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倫敦時間11月13日(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董事長傅成玉昨日在倫敦對新浪財經表示,面對西方“中國威脅論”,中國企業必須更專心工作,只有發展起來,西方企業才會拋卻成見仔細審度你。
反擊“中國威脅論”
2002年以來,隨著中國能源需求的增長,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這三大國有石油公司開始在非洲,中東以及美國和加拿大加速購買上游資產。根據傅成玉的介紹,僅中石油加上中海油兩家公司這些年在美國的投資就已經不下于200億美元。
諸多外媒都在強調對中國能源公司崛起的擔憂,對此,傅成玉認為:“中國發展起來了,對于之前發展起來的國家來說,對于來自中國某種威脅的憂心很正常”。
傅成玉對新浪財經表示:“中國威脅論”并非只有歐洲才有,在非洲也有一種觀點稱中國是新殖民主義。這一方面是因為西方媒體在拿中國說事,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企業也并沒有對外將自己的公司戰略說明白。
“對于很多西方企業而言,過去只是覺得中國發展得挺快,可一躍到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他們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對于這種情緒,我們要理解,還要注重和他們的溝通。”
傅成玉認為,“在中國威脅論的環境之下,中國企業必須專心工作,別指望西方企業很快對自己理解和接受;相反,只有發展起來了,他們才會拋卻成見去仔細審度你。”
不可否認,目前中國企業也有諸多問題存在。在傅成玉看來,中國企業處在一個浮躁的階段,而急于求成,是企業的大忌。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企業首先要考慮自己所處的階段是不是已經足以支付對外擴張的成本了;其次才是考慮應該做哪些投資。
“若在海外買一間公司,不在乎貴賤,關鍵在于下手之前就要摸清楚買下之后是否能為其增值,哪塊可以增值,從什么時候開始實現增值。不掙錢就沒意義,至多是把公司的餅攤大了點。”
“但無論如何,中國企業在海內外的發展都不是以傷害別人為目的,威脅更談不上。可是這一點要讓西方企業最終認同,就要改變方式方法,投資更加透明,和當地的合作伙伴,政府和社區好好相處,讓當地人真正領會到你們投資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從而接受你,歡迎你。”傅成玉說。
在解釋中石化的海外拓展策略時,傅成玉認為中石化的海外并購歸根結底是增加全球石油供應量,保持油價穩定,這樣可以讓全球經濟都受益,而不僅是中國。“當海外企業都死盯著中國能源企業不放時,他們有意無意忽略了一個事實:任何一個大型石油企業都是要進行全球性投資的,這是行業發展所需要的。”傅成玉說。
中國能源企業能耗驚人
“我國不缺資源,但資源的浪費驚人,資源利用的效率非常低。從單位GDP耗能而言,中國是美國的三倍,歐洲的四倍,日本的五倍。無論中國經濟如何發展都不足以解釋為何能耗如此之大。”傅成玉估計說,如果中國的能耗可以利用數年的時間達到美國的水平,那就意味著即使不用額外耗能,也可以實現GDP 翻番。
“中國的城鎮化和工業化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完成。關鍵是我們的管理還不到位。”傅成玉坦言。
傅成玉對新浪財經舉例說:若石油價格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國內的化工產業就沒有競爭力,這是由國內企業化工原料的結構決定的。能源生產過程中浪費大,從煤向電的轉換過程中能源利用效率太低。
“中國的百姓對環境要求越來越高,這意味著中國需要更多的綠色清潔能源,意味著產品結構將同時被調整:重化工,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結構將被低耗能,不污染或者少污染的產品結構替代。”傅成玉說。
傅成玉日前榮獲世界能源行業權威機構”能源情報集團“(EIG)2012年度“全球石油業年度領袖人物大獎”,并于12日在倫敦參加了頒獎盛典。這是中國企業家首次獲得此獎項,之前有包括來自英國BP集團,美國美孚以及荷蘭殼牌,美國康菲,道達爾集團等15位能源業高管獲得此獎。
能源情報總裁Ivan Sandrea表示,此次中國企業家獲得此獎項,體現了中國能源業的崛起,以及其對全球能源業發展的影響力。
“事實證明,中國企業完全有能力與國際同行同臺競技。國際市場對于中國的企業家也越來越認可。”傅成玉對新浪財經表示。“這說明,中國企業也能打造國際競爭力,但前提是必須要有遠大目標,堅定不移,不能瞧不起自己,也不要輕易放棄。”(郝倩 發自英國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