極對策、措施實施到位,農村消費市場才能在拉動廣西經濟增長中發揮會越來越大的作用。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