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美國GE和西門子以核心技術爭奪沈陽鼓風機股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 12:38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劉偉勛 劉長杰 沈陽 北京 報道 為了能獲得沈陽鼓風機集團(下稱沈鼓)25%的股份,美國GE公司和德國西門子公司正在展開激烈拼爭。它們很可能首次打破跨國公司在中國長期堅守的合資底線,在只獲得一小部分股權的情況下轉讓最先進的核心技術。 沈鼓一位高管日前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公司將在綜合權衡后,欲將25%的股權出讓給上述兩家跨國巨頭中的一家,前提條件是對方要同意轉讓核心技術。 此前,中石油、中石化在6月9日簽訂協議,聯手收購沈鼓60%的股權。這為外資的進入增添了新的變數。三年前,GE有意整體收購沈鼓,但因中石油、中石化等沈鼓客戶的堅決反對而最終未果。 “GE和西門子誰能獲得沈鼓股權,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技術轉讓的內容,二是轉讓的條件。”一位接近談判各方的人士說。 已有73年歷史的沈鼓是中國通用機械行業的領軍企業,其拳頭產品壓縮機、鼓風機在國內石化領域占有80%以上的份額,是惟一有實力和跨國公司抗衡的本土企業。和眾多裝備制造企業類似,最近幾年國家對行業振興的高度重視以及國內市場的爆發式增長,讓一度低迷的沈鼓重現輝煌。在此背景下,沈鼓們對于外資的態度,以及對于“市場換技術”這種合資模式的理解,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爭搶參股權 日前,總投資18.9億元的沈鼓新廠區建成投產,已在沈陽城區“蝸居”70多年的沈鼓全部搬遷到位于鐵西新區西部、占地面積70萬平米的“新家”。 不僅如此,在沈陽市及鐵西新區政府的主導下,沈鼓還重組了沈陽水泵廠和沈陽氣體壓縮機廠的優質資產,并剝離了三家企業長期積累的大量債務。這讓本已在國內通用機械領域保持領先的沈鼓優勢更加突出,也讓GE、西門子等外資參股沈鼓的決心更加堅定。 得益于企業多年積累的核心技術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沈鼓已成為國內石化裝備領域惟一能和外資抗衡的公司。目前沈鼓在 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隋永濱分析,如果不參股,外資在國內通用機械市場將受到沈鼓的強力阻擊。出于長遠發展的考慮,即便無法獲得控股權,外資也會積極謀求進入沈鼓。 “沈鼓正在成為GE、西門子開拓中國通用機械尤其是石化裝備市場無法繞過的一道關口。”鐵西新區一位官員告訴本報,兩家外資中的一家一旦獲得沈鼓股權,不僅其和沈鼓的關系將從競爭對手轉變為戰略伙伴,而且還將把其他外資企業阻擋在中國市場門外。 6月9日,中石油、中石化決定各投入5.4億元現金,分別參股沈鼓30%。這兩大關鍵客戶的入股,讓沈鼓擁有了穩固的市場保障和資金支持,也讓沈鼓在和外資對話時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 沈鼓一位高管告訴本報,中石油、中石化即將展開對沈鼓的資產評估,力爭年內完成公司的股份制改造。隨后,GE、西門子入股的實質性談判將展開,沈鼓將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基礎上,向兩家外資中的一家出讓25%的股權。 本報獲悉,日前GE、西門子和沈鼓簽訂了技術轉讓的意向協議,將向后者轉讓離心壓縮機、軸流壓縮機等方面的先進技術。盡管此次技術轉讓和下一步參股沈鼓并無實質性關聯,但兩家外資都表現出比以往更加積極的姿態,以期在隨后展開的入股談判中獲得優勢。 技術轉讓懸疑 三年前,GE曾提出整體收購沈鼓,遭到了包括各級政府部門的強烈反對。“如果當初同意賣給外資,沈鼓現在可能只是一個空殼,成為外資的一個加工廠。”沈陽市鐵西新區一位官員說。 如今,在和外資對話中占據上風的沈鼓主動同意出讓一部分股權,主要是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改變國有資本一股獨大的局面,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二是引入外方的核心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為企業2010年前產值超過100億元 (2006年產值為56億元)及改制上市提供支撐。 中石油、中石化進入后,沈陽市和鐵西新區在沈鼓中持有的國資股份降至40%。盡管沈鼓已經初步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但仍有待于引進其它所有制主體,和國有股東形成互補和制衡。 較之優化股權結構,沈鼓對于先進技術的渴求要更為強烈。目前,在一些關鍵產品的核心技術上,沈鼓還存在空白,而且短時間內難以完成 “我們在選擇GE和西門子時,主要看對方在技術上能給到什么程度。”沈鼓董事長兼總經理蘇永強說。 沈鼓在與GE、西門子的前期接觸中,外方已表達了即便無法獲得控股權,也愿意轉讓一部分核心技術的意向。但由于沒有簽訂協議,外方是否同意轉讓最為先進的核心技術,以及中方是否能順利掌握這些技術,仍然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GE、西門子在接受本報咨詢時表示,目前尚沒有關于參股沈鼓和技術轉讓的信息對外發布。 長期以來,中國的部分國有企業通過“市場換技術”的方式引入外資時,不僅沒有獲得對方的核心技術,反而在合作中逐步失去控制權,已有的技術、品牌被掏空或擱置,企業喪失自主發展的能力。即便有一些企業獲得了看似先進的技術,但很容易陷入 “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的惡性循環。 沈鼓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正在積極尋找對策。“關鍵還是要加強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只有把外方的技術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才能不受制于人。”沈鼓一位高層說。 美國GE公司和德國西門子公司正在展開激烈拼爭。它們很可能首次打破跨國公司在中國長期堅守的合資底線,在只獲得一小部分股權的情況下轉讓最先進的核心技術。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