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推進全社會節能降耗保護環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13:56 法制日報
節約能源法修訂草案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 本報記者 陳麗平 在我國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工作之際,由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起草的節約能源法修訂草案,提請今天開始舉行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 現行節約能源法是1998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財經委主任委員傅志寰介紹,這部法律對于推進全社會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來,我國能源消費增長很快,能源消耗高、浪費大的問題比較嚴重,經濟發展與能源資源及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節能工作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現行節能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當前及今后節能工作的要求,需要修訂。 國務院每年向人大報告節能工作 根據我國國情和實現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節能是我國的一項長期方針,必須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因此,節能法修訂不僅要著眼于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更要著眼于長遠的制度規范。 為此,草案明確了節能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規定了一系列節能管理的基本制度,如實行節能目標責任制和節能評價考核制度,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每年向同級人大報告節能工作,省級人民政府每年向國務院報告節能目標責任制的履行情況;實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重點用能單位報告能源利用狀況制度等。 明確一些強制性的節能管理措施 草案一方面注重發揮經濟手段和市場經濟規律在節能管理中的作用,對運用財稅、價格、信貸、政府采購等政策鼓勵和引導節能做了規定;另一方面,草案明確了一些強制性的節能管理措施,如,生產高耗能產品必須符合單位能耗限額標準;對依法實行生產許可證的工業產品,如果是耗能高、污染重和浪費資源的,主管部門不得頒發生產許可證;對家用電器、電動機、電力電壓器、汽車等使用面廣、耗能量大的用能產品實行能效標識管理,生產或進口列入規定目錄的用能產品必須標注能效標識;對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要進行審查,對節能管理制度不健全、節能措施不落實、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點用能單位要實施強制性能源審計等。 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正組織制定50多項配套制度和標準 近幾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最近國務院又印發了節能減排工作綜合性方案,國務院有關部門也出臺了一些節能規章、政策和措施,對其中的一些被實踐證明是有效的,此次盡量吸收到了法律之中。 據了解,為了配合節能法的修訂工作,目前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正在組織制定或修訂有關配套制度和標準,包括: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實施辦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辦法、民用建筑節能管理條例、節能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及50多項有關工業、建筑、交通運輸等領域的能效標準。這些配套制度、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大大增強法律的可操作性。 銷售商品房應明示能源消耗指標 建筑、交通運輸是能源消費的重要領域。根據建設部的數據,目前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國終端能源總消費量的27.5%。據測算,2005年,交通運輸能耗約占全國終端能源總消費量的16.3%,今后隨著汽車的增加,比重還會提高。 為了加強這些方面的節能工作,草案增設了建筑節能、交通運輸節能的內容,主要規定了一些重要的節能制度和管理措施,如:逐步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制度;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銷售商品房時,應當明示能耗指標等信息。 實施政府機構能源消耗定額制度 政府機構是能源消費的重要部門,抓好政府機構的節能工作對于全社會將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 據測算,2005年政府機構能源消費量約占全國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6.7%。 為加強政府機構的節能管理,體現政府機構帶頭節能,草案新增加了公共機構節能一節,明確了政府機構在節能方面的義務,如實行節能目標責任制、實施政府機構能源消耗定額管理,加強單位用能系統管理,優先采購列入節能政府采購清單中的產品等。 專設重點用能單位節能一節 重點用能單位是我國的耗能大戶。2006年,鋼鐵、有色、煤炭、電力、化工等9個行業的922家重點耗能企業的能源消費量約占全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31.5%。 為此,草案專設了“重點用能單位節能”一節,進一步明確了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義務,強化了監督和管理。 對不符合能源效率標準的用能產品實行淘汰制度 節能標準既是企業實施節能管理的基礎,又是政府加強節能監管的依據。 目前,我國的節能標準還不健全。這次節能法修訂,進一步明確要制定強制性的用能產品和設備能效標準、高耗能產品單位能耗限額標準,健全建筑節能標準、交通運輸營運車船的燃料消耗限值標準等。 以上述標準為基礎,草案規定了更加嚴格的節能管理辦法,如,對不符合能效標準的用能產品、設備實行淘汰制度;生產高耗能產品,如果能耗超過限額,必須限期治理。 草案還規定,禁止銷售和進口不符合能效標準的用能產品和設備。不符合有關節能標準的建筑項目不準開工建設,對已開工建設的建筑項目要開展執行節能標準情況的檢查,對已經建成但沒有達到建筑標準的建筑不得辦理竣工驗收手續。 增設激勵政策一章 加強節能工作,需要政府采取激勵政策加以引導和推動。 草案增設了激勵政策一章,主要包括:對列入推廣目錄的節能技術和產品,實行稅收優惠,并通過財政補貼或稅收扶持政策,支持節能空調、節能照明器具、節能環保型汽車等的推廣和使用;實行有利于節約資源的稅收政策,健全能源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提高能源開采利用水平;運用關稅等有關政策,鼓勵進口先進的節能技術和設備,控制耗能高、污染重的產品的出口;中央和省級財政設立節能專項資金,并鼓勵多渠道籌集節能資金,支持節能技術研究開發、示范與推廣以及重點節能工程的實施等;制定節能政府采購清單,通過政府采購政策促進節能;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節能項目的信貸支持,為符合條件的節能技術改造等項目提供優惠貸款;實行峰谷電價、差別電價等有利于節能的價格政策;制定并實施鼓勵熱電聯產和利用余熱余壓發電、供熱政策等。 進一步強化法律責任 草案在強化法律責任方面,一是增加了法律責任條款。草案規定了18項法律責任,比現行節能法增加10項,包括:建設、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違反建筑節能的有關標準,重點用能單位拒不落實整改要求或整改未達到要求、不按時報送能源利用狀況報告或報告內容不實、不按規定設立能源管理崗位,偽造、篡改能源統計資料或編造虛假能源統計數據,以及未按規定配備、使用能源計量器具等方面的法律責任。二是加大了處罰力度。如草案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銷售商品房時,未向購買人明示能耗指標等信息,或利用以上信息進行虛假宣傳,經責令改正而逾期不改的,要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要降低資質等級,直至吊銷資質證書。三是強化了政府等公共機構、節能服務機構的法律責任,包括:對不符合有關節能標準、高耗能產品單位能耗限額要求的項目予以批準或核準建設,不優先采購節能產品或采購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節能評估、檢測、認證等服務機構提供虛假信息等方面的法律責任。 本報北京6月24日訊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