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沙灘上的硅夢(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5日 15:59  《商務周刊》雜志

  目前中國光伏企業主要面向的是國外尤其是歐洲市場,由于太陽能光伏利用的高成本,使得國內在規模化利用方面一直比較謹慎。根據中國電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長趙海翔的介紹,火電發電成本平均在0.2元/度,水電大致是0.05—0.1元/度,風電是0.5元—0.7元/度,核電的平均成本介于火電和風電之間。“只有當光伏發電成本降到與風電相當的水平,才具備大力發展的潛力。”趙海翔說。

  當然,光伏企業們的現實麻煩在于,一度“擁硅為王”——“誰擁有了多晶硅原料,誰就獲得了市場和高額利潤”的產業規則,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過去時。過去幾年中國光伏產業集中大爆發的根本之處是多晶硅的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需求。2005年全球多晶硅總產量為2.8萬噸,這其中僅有35%是用來供給太陽能電池制造商,而實際的需求量卻在1.5萬噸左右,缺口甚大。即使到中國企業集中發力的2007年,全球多晶硅產能達到3.6萬噸,需求仍然超出了產能,達到了4.5萬噸。這一供需矛盾在2008年下半年出現緩解。伴隨著全球范圍內尤其是國內光伏企業的多晶硅項目上馬,以及受金融危機的打擊,多晶硅價格下挫,在2008年10月份后開始暴跌,從當時的400美元/公斤高位,11月份就跌到150美元左右,目前的價格在100美元上下。在分析2008年第四季度凈虧損6590萬美元的根源時,施正榮也承認,無錫尚德曾在350—400美元/公斤的高位囤積了大量多晶硅。

  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多晶硅的供需將在2009年出現逆轉。長城證券分析師周濤告訴《商務周刊》:“據計算,2009—2010年,全球多晶硅產量可達10.7萬噸,而需求則徘徊在5.6萬噸左右。”對中國光伏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噩耗。

  無論是英利、賽維還是尚德,國內光伏企業目前達成的一個共識就是:響應政府拉動內需的號召,著眼開拓國內市場。目前看來,拉動內需的唯一辦法就是把光伏發電成本降至政府以及百姓能夠接受的范圍之內。

  2008年年底,一份由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第一屆理事會議通過后再由無錫尚德、常州天合負責完善的《2012年光伏發電一元一度電的科研專項》,被上報給科技部相關部門,該報告稱,2012年我國光伏發電成本將降到1元/度。

  “這是國內光伏企業的一個集體行動。”保定英利的馬學祿告訴《商務周刊》,“‘吃鮑魚’的時代結束了,目前1元/度是一個正常的工業利潤,正常工業凈利潤應該在10%以內。”而在2008年之前,光伏太陽能企業的利潤率一度高達30%。

  技術替代的壓力

  面臨困局,光伏企業在積極進行“自救”:一方面向決策層傳達著成本下降的積極訊號,另一面,他們也切實從生產環節入手,進入降低成本的“攻堅戰”。

  光伏產業鏈主要由五個環節組成,包括多晶體硅料制造、硅錠/硅片生產、太陽電池制造、組件封裝和光伏系統應用。太陽能電池的成本主要來自多晶體硅料和非硅成本兩部分組成。2008年以前多晶硅市場價格在400美元/公斤時,硅料占到了整個太陽能組件成本的70%,即使今天硅料價格跌入100美元以內,據馬學祿介紹,硅料成本仍占整個組件成本的50%左右。

  千方百計壓縮成本,是2009年所有光伏企業關系生存的最嚴峻考驗。作為太陽能電池生產的領軍企業尚德,今年年初已經裁員4000人,占員工總數的30%,并加快例如Pluto(冥王星)等技術的產業化,該項技術將使光電技術轉換效率提高2個百分點,相應的產品成本降低約10個百分點。馬學祿也表示,英利在生產線的各個環節上大概應用了320多項技術,不僅實現了大規模光伏組件全產業鏈自動化生產,還將組件的單瓦耗硅量和非硅成本降到了最低。

  目前,包括英利和賽維LDK在內的涉足硅料生產的太陽能企業,都聲稱其硅料成本已降至25美元/公斤。如果這一數字屬實,它無疑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按照馬學祿的計算,組件成本也就能控制在1美元以內,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則可能還不到0.4元/度。

  然而問題在于,無論是英利投資126億元人民幣設計產能1.8萬噸的六九硅料廠,還是賽維投資120億元人民幣設計產能1.6萬噸的硅料廠,都要等到今年6月甚至2010年,才能真正結束調試,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等生產出來再說。”中科院電工所副所長許洪華顯然對企業們聲稱的25美元/公斤硅料生產成本持保留意見。他透露,即使是國內一直從事硅料生產研發的新光硅業,其生產的硅料和國外生產的硅料進行參數對比,無論在成本和產品質量上,差距仍然很大。

  許洪華說:“技術是需要積累的,很多的know-how不是說買來了國外的生產線就能夠掌握的。”

  光伏企業紛紛選擇“苦練內功,壓縮成本”的道路時,許洪華道出了未來光伏產業可能面臨的另一個瓶頸問題,即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周濤也指出,基本所有的國內太陽能企業都是引進的國外生產線,只有洛陽中硅進行了硅料生產的自主研發,而新光硅業是在引進俄羅斯技術上進行了自主創新。

  在2008年以前太陽能海外市場供不應求的情形下,在華爾街融來巨資,然后大規模投產,無疑是光伏企業占領市場獲得高額利潤的捷徑。但許洪華警告說,一旦市場回歸理性之后,仍然遵循舊有的思路,國內光伏企業的未來發展只能更加被動。

  目前懸在國內光伏企業頭頂的另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來自一家名為First Solar的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公司。該公司宣布,由于自己的碲化鎘技術日趨成熟,其生產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板成本已經在2008年第四季度降到1美元/瓦。與之相比,標準的硅太陽能電池成本仍在3美元/瓦左右。廉價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成為國內光伏企業最大的市場競爭對手。

  在無政府補貼的情況下,能達到與火電成本一致、并能提供優異的回報給股東的公司,是領先太陽能界的先決條件。Pacific Crest公司的分析師Mark Bachman認為,“目前為止,只有First Solar做到了這一點”。

  這可能意味著,當國內光伏企業還在努力降低傳統晶硅成本之時,國際市場已經向薄膜電池甚至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拋去了青睞的目光。一旦以First Solar為代表的薄膜光板太陽能電池成為主流,國內光伏企業動輒投入上百億元的生產線可能血本無歸,且不說這些生產線完全釋放產能、達到目前的晶硅生產成本,仍然需要1—2年的時間甚至更長。顯然,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政府接力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市場需求萎縮以及多晶硅料價格下跌的情況下,以賽維、英利為首的中國光伏企業仍然沒有停住擴產的腳步。“對一個企業來說,不進則退,如果冒險,尚有可能在未來勝出,不冒險則可能死的更慘。”周濤指出,靠規模擴產保持行業優勢的例子屢見不鮮,中國的鋼鐵行業就是其中的典型,尤其是在目前的窘境下,光伏企業只能放手一搏。

  擴產的資金從何而來?華爾街已經關上了大門,光伏企業目前最大的指望來自于政府。事實上,不僅僅是企業熱衷太陽能,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地借助太陽能行業提升當地產業轉型,打造中國“硅谷”的口號屢見不鮮。

  除了江西新余依托賽維LDK,正在打造的“世界太陽能之城”,江蘇徐州、揚州以及連云港、河北保定,云南昆明、浙江杭州以及山東濟南都在謀求建設國家級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其中,由于背靠賽維和尚德兩大光伏企業,江西和江蘇這兩個內陸省市走在了全國的最前面。

  光伏企業的發展給當地帶來的可觀的經濟效益成為了當地政府大力扶持企業發展的最大動力。以賽維所在的江西新余市為例:2008年,新余市生產總值(GDP)達到402.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1%,增速居全省第一;外商直接投資3.72億美元,增長30.5%,增速居全省第一。這其中,賽維帶來的拉動作用功不可沒。

  目前,這一拉動作用已經從新余散開,輻射到了整個江西省。據江西省經貿委公布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稱:截至2012年,全省光伏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3500億元,高純硅料8萬噸,多晶硅片和單晶硅片1.7萬兆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1.6萬兆瓦。將新余經濟開發區、上饒經濟開發區、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成光伏產業高度集聚的特色產業區。以“賽維”為核心,江西省的萍鄉和景德鎮分別耗資60億元和50億元建設光伏項目,就連樟樹和波陽這樣的貧困市縣,據了解,也有浙江人在當地投產太陽能項目。無論如何,2008年,江西外貿增長將近40%,其中賽維LDK以及其在當地拉動的“光伏熱”功不可沒。

  因此,當企業擴產需要資金的時候,由政府作保,當地銀行慷慨伸出了援手。據2008年1月15日的《江西日報》報道,新余市銀行業對全省三大“千億工程”之一的最核心企業——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貸款14 .39億元,貸款余額已達25.5億元,此時正值賽維在江西省會南昌建設百世德項目的二期工程。

  江蘇政府和尚德則是另一對“惺惺相惜”好搭檔的典范:2007年,江蘇已實現光伏電池產量625兆瓦,占全國產量的59%,占世界產量的15.6%,在建的多晶硅企業產能可達1萬噸,太陽能電池產能可達1千兆瓦,整個產業鏈產值可突破1000億元。而在今年4月,尚德公司擬投資4.9億美元建設高效太陽能電池制造基地,國開行江蘇分行和中行無錫分行即聯合組建2億美元銀團貸款予以支持,據了解,2010年上半年項目建成后,尚德將新增660兆瓦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

  于是企業和當地政府的命運被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在華爾街失寵的中國光伏企業,從當地政府那里獲得了“嚴冬”里的溫暖,而江蘇和江西這樣的當地政府也因為企業的拉動,創造出了漂亮的GDP數字,更不要說當地銀行能夠順利完成國家的信貸指標。可謂“皆大歡喜”。

  然而,處在寒冬中,岌岌可危的光伏企業,面對市場萎縮、成本壓力以及國家扶持政策不明確等等不確定因素,能否還恢復到2008年第四季度之前的強勁表現?答案似乎無人知曉。

  目前已有跡象顯示,光伏企業自身的問題已經溢出,并波及到了當地政府。據業內人士透露:幾大光伏企業已經陸續出現了資產負債率過高的問題。一度,供應商將光伏企業的廠門圍堵,索要欠款。與此同時,某地方政府的官員已經指出該省一家光伏知名企業存在“負債率及其嚴重,資金周轉不暢的問題”。面臨多晶硅價格持續下跌,生產成本降不到25美元、國家并網補貼政策遲遲不出等等這其中任何一個因素,可能都會牽動到企業和政府已然脆弱的神經。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