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明:以技術對危機
“我們一直以來的傳統是技術領先,除了適時引進外,自主研發更為根本”
《上海國資》記者 王錚
2008年12月初,上海亞明燈泡廠有限公司開始對銷售人員分配2009年銷售任務。董事長劉經偉拿過一張報表對銷售部門負責人說,2008年第四季度銷售下降,2009年任務必須增加。
在一旁的銷售市場部主管朱華對《上海國資》解釋,公司對已風聲鶴唳的市場并不十分擔心。劉經偉說,亞明這幾年,不管市場形勢如何,也不管做好做壞,每年都能保證5%的利潤。“就好像游戲闖關一樣,亞明一道接一道地過關。最容易死的時候都神奇地活了下來。”他如是評價這家他呆了30年的企業。
他的自信是有理由的。上海亞明燈泡廠成立于1923年,由有“中國電光源之父”之稱的胡西園創辦。該廠曾研制生產了中國第一只長絲白熾電燈泡,填補了中國近代工業中的一個空白。其后,其與所有中國企業一樣,亞明經歷了它所能經歷的一切:公私合營、與外資合作、退出合資、引進技術、自主經營。在85年的歷程中,這家企業可說見慣了潮起潮落和同行的生生死死,顯示其生存能力絕非尋常。
對于這次突然襲來的經濟危機,劉經偉亦認為能安然渡過。他對《上海國資》說:“亞明這幾年重視研發、自主創新能力亦在不斷增強,應能幫助企業闖過此次經濟危機。”
據介紹,亞明目前主要開發節能燈,品種豐富。包括陶瓷節能燈、高附加值的發光二極管(LED)等,自行設計制造的景觀燈還闖入了北京奧運會。
或許因為創立之初即依靠自主研發,亞明燈泡廠有著高度重視技術的傳統。其技術開發始終引領中國照明行業,創造了無數個第一:1948年,試制出我國第一支國產日光燈管;1963年,研制成功我國第二代電光源——熒光高壓汞燈;1975年,設計定型我國第三代新光源——高壓鈉燈;1985年,國內第一條引進高壓鈉燈生產線投產;1990年,國內第一條引進金屬鹵燈生產線投產;2003年,推出新一代ups金鹵燈;2004年推出了“1923”新的品牌,使亞明的產品體系更加完整。
據《上海國資》了解,亞明的技術領先,一是根據自身需要引進高新技術,一是得益于1999年選擇與飛利浦合資后,讓自主研發能力上臺階。
引進技術的訣竅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引進國外技術輕而易舉,只要有資金,技術即手到擒來。但實際情況卻要復雜得多。
“1980年代,很多企業都在引進項目,但是常見的情況是,引進一個大項目就死掉一個企業。”劉經偉回憶。
其原因是,當時政府對國企的政策從撥改貸,企業如果沒有真正分析市場和自身情況,從銀行借貸資金引進一個不適用的技術,結果是背負貸款包袱,幾年之后即以破產告終。
他回憶說,比如當時有些燈泡廠爭取到的項目是和主業毫不相關的電子項目,自己不熟悉行情和技術發展情況,最后銀行貸款變成巨額包袱,壓垮企業。
“當時爭取項目貸款比較容易,很多企業沒想到這些錢最終是要還的。”
但亞明燈泡廠聰明地避免了類似命運。
劉經偉認為,亞明之所以能避免錯誤,關鍵是咬準了照明行業,并不愿意做輕易更改。“亞明的策略是朝這個行業的前面看,以后的產品是什么,就引進什么。不能說自己看的有多準,而是沒有別的選擇。”
1985年,亞明貸款450萬美元引進一條高壓鈉燈生產線。劉經偉介紹,當時是做過市場分析的。在引進高壓鈉燈之前,中國市場還是普通燈泡線,就是普通的白熾燈和日光燈。高壓鈉燈只在醫療、攝影、曬圖所用。“技術優勢地位很明顯。”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國有企業中,亞明當時少有地已主動聯合大學研究所試制高壓鈉燈。“我們長期和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合作研制高壓鈉燈,但質量一直過不了關,1981年時,我們派出技術員去英國、美國、荷蘭考察,終于能自行研制較為穩定的陶瓷管,在引進生產線之前的1984年,亞明內部成立新技術推廣應用小組,并已試制成功部分規格高壓鈉燈。”
在如此充分的準備前提下,亞明對引進的項目,國外技術發展情況,國內市場狀況已了然于胸。
于是,雖付450萬美元之巨,亞明成功掌握了市場主動。第二年5月,亞明建成年產50萬只高壓鈉燈生產線。1988—1990年,其累計生產108.41萬只,仍供不應求。其后,高壓鈉燈進入國際市場,僅向英國每年就要出口15萬只。
“選準項目很關鍵。”劉經偉總結。
1990年代初,亞明燈泡廠再次花費巨資引進新的金屬鹵燈生產線。“產品很新,國內沒有人做,國際上也只有飛利浦和GE做到了一定規模。”劉經偉介紹。
亞明為此頗敢于冒險,不惜成本轉移廠房,為新生產線騰出空間。“事后證明引進是很成功的。”
亞明并沒有滿足于此,他們更希望能自主研發產品。但是對于基礎薄弱的國企來說,難度依然不小。“研發并不單是把樣品研究出來,要能夠批量生產,要和已有的生產設備、管理水平相配套。”
1993年與飛利浦合資,讓亞明開始下定決心自主研發。“我們一直以來的傳統是技術領先,除了適時引進外,自主研發更為根本。”
研發三步走
1993年,在合資潮的大趨勢下,亞明與飛利浦合作。“當時GE也想進來,但考慮到GE照明產品較飛利浦單一,而且飛利浦更有誠意與亞明合作。”劉經偉說。
1993年合資后,亞明幾乎把所有人員和產品都轉到了合資公司內,亞明變身一家投資公司。1999年,因控股公司戰略調整,亞明再次實體化。在6年的合資歷程中,亞明學習到了外資企業如何重視技術研發。“國內企業研發基本上是單兵作戰,外企則是整體作戰,管理、銷售、技術與研發都捆綁在一起。”
亞明再次實體化,劉經偉第一件要考慮的事是,自己的研發隊伍怎么建立起來,產品如何開始。“當時,覺得單做光源一個產品,面積太窄,希望燈具、光源、電器一體化,那么研發是關鍵。”
劉經偉首先從飛利浦合資公司挖來中方的技術帶頭人。“他們熟悉合資公司的操作規程和管理模式。”
亞明自此自主研發開始起步:“每年銷售收入的3%投入研發,購買生產設備,組建一支60人的專業團隊,建立實驗室。”
組建研發隊伍之初,劉經偉即對其有規劃:第一階段,是“跟”。“飛利浦做什么我們也做什么,飛利浦已經有的產品我們都要有”;第二階段“自主創新”。“要開始有自己的專利產品,比如發明專利、產品專利、裝置專利等”;第三階段是“超”。“飛利浦沒有的我們要有。”
不過,他坦誠表示,目前亞明還處于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之間。
表面上看來,三個階段似乎并不難跨越,事實上,能做到“緊跟”已經很不容易。
“你可能在市場上看到,飛利浦又出新產品了,照著樣本拿回來都不可能馬上能做好。”劉經偉介紹,“對沒有做過的東西,首先是技術文件、配方、各項數據都是要自己重新研究的,雖然不是原創,但是會轉化成我們的經驗,這個階段估計是長期的。”
由于亞明對技術偏執,亞明目前能制作市場先進的LED(發光二極管,利用固體半導體芯片作為發光材料);獨立開發綠色照明系列產品;推出“1923”新品牌。
據了解,亞明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10.7億元,8年前,這個數字是3000萬元左右,年增長幅度達到30%。
“目前亞明的產品結構應能應對經濟危機,企業生存環境是自己決定的。”劉經偉表示。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