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人血白蛋白緊缺背后:供需鏈條上的多方博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 09:46 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報道 見習記者 申劍麗 今年“五一”前,曾被嚴格限價的“救命藥”人血白蛋白價格漲到310元/瓶,目前則已接近330元/瓶,卻仍供不應求。 醫藥市場上的價格行為再次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對于今夏以來在各地緊缺的現狀,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官員正加緊調研,擬采取新一輪調控措施。 價格之困 人血白蛋白(簡稱白蛋白或ALB),是一種“救命藥”,主要用于治療失血創傷引起的休克,腦水腫、肝硬化及腎水腫或腹水,癌癥患者和急需補充營養的重癥患者,用量也很大。 由于來源主要為人血,該藥是受國家管制的高風險產品。這種藥在普通藥店并不銷售,國家規定對人血白蛋白等生物制品的購買,必須通過經資質審核的代理經銷商。 人血白蛋白市場變化的始終,國家的“有形之手”一直沒有停止。今年1月26日,隨其他幾百種藥品一起,國家發改委下調了人血白蛋白的最高零售價,如10g×50ml人血白蛋白注射劑,從原來的最高零售價330元下調至259元。 很快,人血白蛋白的供求矛盾變得突出,各地醫院開始出現供應緊張狀況。國家發改委于2月2日緊急電報各省,可根據各地情況制定本省的白蛋白暫時零售價格。 北京市發改委從今年6月1日起,調高全市19種規格人血白蛋白的臨時最高零售價,同時規定最高限價,醫療機構在銷售人血白蛋白時,最高加價額與實際采購價之間的差額不得高于75元。 3月以來,各地價格逐漸回升。今年三四月以前,人血白蛋白賣280元/瓶左右,目前則已接近330元/瓶,卻仍供不應求。 伴隨價格困難的另一個因素是進口量減少。此前我國醫藥市場上進口ALB大致維持在300萬瓶/年,占國內市場1/5左右的份額。目前由于國際流通企業利潤點小,我國已成為國際上進口ALB價格的低谷區,世界上制藥公司把有限的白蛋白資源投入向價格高的國家及地區傾斜,相應也減少輸送到中國的ALB數量和計劃。 “就目前的情況看,國家調價的幅度仍然不夠大。”在醫院工作的張芩(化名)稱多位廠商曾這樣表示,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教授吳文凱則表示,人血白蛋白的問題到今天,不僅僅是價格高低、商人造假或血源緊張那么簡單,這背后是各種利益在博弈。 供需鏈條收緊 采訪中多位廠商表示,產品緊缺的背后是血漿原料的緊缺。有藥監局有關人士曾表示,我國現有30余家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實際年生產人血白蛋白能力達3000萬支左右,但由于受到原料血漿供應的制約,人血白蛋白年生產總量約1300萬支(按10克白蛋白/支計算)。 目前人血白蛋白相關生產企業產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廣東衛倫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負責人坦言已好久沒有往外發貨了。作為國內最大的人血白蛋白供應商之一,華蘭生物總經理辦公室相關人士直言,由于原料緊缺,市場需求卻不斷增長,缺口越來越大。 該公司人血白蛋白產量居全國第一,目前在北京更是達到約70%的市場占有率。2007年一季度季報顯示,華蘭生物實現營業總收入7607.86萬元,同比下降15.77%,實現凈利潤1567.17萬元,同比增長0.73%;每股收益為0.10元。分析人士認為,其總收入下降,和其主營的人血白蛋白有一定關系。 而據華蘭生物技術公司董事長安康此前接受行業媒體采訪時介紹,目前,國內正常經營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共計30家,其中10余家處于半停產狀態,正常生產的只有20家左右。血液制品企業之所以不能正常生產,是因為從2004年到目前為止,國內血漿供應量已經下降了50%以上。 安康介紹,華蘭生物的血漿投漿量已經從2004年的970噸下調1/3左右,開工不足。 業內人士介紹,2004年5月國家四部委聯合開展了單采血漿站整頓行動,全國156家單采血漿站關停了36家。從2006年開始,國家對單采血漿站轉制改造,由血液制品企業收購血站,形成血漿原料一對一的供應,便于監管。一些管理不完善的血站被關閉,全國采漿量一路下滑。 按照正常的供應量,全國血漿供應量為4200噸左右,但是今年血漿供應量將減少1000—2000噸左右。與此同時,血漿價格也由原來的25萬元/噸漲到目前的35萬元/噸左右,有的價格甚至高達40萬元/噸。 由于血漿緊張,各血液制品企業不得不在收購血站中花大價錢。北京天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目前收購的4家血站花費已經超過2000萬元。今年4月,華蘭生物公司以4360萬元競拍到重慶市唯一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重慶益拓的全部資產,而當時競拍底價僅為2300萬元。 市場整頓趨嚴 今年3月,全國開展大規模的血液制品、疫苗生產整頓。整治措施規定,血液制品生產企業要適時建立原料血漿投料前的檢疫期制度,將采集并檢測合格的原料血漿放置90天,經對獻漿員的血漿樣本再次進行病毒篩查并檢測合格,方可將原料血漿投入生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7月份最新規定,相關企業要在2008年7月1日前建立該制度,企業所用原料必須使用檢疫期合格的原料血漿。 某生產廠家相關負責人解釋稱,低溫保存3個月是成本,之后能否再次找到此前的血漿供者,也是難題,若找不到,辛苦保存下來的血漿只能銷毀。據了解,我國目前血漿資源豐富的地區多集中于西部落后地區,又以農民居多,流動性大,保證血源很難。 除原料血漿新制度外,對血液品市場的整頓也導致了原料血漿的緊缺。今年年初,在東北等區域陸續出現假冒人血白蛋白,相關部門陸續抽查了主要生產廠家和代理商。 7月17日河南省柏海同心醫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不久前相關部門曾到公司檢查,雖然沒有問題,但暫時沒有貨往外發。 而一些違規企業也被陸續查處整頓。7月份,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注銷了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人血白蛋白等7個品種22個藥品的批準文號。經查該公司在生產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產品過程中,存在嚴重違規行為。臨床應用中發現,該企業的部分產品導致用藥者出現丙肝抗體陽性。 而據了解,除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之外,1年來,齊齊哈爾第二制藥有限公司、福建省天神藥業有限公司、河南省許昌華仁制藥有限公司,以及保定三九濟世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抗腫瘤藥品車間等,因嚴重違法生產受到嚴厲制裁,被吊銷<藥品生產許可證>。 “現在藥品的緊缺和市場整頓有一定關系,此前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人血白蛋白占了北京市場很大比重。”張芩介紹。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