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到了。
近日爆發的郎酒解聘應屆生的消息讓本已寒氣逼人的大學生就業市場氣氛更加緊張,再加上近日人保部、教育部、國資委等相關部門連續出臺促就業政策文件,“史上最困難就業季”的恐慌在彌漫。
但來自高校方面的聲音卻輕松很多,數位高校就業處的負責人表示,今年學校就業情況與往年相比變化并不明顯,暫時未落實單位的學生也表示更多是自身問題,例如期望值太高等。
而且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今年突然新增的一些就業需求,市場需要一定的吸納時間,未來幾個月的畢業生的就業率會越來越好,目前各方反應有些過度恐慌。
解聘風波
還沒有就業已開始面臨著失業,這是鄭州大學2013屆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高軍正在面臨的問題。
6月初,來自四川古藺郎酒銷售有限公司(簡稱古藺郎酒,屬郎酒集團)的一個電話將高軍從即將畢業的喜悅中拉至谷底。“突然告訴我要和我解約,并說隨即會郵寄正式的解約函,我一下子就懵了。”高軍說。早在去年年底,高軍參加完古藺郎酒的招聘,筆試、面試后順利獲得了進入郎酒的機會。“當時覺得郎酒是大企業,而且本科畢業一個月薪水在4000元左右,我也就簽了。”高軍說。
高軍所在的市場營銷專業,被古藺郎酒“放鴿子”的學生共有7人,而在全國范圍內,像高軍這樣被“放鴿子”的大學生大約有200多人。“雖然郎酒集團說會補償3000元,可關鍵是現在才通知解聘,已經讓我們失去了找工作的最好的機會。大公司在985、211高校的招聘計劃都是按批次進行的,馬上下一屆的招聘都要開始了,我們最生氣的是不早點告訴我們。”高軍抱怨。
據悉,郎酒集團的工作人員在告知高軍解聘原因時表示,主要是由于今年行業不景氣所致。
2013年,一度被看成中國白酒行業的轉折點,結束了10年黃金增長期,開始進入深度轉型期。
郎酒解聘事件還在繼續發酵,高軍也表示一方面在聯系這些被解聘的同學一起維權,一方面也在積極準備再重新找工作。此次的解聘風波讓今年本來就已經“寒氣逼人”的大學生就業市場更添一層薄霜。這到底將是個案還是會大面積爆發?
政策發力
今年大學生畢業市場不景氣,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201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699萬,這是建國64年以來,高校畢業生最多的一年。而另一方面,今年的宏觀經濟形勢很不“爭氣”,并沒有像外界預想那般很快進入快速復蘇通道,目前還在下行通道中徘徊,而且各項經濟領先指標也看不到經濟起穩回升的跡象。與此直接相關的也就是企業的招聘崗位的下降。
騰訊和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一項為期半年的調查也顯示,從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調查的52827名2013屆畢業生中,其中碩士畢業生簽約率為26%,低于2012屆同期11個百分點;本科畢業生為35%,低于2012屆同期12個百分點;高職高專畢業生為32%,低于2012屆同期13個百分點。
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的專家馬妍分析,本屆高校畢業生總體簽約進程與上屆相比明顯下滑,可能是受到宏觀經濟下行影響,企業對應屆畢業生需求出現“降溫跡象”。
不得不提及的一個原因是,今年依然延續了去年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的趨勢,在2012年,就有七成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而且相對于本土的畢業生,他們更有競爭優勢。
近日剛剛從英國帝國理工商學院回國的研究生楊杰就拿到了8個of-fer,后來她選擇了去年薪18萬元的一家外資銀行做管理培訓生。
鑒于今年的壓力,政府開始頻頻出招。6月3日,人社部召開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其中特別提及的一個新舉措是,要切實做好今年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也就是要想辦法確保畢業后半年之內使每一名有就業愿望的畢業生都能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
一位教育研究人士稱,人保部今年提出這個計劃,也是考慮到在經濟環境不景氣的時候,大學生的擇業期出現延長的現象,以往可能半年的擇業期,現在要延長到一年。
此外,國資委辦公廳和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共同印發《關于做好2013~2014年國有企業招收高校畢業生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國有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力爭招收高校畢業生人數高于往年。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近日也透露,目前教育部正聯合有關部門籌辦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子商務行業、服務外包行業、有色金屬行業的大型招聘會以及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夏季聯合招聘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聯合招聘周等大型招聘活動,同時還在指導各地繼續組織此類招聘活動。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也不能太樂觀的看待政府的上述政策效力。“其實政府促進就業的政策年年都有,這也會使得一些資源往大學生就業上面傾斜,但是仔細觀察這些年的效果,效果是在年年遞減的。”一高校負責就業的老師表示。
而據一位央企內部人士透露,按國資委的要求,目前各個地方國有企業和各中央企業都要在7月15日之前上報招收畢業生的情況統計表。“其實央企招聘中更多的是央企下屬分公司,特別是中西部偏遠地區是招聘的主力,這些地方本來也不容易吸引大學生;而且各家央企還需要根據自己經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招聘規模,例如中冶集團今年就提出總部員工原則上出一個進一個, 在京單位人員編制由集團統一管理。”該人士表示。
找工作還是找好工作
盡管外界已經開始感知這種就業的寒潮,政府也開始頻頻發力,不過不少高校就業輔導處的老師卻與外界感覺不一樣。
順德職業技術學校負責就業方面人士透露,目前來看今年學校的就業整體情況和去年差不多,珠三角的企業是來學校招聘的主要企業,今年這些企業在招聘數量和職位上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本以為今年由于外貿形勢不景氣會影響就業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并未感到外界描述的那種就業緊張氣氛。“今年來學校招聘的企業的確是有小的波動,但是就目前來看,學生的就業率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整體情況和去年差不多。”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徐昶斌表示。
而且他認為,雖然今年外部經濟形勢對就業有影響,但更多的還是學生自己的原因造成了部分未就業的現象。“我們五月份的時候召集過一次還沒有落實單位學生的座談會,也是想聽聽學生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客觀的,他們表示還沒有落實單位更多的是自身原因,例如期望太高,對地域的要求比較多,而外部環境對他們的影響比較少。”徐昶斌說。
在徐昶斌看來,這一批畢業的學生很多都是90后了,很自主,也很自我,有一大部分學生,對就業的期望值還是很高的。“降低就業門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說。
不過,今年的宏觀環境正在改變這種狀況。
中國人民大學2013屆宗教學碩士龐芝,畢業在即,工作還沒有落定。她從去年10月就開始了艱辛的求職之旅。其策略是廣撒網,在各個領域一共投遞了150份工作申請,參加了60多場宣講會和招聘會,拿到了30個公司的面試機會,但還是沒有拿到offer。
現在龐芝決定把目標設在北京之外:“我打算找找深圳的工作,那邊環境好,機會也更公平,而且落戶比較容易。北京雖然好,但是對我這種沒有背景的人來說留下來太難,有戶口的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據龐芝的觀察,像她這樣還未簽約的學生在中國人民大學還有一些,她們有幾個共同點:女生,京外生源,冷門專業。“不過只要降低一些要求,我感覺也還是能找到工作的。”她說。
而被古藺郎酒“放鴿子”的鄭州大學畢業生高軍也表示,目前學校的就業辦也在幫助介紹工作,雖然現在更多的是小企業,或者是鄭州大學校友辦的企業,但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也不再期望能找到大企業的工作了。
“今年感覺畢業生的就業觀念還是務實了一些,選擇更加多元化,例如去中西部地區、二三線城市就業的畢業生還是在增多。”北京一高校就業處的負責人表示,不過他也認為這可能與落戶北京變得越來越難有關。
對于目前造成市場恐慌的就業率統計,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東平也撰文指出,在市場環境下的雙向選擇,高端人才就業崗位的匹配比低端人才復雜的多,必須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學生在畢業后花半年至一年時間找工作是很正常的,由于就業環境趨緊,一些調查顯示大學生的擇業期呈延長趨勢。為此他建議應該將判斷大學生就業難與否的關鍵指標就業率的計算時間從目前的當年四五月份延至每年12月31日,進行“半年后就業率”的統計;再以次年7月1日為節點,進行“一年后就業率統計”。這樣產生的就業率數值,更為真實可信。
(文中涉及畢業學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