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加工貿易困境陰影下的一個玩具商之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9日 00:38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楊興云 佛山報道 8月11日,吃過午飯之后,張樹鴻像平時一樣,來到佛山利達玩具公司設在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平洲管理處的利達、帥盟、恒景3個玩具廠巡視。 下午2點30分,負責管理佛山帥盟玩具公司的一位經理,接到了剛剛離開工廠的張樹鴻的電話,他問廠里工人當月工資是否已經全部發放完畢,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張掛斷了電話。 半個小時之后,在利達公司的另一家分廠佛山恒景玩具公司,張樹鴻被發現在工廠倉庫的一個僻靜角落里上吊身亡。 今年53歲的張樹鴻是香港商人,1994年與朋友合伙在佛山設立佛山利達玩具公司,專門為美國最大的玩具供應商美泰玩具公司貼牌生產各類玩具。 8月2日,美國最大的玩具供應商美泰公司下屬的費雪公司向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提出,自愿召回約98.7萬件由中國佛山市利達玩具有限公司生產的兒童玩具,原因是,經檢測發現,該公司產品采用假冒的無鉛色粉加工油漆,導致金屬鉛超標。 隨后,國家質檢總局宣布,暫停利達公司產品出口,責令該廠整改,待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出口。 從佛山利達公司創立起就一直在廠里打工、已經在該廠工作13年的田小姐說,正是大量玩具遭美商退貨,最終促使張樹鴻走上了絕路。 絕望 一位利達公司知情人士稱,由于忙于事業,張一直獨身,而他在香港的親人也只有一個姐姐。 有細心的利達公司員工注意到,事發當天,張樹鴻沒有駕駛經常開的越野車,而是乘坐公司的貨車。他對工廠的員工比平時顯得更加客氣,老遠就打招呼,還特意一一詢問有沒有領到當月的工資。 在大陸創業13年,張樹鴻旗下的工廠由原來的利達1家,發展到利達、帥盟、恒景3家,員工從最初的數十人擴張到現在的5000余人。有關人士估計,張在3家玩具公司分別占有50%至80%的股份。 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近百萬件玩具被召回,以及由此引發的索賠,將使利達公司付出3000多萬美元的高昂代價,這對利達這樣的加工貿易型企業來說,實在是 “難以承受之重”。 據稱,玩具召回事件發生之后,最初張老板還是想 “搏一搏”,想盡快組織生產,恢復出口彌補損失,后來,得知上面暫停利達公司產品出口的消息后, “可能就很絕望了”。 田小姐說, “長時間的停產,不只工人、訂單會流失,方方面面的開支也將使工廠雪上加霜! 在張樹鴻上吊自殺的恒景公司門柱上貼著一份招聘啟事,稱 “本部門已與多間玩具公司達成合作伙伴 (供應電子線路板)且貨源充足,現需招收大量生產女工”。 正是在招聘啟事貼出的那天下午,張便自殺身亡。 利達公司的一些員工認為,或許,那時候他已經感覺翻盤無望了。 張的為人被廠里的員工所稱道。很多員工向記者列舉了諸如賺了錢之后請員工吃飯,將員工盡量安排在廠里住宿,使員工多一些休息時間,從不拖欠員工工資,嚴格執行8小時工作制,盡量不讓員工加班加點,甚至出面為員工在當地購房提供擔保等等。 帥盟公司裝修班郭師傅告訴記者,張是他在珠三角打工20年間遇到的 “最好的老板”。 “在他要走的最后一天上午,還想方設法籌集了60萬現金,發放了全廠員工當月的工資”,郭表示, “這種事在珠三角,換一個公司,換一個老板,想都不敢想”。 郭表示,7月初,公司就從深圳檢驗公司獲悉產品出了問題,但由于美方已經收貨,所以無法補救。 美方通知召回產品后,三間工廠即處于半停工狀態,要隔日或每周才開工一次,員工仍然包吃包住工資照發。 7月底,張樹鴻已準備遣散員工,他表示,在國家規定的補償之外,每位員工再額外增加100元人民幣。郭師傅說: “當時老板還說很不好意思,生意失敗,讓大家受累,他很感激大家! 禍起油漆 記者采訪中接觸到的利達公司員工幾乎都認為,張樹鴻是受了他的好朋友東興新能源有限公司老板梁某的欺騙,使用了他提供的含鉛超標油漆,才導致產品被召回。 田小姐認為,正是由于張老板將工廠的油漆等生產原料交由梁某提供,才使梁某近幾年發達起來。 她說,出事之前,張和梁還合伙在帥盟公司的后邊新建了三座樓房,目前樓房尚未全部完工。張出事后,梁某竟然叫人在新樓與帥盟公司之間砌起了隔墻。 張身故之后,廠里部分員工自發組織了護廠隊,禁止任何物資出廠。8月15日上午,在帥盟公司門口,記者看到,一位住在廠里,已經辭工正要離開公司的員工,其行李也受到護廠隊員的嚴格檢查。 一位護廠隊員表示,更主要的還是防止東興公司老板梁某派人來拉走存放在廠里的上漆設備和剩余的問題油漆,以便 “保留證據”。 據介紹,近兩天,梁某曾數度派人來廠里想拉走存放在廠里的上漆設備和剩余的油漆,均被他們阻止。 在東興新能源有限公司,記者提出采訪梁老板,被告之梁已不在廠里,至于去了何處,他們也不清楚。 當記者提出油漆含鉛超標的事情時,東興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反問道,現在珠三角的貼牌加工企業,哪家的利潤不是靠降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來獲取?他說,這實際上已經成為此類產品生存的一大公開的秘密。因此,“產品質量出問題究竟該怪誰,還是個問題”。 加工貿易之困 對珠三角加工貿易形態素有研究的綜合開發研究院 (深圳)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馮蘇寶認為,在中國外貿順差持續增長的宏觀背景下,作為最大順差來源的加工貿易企業,現在的處境可以說是 “內外交困”。它們一方面要承受國內人工大幅提升、原材料上漲以及政府的壓力;另一方面還要面臨國際市場技術壁壘。 他認為,經過20多年的發展,加工貿易企業在中國已經發展到一個關口,相關企業現在的利潤狀況非常不好,運營成本卻持續攀升。而國外瞄準的就是相關行業所占份額較大的大型企業。面對這種情況,中國應該有自己的立場,而不是一味迎合國外的要求。 他說: “加工貿易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經濟生態系統,它以其獨特的方式形成一個區域的產業配套環境,一味強行打擊勢必導致整個區域經濟生態環境的惡化! 深圳市加工貿易企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漢新也認為,即便是在現階段,加工貿易也仍然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一種經濟產業方式,因此,有必要對加工貿易型企業采取區別對待的政策,而不是一律趕走, “內地條件不成熟,下游產業鏈是不會愿意去的! 馮蘇寶指出,政府對加工貿易型企業應該采取區別對待的政策,分類指導,劃分類別。對那些占有較高國際市場份額、又大量解決就業的企業,應該予以適當扶持,不然的話, “張樹鴻事件”也許還會出現。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