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央行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13年1-8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2.5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多2.46萬億元。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57萬億元,比上月多7504億元。
對此,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微博]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的環比大增主要是因為7月份的基數效應。
根據央行此前的數據,7月份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出現銳減,僅為8088億元,降至近21個月來的新低,其中人民幣貸款占比高達驚人的86.5%,而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僅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50%。
趙慶明進一步指出,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與經濟基本面密切相關,7月份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并不樂觀,導致企業融資需求下降;而隨著管理層近期“微刺激”政策的逐步實施,宏觀數據逐漸好轉,并帶動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的擴大。
就具體分項而言,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113億元,占比達45%,同比多增74億元;委托貸款增加2938億元,同比多增1892億元;信托貸款增加1079億元,同比少增159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3045億元,同比多增3891億元;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360億元,同比少增1103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227億元,同比少1352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36億元,同比少72億元。
其中,針對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的大增,趙慶明表示,承兌匯票屬于商業信用,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這也從一定側面反映出經濟活躍程度的改善;而針對外幣貸款的減少,趙慶明認為,這或許與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有關,以及包括外匯局早先設定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限額的計算公式讓商業銀行合理控制外匯貸款增量等監管行為相關。
2011年4月,中國央行首度公開發布“社會融資規模”數據,這一數字也被視為衡量中國貨幣調控政策的一個全新指標。(財經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