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2013中國企業500強揭榜。通過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國企業500強2012年的資產總額達到150.97萬億元,首次突破了150萬億元大關;營業收入規模已相當于美國500強的2/3。
“在中國大企業總量規模與國際地位均取得顯著進展的前提下,如何有效提高大企業發展質量與效益,成為新形勢下推進中國大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任務。”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說。
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缺乏相應的應對能力
2013中國企業500強的整體規模繼續擴大,營業收入達50.02萬億元,首次跨上50萬億元臺階,且500強入圍門檻也提高到了198.67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3.48%。
體量大幅擴張的同時,效益增速卻放慢了腳步。2013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增長了11.41%,增速大幅回落12.22個百分點。500強歸屬母公司利潤總額2.17萬億,較上一年僅增長了3.58%,其中虧損企業有43家,增加了30家,虧損面大幅增加。中國企業500強的收入利潤率與資產利潤率也連續兩年出現下滑。此外,煤炭、鋼鐵、建材、航運等多個行業出現了行業性的績效大幅下滑現象。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繆榮說:“占據中國企業500強絕大多數的傳統制造加工業、資源能源類企業、金融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行動緩慢,依舊習慣于過去經濟快速增長的慣性和模式。”
據介紹,歐美大企業已習慣于在1%—3%的經濟增速下,保持規模與效益的持續增長。而中國經濟增速低于7%時,大部分企業就很難盈利。這意味著我國大企業仍主要靠要素投入,靠市場容量快速擴張,很多企業還沒有學會如何在市場需求增長放慢的環境中,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生產率、管理能力來盈利。
重化工特征明顯,應推動制造業服務化
2013中國企業500強中,來自廣義重化工行業的企業數量達到了135家,占500強的27%,營業收入占500強總收入的31.85%,無論上榜企業數量還是企業營業收入總額、資產總額比例,都占據著突出地位,說明我國重化工特征依然明顯。
“限于中國經濟正處于工業化中后期的發展階段,重化工企業占主體的大企業結構在短期內仍然難以改變。大企業需要盡快建立和完善經濟中低速增長條件下企業的戰略定位和生存模式。”繆榮介紹,以制造業為例,單純制造過程已不再產生更多的附加價值,研發、采購、儲存、物流、營銷、服務、融資和技術支持服務等,成為產品價值的重要來源。隨著服務與制造相互滲透和融合,服務環節在制造業價值鏈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并促進制造業加速服務化。
根據IBM[微博] 商業價值研究院的數據,如今在歐美主要發達國家的制造業中,兼有服務和制造業務的企業已達20%以上,其中美國高達58%,而97.8%的中國制造型企業仍停留在純產品生產加工階段,缺少服務業務。
事實上,美國制造業通過服務化來實現轉型升級并不久遠。20世紀90年代,美國制造業步入工業化后期,成本壓力上升、盈利下降、節能環保要求提高,企業開始思考戰略轉型,服務化的過程成就了卡特彼勒、GE等一批跨國企業的成熟。如今美國500強的服務化特征已經十分突出。在2013美國500強中,占據行業數量分布第一位的是廣義商貿服務業,一共有78家企業上榜;其營業收入占美國500強的19.53%,同樣占比第一。
研發投入強度回落,應建立長效機制
2013中國企業500強專利數大幅提升,共擁有專利33.27萬項,比上年增加了28.75%。然而,在經濟下行背景下, 我國大在研發投入增速和強度不升反降。430家填報了研發數據的企業,研發資金增幅有明顯回落,也略低于營業收入增速;企業平均研發強度為1.27%,連續兩年下滑;其中,有104家企業的研發投入出現了負增長,較上年增加了28家。
與世界500強5%以上的研發強度相比,我國大企業創新投入明顯不足;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我國大企業在基礎原料、重大裝備制造和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許多重要產業對外技術依存度高,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很多產品標注為中國制造,但研發設計、關鍵部件和市場營銷都在國外,40%以上的產品銷售額要支付給國外專利持有者。
“中國大企業缺乏長期創新戰略與確保研發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繆榮說,“大多數的大企業都是根據自身盈利和資金狀況來安排研發支出;在一些戰略短視的大企業中,實際上是把研發投入作為企業的利潤調節器來使用,而不是把科技研發當成打造技術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的長期戰略。”
記者了解到,大企業往往決定著技術標準和行業發展的方向。全世界研發投入的80%、技術創新的70%、技術轉移的60%都是由世界500強企業主導完成的。
“目前階段, 投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收益日趨遞減, 經濟下行正好倒逼市場主體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繆榮說,“我國500強企業中,只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微博]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研發強度超過10%。這樣的企業越多,才越能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提供強力創新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