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國產潤滑油品牌在市場夾縫之中艱難發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 16:53 北京聯合信息網中國信貸風險信息庫
近幾年,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潤滑油市場得到了較快速度的發展,目前,我國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潤滑油消費國。 然而,我國潤滑油市場卻是,在利潤占了整個市場80%的高端市場中,超過八成被洋品牌壟斷,如BP、嘉實多、美孚、殼牌、道達爾等,而國產品牌則占據中低檔市場,拼搶剩下20%的利潤空間。 銀聯信分析: 潤滑油素有汽車“血液”之稱,不僅具有潤滑減磨的作用,還能冷卻、清潔、密封、防銹、抗腐蝕和減震等,對汽車消費者來說,潤滑油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近幾年,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潤滑油市場得到了較快速度的發展。2003年我國潤滑油消費量達400萬噸,首次超過俄羅斯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潤滑油消費國。保守估計,目前的市場規模在220億元左右。另外,根據跨國咨詢公司克萊恩發布的《2009中國潤滑油市場上的商業機遇》報告中指出,中國潤滑油市場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發展迅猛的中國潤滑油市場,已成為國外潤滑油企業群雄逐鹿的競技場。 面對如此巨大的需求市場,我國潤滑油市場競爭格局卻是在整個潤滑油市場,外來品牌有15%的市場占有率,國產品牌占了85%,占據國內潤滑油主導市場的依然是中石油與中石化,達到國內市場份額的57%。而在利潤占了整個市場80%的高端市場中,超過八成被洋品牌壟斷,如BP、嘉實多、美孚、殼牌、道達爾等,目前,幾乎所有著名的國際潤滑油生產商均已進入我國,相繼建成潤滑油調配廠30余家,總生產能力100多萬噸/年。國產品牌則占據中低檔市場,拼搶剩下20%的利潤空間。 近幾年,以長城、昆侖和統一為代表的一線本土品牌已經祭起對抗洋品牌的大旗,向高端潤滑油市場發起沖擊,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國內整個車用潤滑油市場來說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1、小廠林立,技術不高 中國潤滑油市場于1992年開始對外開放,潤滑油的供給也隨之由國家計劃配給陸續轉為市場調節。由于經營潤滑油利潤豐厚,再加上潤滑油市場是一個技術壁壘較低的行業,因此國內眾多中小潤滑油廠商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了出來,據統計,最多的時候,國內中小潤滑油廠商就達到3000多家。這些企業品牌混雜、產品良莠不齊,價格低廉,質量很難保障,技術也很難提高,技術和設備上的缺陷導致資源浪費嚴重。 2、國外品牌沖擊大,國內廠家急需打造自己的品牌 目前生產優質的潤滑油主要依靠高技術的添加劑和優質的基礎油,添加劑由全球僅有的幾家專業工廠研制生產。而國產高等級的昆侖、長城等潤滑油,和幾大跨國公司所采用的添加劑和配方,幾乎均出自同一添加劑工廠,現在高品質的潤滑油更多地依賴優質的基礎油。中國石油擁有占全球1/10最優質的潤滑油用油資源——石蠟基的基礎油,現在很多跨國潤滑油公司在中國生產高等級的潤滑油所需的最重要原料——基礎油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中國石油潤滑油分公司。而更有不少潤滑油廠商直接采購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的散裝潤滑油,打上自己的商標。人們熟悉的美孚、殼牌、加德士、嘉實多等洋品牌,現在所銷售的產品無一不是在中國的調配廠生產的。而且,所使用的調和設備、添加劑及調和技術、甚至基礎油原料,與上述國內幾大品牌毫無差異,相同級別的產品在質量上的距離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消費者對國際品牌的盲目崇拜、對潤滑油的不了解和對國內品牌的整體不信任,導致了在購買時選擇國外品牌。國內品牌由于在服務專業化方面起步晚,正處于成長期,還沒有得到國內消費者的信賴,所以國內潤滑油企業打造品牌是當務之急。 因此,為了應對國際大品牌給我國潤滑油市場帶來的沖擊,國內潤滑油企業,一方面要加強與國外同行業大公司的合作,引進先進管理經驗和高端技術,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增強競爭力,進而逐步提高國內潤滑油產品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實現國產潤滑油在國內乃至國際高端市場的突圍;另一方面,隨著潤滑油日漸高檔化及消費者消費心態的逐步成熟,品牌效應將更加被關注,因此,品牌戰略應成為今后國內潤滑油企業的主要戰略之一。 [本文由北京聯合信息網中國信貸風險信息庫提供,未經北京銀聯信信息咨詢中心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