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娃哈哈之外,本土企業的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像外資一樣做品類豐富的飲料商,這樣的目標遭遇到極大的挑戰。
以農夫山泉為例。作為最純粹也是最成功的本土飲料企業,以“天然水”發家的農夫山泉,其飲用水業務占全部銷售額的50%以上。從2005年開始,農夫山泉也向其他產品延伸,相繼推出尖叫、農夫汽茶、農夫茶等。但據經銷商反映,新品銷售均不理想,特別是汽茶,被證明為非常失敗的一個產品。這家一直面臨資金短缺的公司,也是將被外資收購的傳聞主角之一。
歐睿咨詢資深市場分析師黃文君認為,像可口可樂這般的跨國公司,旗下眾多品牌在進入中國前,已經在國外擁有了成熟的運作經驗,營銷機制健全,從產品研發到推出有完善的系統,再加之其強大的資金實力,因此,能在多個品種和產品上均擁有強大優勢。
因此,在細分特色領域繼續抵抗外資的侵蝕,無論是產品線還是區域市場,已經成為一大趨勢。
在乳制品飲料領域,蒙牛、娃哈哈和太子奶等,已經讓外資無可乘之機;在草本飲料方面,王老吉的地位更是無人能撼。
不過,匯源的出售則表明,本土飲料細分龍頭企業目前的尷尬。有熟悉交易的人士告訴記者,朱新禮退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匯源這樣以單品牌和品種銷售的企業,相比多品牌的飲料公司,其在渠道方面面臨的成本壓力相對大得多,隨著未來競爭的激烈,生存將面臨比較大的困難。
而在區域市場方面,幾年前還“高高在上”主打中心城市的洋巨頭們,已經開始對于中國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的深耕。2005年,可口可樂就已經宣布,將憑借在全國超過600個的營業所(即銷售辦事處),在農村市場大展拳腳。
小調查 |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