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專欄】2019年中國經濟有望超越美國
記者 方燁 北京報道
《經濟參考報》記者綜合多方預測,7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約2.8%,逼近3%的溫和通脹警戒線。“上限”就是防范通貨膨脹的政策定調,使得市場重新重視物價可能對下半年政策產生的影響。
多數機構預測7月CPI同比增長2.8%,較6月增加0.1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表示,根據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受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高溫天氣的影響,7月中旬以來多數食用農產品價格上漲,預計7月食品價格漲幅相比6月小幅回升;考慮到近三個月非食品價格基本平穩,預計7月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與6月基本持平;7月翹尾因素則相比6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初步判斷,7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2.6%至3%,取中值為2.8%,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
第一創業證券報告預測7月CPI同比上漲2.8%,環比上漲0.2%。
聯訊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楊為敩也預測7月CPI漲幅為2.8%。他表示,CPI的翹尾因素仍處于較高位置,而7月糧食和水產品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加之菜價跌幅明顯收窄,對CPI起到拉動作用。
從經濟總體增長情況和豬肉價格走勢看,下半年物價上漲壓力不能忽視。招商證券[微博]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說,盡管經濟失速下滑的可能性較低,但考慮到下半年穩增長政策空間有限且宏觀調控重心仍是調結構,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速較二季度僅小幅回升。經濟走勢決定著通脹走勢,因此CPI仍會上行,不過幅度有限。
在豬肉價格走勢方面,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6月下旬以來全國豬肉價格漲勢明顯,目前已高于去年同期。“近期豬肉價格上漲速度快、幅度大,超出了市場預期。”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告訴記者,夏季一般是豬肉消費淡季,但今年局部地區階段性供應較少,養殖戶出現惜售心理,從而推升了生豬和豬肉價格。
綜合來看,物價持續上漲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預測,今年CPI漲幅可能比2012年有所回升。該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對記者表示,除了上述原因,通脹壓力還來自三個方面。首先,一些主要國家采取量化寬松政策,下半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可能上漲,從而導致我國進口產品價格上漲。其次,我國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依然存在,勞動力成本、資金成本的不斷上漲,將推動工業品和農產品價格上漲。第三,若經濟增速有所回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降幅可能會收窄,甚至轉為上漲,從而對CPI形成傳導壓力。
物價上漲壓力將對宏觀調控起到限制作用。北京大學副校長劉偉對記者說,中國現在既有潛在通脹壓力,又有經濟下行風險,這就決定了“穩中求進”的調子在下半年不會改變。防經濟下行和防通脹所要求的宏觀政策是相反的,所以只能采取松緊搭配的反方向組合。增大貨幣供應量本來是擴大需求最簡單的辦法,但因為通脹壓力仍然較大,增發貨幣將來的問題可能會更大,所以不太敢刺激需求,要想方設法盤活存量。
也有專家認為,雖然下半年物價可能繼續上行,但目前沒有跡象顯示中央對通脹的重視程度顯著增加。對比4月25日與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經濟發展提出的10項具體要求,前者在第四條提出“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做好重要商品儲備吞吐和進出口調節工作,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后者在第九條提出“穩定價格總水平,加強重要商品產供銷銜接,努力減輕物價上漲對群眾生活影響”。謝亞軒認為,這顯示“控通脹”在政策目標中的緊迫性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