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這個局
在延遲退休這個大背景下,還要考慮提高退休年齡對不同人群的影響,明確政府在制度轉型過程中的責任,解決好不同群體的公平問題。
記者|金 姬
親,如果你以為自己會在五六十歲退休,這種想法可能是老黃歷了。還記得全國政協委員李宏塔連續兩年提出的關于改革退休年齡、實行彈性退休政策的提案嗎?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在7月做出了正面“反饋”——人社部相關人員赴安徽召開提案辦理征求意見座談會上表示,將在今后繼續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推動彈性退休制度的制定和落實。
提案所謂的“彈性退休制度”,在老百姓看來就是“延遲退休”,這也獲得了政府的認可。早在2012年6月,國務院通知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就明確提到,要研究延長退休年齡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人社部副部長王曉初也在公開場合表示,從長遠來看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但具體何時啟動、采用哪種辦法都未確定,還需更多試點,再慎重研究。
雖然學界和政府對“延遲退休”持肯定態度,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與公務員、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存在很大差距的“養老雙軌制”讓中國民眾普遍不愿延遲退休。
未富先老
在日本,成人紙尿褲的銷量已經超過了嬰兒尿片。中國的老齡化問題雖然還沒有那么嚴重,但也不容樂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總人口13.4億人中13.26%為60歲及以上人口,這意味著盡管中國是全球唯一老年人口過億的國家。老齡化速度也在不斷加快,以2000到2010年間為例,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5000萬,平均每年500萬,其中,高齡老人,空巢老人數量增長更快。
與此同時,中國現有勞動力的養老負擔也越來越重。人口年齡結構預測表明,中國每100個勞動年齡人口撫養老年人,1990年為13.74人,到2025年為29.46人,2050年為48.49人,總撫養比呈持續上升態勢,這就意味著一對夫婦將要面對供養雙方父母和撫養一個未成年子女的沉重負擔。
細心的網友發現,1985年的報紙宣傳“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1995年的報紙講的是“只生一個好,政府幫養老”;2005年的報紙卻在呼吁“養老不能靠政府”;這兩年,人社部又陸續放出“延遲退休”的消息。細心的網友大呼情何以堪。
養老金之困
在政府和學界的眼中,延遲養老雖然不能解決老齡化問題,至少可以彌補一下養老金缺口。
根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顯示,在32個統籌單位中(31個省份加上新疆兵團),2010年有15個收不抵支,缺口達679億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雖減到14個,但收支缺口卻高達766.5億元。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戴相龍表示,目前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為2.3萬億元,其中社保基金總額約9000億元,補充養老金為5000億元,合在一起不足我國GDP的5%。
據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姜向群統計,2011年我國城鎮退休職工已達到6826萬人,養老金支出1.28萬億元。雖然我國養老金總體收入仍大于支出,但余額中很大一部分來自財政轉移支付。
根據專家測算,延遲退休可大幅提高養老金支付能力。在過去6年中,參保人延遲1年退休我國可減少養老金支出490億元,增加繳費230億元,一減一增相當于多收入720億元。如果推遲5年退休就能增加3600億元,按照2011年全國平均水平計算,足夠支付2000萬人一年的養老金。
退休太早?
提議延遲退休的李宏塔認為,中國職工退休年齡整體偏早,一方面增加國家的養老負擔,另一方面也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均壽命達到了74歲以上,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而發達國家職工退休年齡都超過60周歲,有的甚至達到65或67周歲,并且男女退休年齡沒有差別。”
據悉,中國現行的退休年齡按照1951年《勞動保險條例》規定,男性職工退休年齡為60周歲,女性為50周歲。而1955年的《關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暫行辦法》中將女干部的退休年齡提高至55周歲,女工人則為50周歲,企業中部分從事特別繁重體力、井下和高空、有毒有害作業的職工可以再提前5年退休。
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也認為延遲退休勢在必行,他對《新民周刊》表示:“1950年代制訂的退休年齡和目前的中國人均壽命不匹配。國外針對老齡化或養老金缺口的通行解決方案也是延遲退休。”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指出,在延遲退休這個大背景下,還要考慮提高退休年齡對不同人群的影響,明確政府在制度轉型過程中的責任,解決好不同群體的公平問題。
不患寡而患不均。老百姓普遍反對延遲退休就是因為從1992年起,中國實行兩種退休制度:一種是以公務員為代表的“吃皇糧”養老,無需自己繳納,由國家財政直接撥款;另一種是以企業和個體為代表的“自負盈虧”養老辦法,由企業和個人按比例繳納養老金。曾有人建議:如果統一養老金制度,讓現有的700多萬公務員加入繳納隊列,養老金缺口不就補上了嗎?
此外,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退休后的退休金與未退前基本相等,唯獨企業員工的退休金不及上班時的一半。例如,四個同年同專業同學校畢業的航空行業的73歲正高工,部隊退休7700多元,機關退休5900多元,事業單位退休4800多元,企業退休的不足2000元。
中央政府也希望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但是收效甚微。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去年年底表示,2008年,國務院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啟動事業單位養老改革試點,五個省市過了4年都沒有出臺正式實施方案。“這種情況在我們國家改革歷史是罕見的,也反映了這個問題難度很大。”
陸銘指出,國外公務員退休金雖然也高于普通百姓,但這是為了確保公務員隊伍長期穩定的做法,畢竟國外公務員的在職收入并不高。如果政府有決心,中國也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雙軌制導致的養老金待遇上的社會不公等問題。
商業養老和退休計劃
戴相龍希望加大商業型養老基金規模,最終形成政府、企業和個人賬戶共同組成的養老金制度。“目前商業性保險總資產7萬億,80%是人壽保險,即5.6萬億;但這其中只有1萬億與養老有關,其他都是理財產品。未來應大力發展以養老為主的壽險。”陸銘認為,國際上通行的就是“個人繳納、企業購買、商業支撐”的養老體系,政府養老金制度只能托底,帶有投資功能的商業養老是一個補充,用于未來養老的保值增值。
美國漢普敦控股投資銀行任董事總經理李統毅博士從十年前就為EMBA學員開設了“退休計劃”課程,讓中產階層以上的中國人能夠自己決定何時退休。李統毅告訴《新民周刊》,在國外,理財的重要一塊就是退休規劃,因為每個人都有退休的一天,如何能保證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品質,取決于現在的收入、投資和理財規劃。尤其在通貨膨脹、股市動蕩、樓市前景不清晰的中國,退休計劃就顯得尤為重要。
“完整的退休計算方程式有大約20個步驟,要半天時間講解。我在博客提供了最簡單實用的兩步,每個人只需要5分鐘就可完成。比如,如果你現在40歲,期望的壽命是80歲,而你期望的退休年齡是50歲。假設你希望退休以后每月有1萬元的可支配收入,30年的開銷就是360萬,即便不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你要在今后的10年工作時間內攢夠這筆錢,才勉強可以提前退休并過上希望的生活。”
李統毅認為現在的工作人士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收入,即便中國的投資渠道很有限,大多數人總拘泥于炒股炒房之中,“不妨多做點其他方面的投資,不會可以學,千萬不要把錢交給其他人打理。”
當然,對于那些按照正常年齡退休的人而言,以理財等形式提前儲備自己的養老金也算是一種“保險”——誰知道若干年后的退休工資會少成什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