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0日電(記者張源培、李曄、于嘉)2000多年前,孟子就提出“老有所養”;農村家庭至今仍有“養兒防老”的習慣,中國人似乎一直都擔心“也許有一天,我們老無所依”。
作為社會福利的重要組成部分,養老體制改革事關千家萬戶,但改革路徑何在,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社保專家鄭秉文認為,改革“中國式養老”要有完整的制度設計和目標追求,同屬發展中國家且有相似經濟發展水平的拉美國家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調查顯示,36.4%的人認為自己的養老金與周圍人相比不公平。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卻有80%認為領取的養老金公平。
“養老金‘并軌’并不是目前社保制度的唯一問題,也不是此次政府頂層設計的唯一問題,但卻是最尖銳的問題,因為它涉及職工的根本利益!敝袊缈圃菏澜缟绫Q芯恐行闹魅梧嵄恼f。
鄭秉文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并軌”不應把事業單位職工和公務員割裂開!耙木蛻摪咽聵I單位和公務員一次性統一納入改革方案,另立制度將會引發全社會的質疑甚至不滿!
但在鄭秉文看來,“并軌”只是養老體制改革中的一個“小單元”,更多深層次的問題期待整體解決方案:社保基金如何投資?如何實現城鄉制度銜接?如何提高統籌層次?怎么解決流動人口的社保接續等。
鄭秉文指出,拉美國家的養老制度啟示我們,養老金改革要進行“一攬子”的頂層設計,不能零敲碎打,“應該借著此次結構式改革的機會整合‘碎片化’,同時進行‘并軌’改革,否則越往后,改革的窗口越小!
鄭秉文還表示,“拉美養老體制改革有不少經驗值得我們借鑒。首先就是國家不能大包大攬,要發揮市場作用!
以智利的“三支柱”現代養老金體系為例:第一支柱為“社會團結”養老基金,完全由財政解決。第二支柱為主體,參保人員繳納的費用為其退休后的養老保障提供資金,實行完全的市場運作和市場投資。第三支柱為自愿性補充養老金。
智利在第二支柱即基本養老金制度中引入了專業的養老基金管理公司,對養老金個人賬戶進行專業管理和投資,通過投資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提高養老金的投資回報,實行完全的市場化投資體制。
以2012年拉美國家養老金投資名義收益率為例:最高的烏拉圭達到19.4%,即使最低的薩爾瓦多(5.2%)和玻利維亞(5.87%)也遠高于中國目前的2%。
鄭秉文指出,在拉美國家,絕大多數養老金的參保人都是通過特許的養老基金管理公司進行投資,配置資產由個人決策,風險也由個人承擔。這不僅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改善了服務質量,也提高了參保人的“參與感”和“風險感”。
鄭秉文認為參保人要成為制度的參與者,貢獻與利益要掛鉤,不能成為搭便車者。中國改革后的養老體系應該讓“所有人在這個規則里演好自己的角色”。明確政府、市場和參保人的關系,讓大家心甘情愿地加入社保制度,不僅能從中獲益,而且也共同承擔風險。
拉美的養老體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是所有對策都適合中國。鄭秉文強調,在中國目前的體制和國情下,我們要有所甄別地學習拉美養老體制改革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