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相關專欄】中石油新掌舵人的第一次亮相
每經記者 喻春來 黎光壽發自北京
昨日(6月2日)下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大連石化公司一焦油儲罐爆炸著火。據中石油昨日晚間通報情況稱,截至昨日16時,大火已撲滅。火災造成2人受傷,2人失蹤。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2011年,中石油大連石化就因“7?16”輸油管道爆炸等4起事故,被國務院認定為責任事故,64名責任人被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4名責任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中石油官網顯示,該公司于6月1日始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曾赴大連石化就安全事故頻發調查。在當地一些居民的記憶中,大連石化經常發生事故,周邊經常受到影響。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劉鐵民對記者表示,在石化企業求快求大過程中,特別是在同類性質、同一地區、同一企業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說明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環節,需建立完整機制,才能解決高風險企業系統的脆弱性。
事故“大戶”擁有榮譽史
中石油官網稱,6月2日14時30分許,大連石化公司位于甘井子區廠區內一聯合車間939號罐著火,該罐用于儲存焦油等雜料,目前正處于檢修期間。經消防官兵及時撲救,截至16時火已撲滅。火災造成2人受傷,2人失蹤。
火情發生后,大連石化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展現場搶險救援。一是組織消防力量進行現場滅火撲救;二是對大氣環境進行實時監測,現場監測數據表明,事故未造成環境的空氣和水質污染。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據了解,事發時爆炸引發的兩聲巨響,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聽到,現場濃煙滾滾,天空彌漫著黑色灰塵,地上還有黑色的油點落下來。
這是自2011年以來,媒體報道過的大連石化甘井子區廠區內的第三起爆炸事故。國家安監總局網站的通報顯示,2011年7月16日,該廠區一煉油裝置“三蒸餾轉換器”發生泄漏起火,大火燃燒6小時后才被撲滅;當年8月29日,該廠區一臺2萬立方米柴油儲罐爆炸起火。
據記載,大連石化的前身由日本人于1933年設立,是中國最早的煉油企業,在中國煉油史上連續創造了多個“第一”的成績。2008年,其年加工1000萬噸含硫油改造項目竣工后,年煉油能力由原來的1050萬噸上升為2050萬噸,成為我國最大煉油企業之一。當年曾實現首次開工連續運行3年不檢修的長周期運行紀錄,還獲得過中石油集團“開得起、穩得住”的評價。
去年,大連石化以172.4億元納稅額獲得2012年度遼寧省納稅百強企業排行榜第一名。這是大連石化連續四年蟬聯第一名。
當地居民抱怨事故頻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大連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安監局)2004年到2009年6月的事故快報,大連石化只發生過一次事故,是工人使用220V電壓工作燈照明引發的,造成2名鉚工觸電死亡。但這一信息目前已無法查實。2011年“8?29”事故在該網站上無記錄。
在大連石化北523廠工作的嚴女士告訴記者,在她的記憶中,大連石化經常發生事故,周邊常受到影響。她記憶中大連石化第一次發生事故是在1984年,“當時是分氣裝置發生爆炸,臨近的523廠多棟建筑物玻璃都被震碎了”。
嚴女士聽說的大連石化的第二次事故是2008年9月12日,523廠家屬樓的玻璃都被震碎了。“2009年8月20日晚上,廠內傳出恐怖的噪音,兩個人面對面講話都聽不見。”這次噪音事件之后,周邊居民開始維權,后來不了了之。
這兩起事故,記者未能從大連石化和大連市安監局的事故快報中得到佐證。
嚴女士告訴記者,2010年6月下旬起截至當年底,嚴女士共目睹過5次異常情況,分別是2010年6月21日,一個閥門飛離設備;6月30日廠區里向外飄白灰;7月9日廠內一座高塔著火;7月11日該塔再次著火;12月30日,廠內設備冒黑煙,“在哪里不知道”。這些事故同樣未能得到大連石化的證實。
安全生產隱患再次浮現
2010~2011年間的事故曾震驚了國務院,時任中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的蔣潔敏被警告處分,現任中石油集團總經理廖永遠被記過處分。
今年6月是全國第十二個“安全生產月”,中石油也計劃從6月1日至6月30日在全集團范圍內同步開展以 “強化安全基礎,推動安全發展”為主題的“安全生產月”活動,以全面推進HSE管理體系規范有效運行。
此次大連石化爆炸事故再次給中石油敲響了安全生產警鐘。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劉鐵民曾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石化行業是高風險行業,也是事故多發行業。大連石化事故頻率相對較高,特別是在同類性質、同一地區、同一企業中發生,這說明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環節。除領導外,事故頻發也與企業安全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的水平有關。當前,國內企業在公共安全管理結構上存在缺陷,要從系統上進行全面的安全建設。
自2008年以來,中石油煉能飛速擴張,大連石化擴建,撫順石化、獨山子石化、廣西欽州千萬噸煉油項目紛紛建成投產。據報道,到2015年,中石油總煉油能力將達到2.4億噸。同時,乙烯生產能力達到700萬噸。
劉鐵民表示,在石化企業求快求大過程中,生產能力、規模上去了,安全管理能力是否跟上去呢?高速發展與安全之間出現空白,這是一些石化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機制,才能解決高風險企業系統的脆弱性,以及公共安全管理的缺陷。(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