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汽車巨頭的掌門人,各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通用的瓦格納說,他將把通用在美國政府那里得到的援助主要用于通用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日產雷諾的卡洛斯說,他將會把所有的投資優先放在中國。他們如此看重中國,是因為這里有著巨大的機遇,而我在想,這個機遇對于中國自己的民族汽車產業來說,又意味著什么呢?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在今年1月我們的汽車銷量甚至超過美國,但我們卻沒能用市場換來技術,我們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場占有率不足30%,這個比例不僅遠遠低于美國、日本、德國、法國、韓國這些汽車強國,而且和印度、俄羅斯這樣正在崛起的汽車生產大國相比,我們也有很大的差距。
在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攜手同心共渡時艱;更何況在全球化日益緊密的今天,我們根本無法割斷彼此的經濟聯系。但扶植和培育民族汽車產業,對于我們來說,仍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想十多年前,在沒有本土品牌有效競爭的情況下,一輛普通桑塔那汽車,售價高達20萬。歷史反復證明,任何一個經濟體重要產業的民族品牌,都是讓本土消費者能夠享受到物美價廉服務的重要保障。
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發展遲緩的原因,在于我們的汽車產業政策一直信奉用市場換技術,而對民族品牌的關注度不夠,很長一段時間里,民族汽車產業發展艱難,拿不到牌照,得不到政策扶持,在稅收上也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比如合資品牌汽車享受15%的稅負,民族品牌汽車上繳的稅負是33%。令人欣慰的是,兩稅正在合一,前不久國務院發布的汽車產業振興計劃中,把更多的優惠政策傾斜于小排量汽車,民族品牌將從中受益良多。
但是我們仍然還有許多工作需要盡快開展。我們能否像美國、日本、韓國、法國、印度這些汽車生產大國那樣,政府采購優先考慮民族品牌汽車,同時我們汽車產業的所有環節,應該對各類投資者一視同仁,不分內外,鼓勵創新,鼓勵競爭。尤其在新能源的研發和應用方面,我們與發達汽車國家的差距相對較小,我們應該出臺更多的引導政策,幫助中國自己的民族品牌成為全球領先者和標準制訂者。
比亞迪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放言2025年要做世界乘用車第一。不應該簡單地把它理解成一個企業家個人的豪言壯志,金融危機的發生對像比亞迪這樣的中國本土汽車企業來說,正是一個機遇,而這個機遇屬于所有的中國民族汽車產業:利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突破,一舉走到汽車巨頭們的前面,實現中國汽車的強國夢。
現在中國是一個全球汽車巨頭最為看重的市場,但愿這個市場不僅能幫助這些跨國公司走出困境,更應該幫助中國自己的民族汽車工業邁上一個新的發展平臺,這個夢想需要我們用新的思維、新的產業政策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