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油企突圍 規則決勝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16:01 《華人世界》
記者/邱桂奇 全球石油石化市場已進入“超級巨頭”競爭時代,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海油等國內巨頭,相對國際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荷殼牌等超級巨頭,還缺乏國際管理和操作經驗。 中國石油企業國際化之路一定要扮演游戲規則的制定者角色,才能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尼羅河從蘇丹北部腹地緩緩流過,在這條古老河流的東岸,在茫茫戈壁之上,矗立著一座現代化煉油廠。 這是中國石油集團與蘇丹能礦部合資建設的喀土穆煉油廠,是蘇丹建成較完備石油工業體系的標志,人們把這里譽為“非洲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這也是中國石油企業國際化之路的縮影。 7月11日,海關總署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石油9959萬噸,再創歷史新高,進口金額達426.63億美元。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在未來的很長時間內,海外找油、與國際石油巨頭博弈都將是中國石油企業必須完成的使命。 走出去 與國際接軌 2006年歲末,中國石油遍布全球的海外生產項目,通過互聯網向北京匯成一個信息:2006年海外原油作業產量突破5000萬噸,標志著海外市場開拓躍上了新高度。 在北京,經歷過20世紀80年代石油工業對外合作的楊衛華老人聽到這個消息后,翻出了當年與“老外”一起工作的合影,激動地在背面寫上“走出去,不凡的歷程”。和所有石油人一樣,這一刻,他盼了許多年。 13年前,中國石油開始跨出國門,以全球視野在世界范圍內捕捉發展機遇,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 13年后,中國石油形成了非洲、中亞、南美、中東和亞太五大油氣合作區,在全球26個國家執行著69個油氣投資合作項目。它折射出的是中國石油實施“走出去”戰略,進行國際化經營的不凡歷程。 中石油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企業的良好形象,用“鐵人精神”、用世界一流的技術水平贏得了信任,用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態度表達一個能源企業的國際化愿望。 華東理工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副教授顧偉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的重要的原油產地如勝利油田、大慶油田等經年開發,增產已不太可能,很難再為石化巨頭帶來期望的利潤。正基于此,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通過獲得海外相對優質且低成本的資源,可以提高公司整體資源資產的質量和效益。 人們已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只有掌握油源,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國際油市一打噴嚏國內油市就感冒的現狀。統計表明,目前我國油企同海外油源的合作范圍已擴展到中亞俄羅斯、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東南亞印尼、緬甸,中東利比亞、伊朗、阿曼和中南美洲委內瑞拉,非洲蘇丹等地。 走出去與國際接軌是中國石油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 中國石油企業的比較劣勢 眾所周知,全球石油石化市場已進入“超級巨頭”的競爭時代,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海油等國內巨頭,相對國際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荷殼牌等超級巨頭,還缺乏國際管理和操作經驗。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周鳳起認為,中國石油開采企業的競爭優勢應該取決于兩個因素:開采成本的高低和油氣資源儲量的大小。 而據資料統計顯示:中國的石油開采成本為12-17美元/桶,顯然高出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日本長期倚重的沙特阿拉伯采油成本只有2美元/桶。以“中石油”為例,在2004年的原油作業產量中,80%來自國內,因此從加權意義上說,“中石油”要承擔相當高的開采成本。當前高油價帶來的高利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這種弱勢,但是一旦油價下跌,利潤大幅度縮水在所難免。 而中國石油企業在儲量方面,從總量上看,國內新增探明儲量平穩增長,但是海外新增可采儲量很不穩定;從結構上看,國內石油主產區——松遼平原和渤海灣地區的油田開始進入穩產后期,已出現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和高采油速度等問題,即將進入減產階段。待開發的其他東部油田資源多分布在地質復雜地帶,而西部地區雖潛力巨大,但埋藏深(稠油埋藏深度大于3500米的超過50%),勘探難度大。 在海外項目中,優質油田多掌握在歐美手中,中國不得不購買開采難度較大、質量較差的資源。此外,中國一半石油進口來自中東,而中東石油含硫量較高,也抬高了煉油廠的環境治理成本。 從經營層面上看,“中石油”、“中海油”的效率和質量與國際同行相比差距也較大。以“中石油”為例,雖然其總資產回報率一直處于上升趨勢,但平均水平只有埃克森-美孚、英國石油的1/3。而人均創利水平則更低,僅是埃克森-美孚、殼牌的1/32,英國石油的1/19,顯示較低的資產運用能力。 市場化決勝國際舞臺 石油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物資,石油安全是關系到我國在21世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的重大戰略問題。隨著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加大,石油戰略問題已經十分嚴峻地擺在我們面前。 據國際能源機構(IEA)分析,我國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原油缺口將分別為1.5億噸、1.8億噸和2億噸。我國自1993年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加.國際能源機構預測,2010年中國石油需求將有一半依賴進口,而到2020年該比例將達6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副部長馮飛指出,面對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的現實,一方面要通過海外直接投資和訂立長期合同等方式拓寬海外資源供應渠道;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利用期貨市場規避價格風險和套期保值的功能,通過在中國發展自己的國際定價中心,把越來越多的話語權,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周鳳起認為中國石油企業國際化之路主要有兩點必須做到: 一是要通過建立“石油金融一體化”體系,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積極參與國際石油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爭取國際石油定價的發言權,這將有利于石油生產者、供應者、消費者減少風險。 二是要遵循國際石油行業資本運作規律,到海外進行石油開發,占領和拓寬資源渠道,保證中國原油進口的穩定供應,將產油國的政治風波及地區沖突對中國石油安全的干擾及影響降到最低。 曾長期從事國際石油貿易的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會長陳浩然認為,我國的石油企業應策略地進入國際市場。在石油交易中,要運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以維護我們的經濟利益。 可以預計,在以后的日子里,中國石油企業還將進一步加快海外發展的步伐。中國石油企業的國際化之路一定要利用市場化的手段,扮演游戲規則制定者的角色。只有游戲規則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有出牌權,而不會被別家公司牽著鼻子走。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