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浪莎沃爾瑪與鐘小龍:草根生態下的全球產業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 10:18 21世紀經濟報道
浙江諸暨報道 本報記者 劉華 諸暨市大唐鎮,是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襪子生產基地。2006年,大唐鎮生產襪子118.92億雙,銷售收入272.5億元,產量占全國的65%、全球的1/3強。 這個僅有2.8萬本地人口的小鎮,在5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與襪子有關的企業多如牛毛。其中包括大約1000家紡織原材料加工廠,400家紗線經銷廠,300家縫頭廠,100家定型廠,300家包裝廠與100家托運服務公司;10000多家襪廠,平均每家擁有8臺織襪機。大唐工業產值90%來自襪業,農民人均收入90%來自襪業,勞動就業90%依托襪業。 作為產業鏈的末端,大唐襪業卻面臨諸多發展瓶頸:由于多年承接外貿訂單,該集群有超過70%以上的襪子通過義烏銷售,受國際貿易壁壘及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該集群的盈利狀況堪憂;受各類要素資源制約,產業轉移趨勢隱現。 那么,大唐襪業應當如何實現產業升級,提升其核心競爭力?連日來,本報記者對該產業集群進行了深入調查。 80%的份額來自大唐 2007年7月31日,浪莎宣布暫停與沃爾瑪全球采購中心的業務。 浪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榮金告訴記者,雙方暫時終止合作的原因主要是沃爾瑪全球采購中心給出的訂單報價太低,繼續接受訂單浪莎無利可圖。 1995年10月,翁榮金兄弟在義烏經濟開發區創辦義烏浪莎針織有限公司,并定位于做市場領導者讓浪莎"高開高走",其70%的產品通過義烏市場銷售。不到3年,浪莎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17%,登上"中國襪業大王"的寶座。 2003年9月,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找到翁榮金,稱其正在中國物色襪子生產基地。 翁榮金說,沃爾瑪的談判非常專業,它會從一雙襪子需要多少紗線,紗線的成本來推算襪子的成本,所以價格壓得很低,生產商僅有3%的毛利潤。不僅如此,它還對本土企業的技術標準、環保標準、社會勞工標準等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考核驗收標準。 沃爾瑪采購的襪子,大部分是附加值較低的一次性產品,浪莎主要以跑量為主。2005年它接了沃爾瑪300萬美元的訂單,2006年接了250余萬美元的訂單,2007年訂單降到了220萬美元。 如今,隨著各項要素資源的漲價及人民幣升值、貿易壁壘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翁榮金最終決定放棄沃爾瑪。 浪莎之所以放棄沃爾瑪,還有一個公開的秘密,浪莎80%的產品是由大唐貼牌生產。 大唐一家襪業的老板告訴記者:"我既做浪莎的訂單,也做大唐本地的丹吉婭、步人等龍頭企業的訂單。浪莎單子過來時,比較強勢,一般會要求我們在短時間內交貨,對品質控制也很苛刻。" 談到之所以在大唐下單。他說:"義烏沒有這個(成本)優勢,它的優勢是國內銷售渠道及外貿網絡資源。義烏本地的襪業行業沒有形成集群的概念。以精梳棉的男襪為例,在大唐的生產成本2.00元/雙,出廠價4.70元/雙,廠商支付的加工費1.50元/雙,廠商可以留存1.20元/雙的毛利。在義烏拿不到這個毛利,因為義烏的成本更高。比如襪子的縫頭工序,義烏的費用為0.25元/雙,而大唐的費用為0.20元/雙。" 襪都原生態:"草根"企業家 大唐箭路村村長鐘小龍是當地第一批襪業經營者。 到2004年,鐘小龍的三星襪業公司已擁有250 臺機器,包括發放訂單外加工,每天可向客戶提供15萬雙襪子。當年底,他出口美國3500萬雙襪子,約占其總產量的70%。 為此,<洛杉磯時報>找到他,并以他的三星襪業公司為例,比較了大唐和美國小鎮佩恩堡——后者從1907年開始生產襪子,一度以世界上每8雙襪子中就有一雙產自佩恩堡自夸。文章說,大唐襪業用同樣質量但每雙成本只有27美分的厚底襪,打敗了佩恩堡每雙41美分的襪子。 其時,鐘小龍信心十足:"在大唐,機器設備、運輸、倉儲、資金調度、機修、配件都是配套的,一條龍的產業優勢太明顯了。只要管理跟上,我可以應付任何對手的競爭。" 但兩年后,鐘小龍則向本報表示,三年來他沒增加一臺襪機,加工利潤也越來越薄。由于同業之間惡性競爭,2005年大唐襪子的出口價低于0.26美元/雙的全國均價。目前,外貿公司給鐘小龍的訂單報價僅為1.50元/雙,他就主動放棄了許多業務。 最近,他曾計劃擴建廠房,但箭路村工業地價已由10萬/畝漲至50萬元,縱然如此,也根本沒有任何土地存量了。他也不打算操作自有品牌,因為其資金、管理等方面都受制約。 "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只好先穩住再說。"對于淪為行業巨頭"車間"的命運,鐘小龍心有不甘。 在大唐,鐘小龍并非個案。 "沃爾瑪的訂單我做過,但利潤一般。"面對本報記者,34歲的石小云如是說。 大唐鎮輕紡襪業城400多個攤位中,石小云擁有一處年租金9000元的小攤。她家開設了一間名叫"健達織襪"的襪廠,購置有24臺電腦織襪機。多年來,夫妻倆操持著"前店后廠"的襪業生意。 如果接到大訂單,石小云會分派一些給親戚朋友及左鄰右舍,他們擁有數量不等的襪機,最少的只有4臺。4臺機器是辦襪廠的入門資格,因為一個工人正好可以照看4臺機器,如果少于4臺機器,雇一個工人就顯得浪費了。 去年,義烏一家外貿公司向石小云下達沃爾瑪訂單,提供了染好色的棉紗、氨綸、包覆紗等原料輔料,還委派專門的跟單員來負責質檢。"小企業和家庭作坊只要拿到襪樣就可以生產,根本不操心訂單和銷路問題。"她說。 這種靈活的生產外包,為大唐的襪廠節省了大量機器設備投入的資金和人力管理、場地等成本,也促成了整個襪業集群的良性運作。 大唐襪業肇始于1979年。當時,大唐鄉鐘家村一戶人家買了2臺國營廠家淘汰的織襪機,不少農戶紛紛效仿,逐漸成為襪業集群的雛形。 據不完全統計,在大唐建立的貿易公司達100家以上,產品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生自發"的大唐襪業,已成為當地外貿出口和繁榮經濟的明星。 【新聞背景】大唐與義烏 "浪莎,是不是來自大唐的品牌?"提起襪都大唐,外地人常常如此設問。襪子是大唐的,品牌是人家的,這的確是個令大唐尷尬的問題。 多年以來,大唐襪業一直以總體規模取勝。但那里的襪業企業,九成以上是規模較小的個私企業,大型企業可謂鳳毛麟角。這些中小型個私襪業企業一直對品牌建設不十分注重,它們長期為眾多國內外企業貼牌加工襪子,業務非常繁忙。可以想像的是,單子不斷,活計不愁,也有錢賺,培育品牌自然沒那么放在心上了。 與大唐截然相反。雖然1994年才出現第一家現代化襪業企業,但義烏目前已成功培育出擁有企業1400多家、年產值達60億元的襪子大產業。目前世界襪子產量前五強均為義烏企業,它們擁有技術、研發、品牌、市場等諸多優勢。 "義烏市場是大唐襪業的一個窗口。"在義烏擁有多處商業網點的大唐通運針織公司董事長陳永平說,近兩年,大唐襪業企業通過義烏成功打開了俄羅斯、菲律賓、中東、非洲、東歐等市場,年交易額達10多億元。 義烏市外經貿局外貿科科長周文斌對本報說,義烏出口美國的產品主要是襪子、工藝品和飾品等,其中襪子占全部對美出口額的37%左右。 據當地媒體報道,目前在義烏針織市場經商的外地商戶有近800戶,而諸暨人就占了700多戶,其中針織原材料經營區內諸暨人約占70%。大唐襪業經銷點因為"前店后廠、自產自銷"的經營模式,省去了許多中間環節,成本自然相對較低,在市場上形成一定優勢。 近年來,大唐襪業通過義烏市場銷售的比率不斷上升。以至于兩地的官方統計口徑產生有趣的沖突:大唐方面稱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而義烏方面則稱其占有國內市場的40%。(劉華)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