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家裝公司重金買業主資料成潛規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 01:05 信息時報
物管公司大開方便之門,為泄露業主資料的行為滋生了土壤 時報記者 陽軍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連器官都已經變成商品,關乎商業利益的業主資料也堂而皇之的成為爭相搶奪的熱門。近日《時報地產》報道了廣州房地產公司和物業管理公司以5~50元的價格將業主資料出售給裝修公司、地產中介、家電商場的新聞,記者隨后從物業公司、行業協會等多方了解到,家裝公司和裝修游擊隊是購買業主資料的中堅力量,這個份額占到一半以上。 重金購資料成潛規則 按揭了海珠區赤崗路某新樓盤尚未交房的孫小姐已經被幾家裝修公司電話折磨了近半個月,近日致電記者傾吐她的苦惱:每天都有就有“神通廣大”的裝修公司打來電話稱:“聽說您在‘××花園’新置了毛坯房,我們可以為您提供裝修服務。” 記者電話向昌崗路一家裝修公司求證。該公司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務負責人一開始堅定表示他們沒有購買過業主資料,只是業界一直都有這樣的做法。在記者再三表示不會透露他們公司的名字時,他才承認他們公司也購買過這方面的資料,并表示通常是從售樓處獲得。由于售樓處的信息大部分僅僅有客戶的電話而且也不是很準確,所以比較便宜,一般花幾百元就可以弄來。“我們買了業主資料后,會按照電話營銷的成功率給賣名單的人提成。公司還會向樓盤內部職位較高的人購買既有房主名字、聯系電話,又有房主的身份證號碼、現住址和原住址等信息的詳細資料,報酬按照交易額的比例提成,一般在5到8個百分點。” 激烈競爭促生另類渠道 環市路一位家裝公司業務經理表示,其實購買業主資料的現象不止頻頻發生在廣州,在很多地方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近兩年來家裝公司競爭的日益激烈導致各挖掘更有效更直接的推廣營銷渠道,而在高利潤的誘使下,房地產公司、物業管理公司也大開方便之門,為這種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醞釀了滋生的土壤。 據了解,裝修公司通過這種騷擾客戶的方式成功率并不是很高。通常受訪者第一反應是莫名其妙,有被偷窺之感,一聽電話就很反感,繼續交談以至談成生意的少之又少。但是現在廣州裝修行業競爭相當激烈,你不做,不等于別人也不做。假如真有幾個選擇了這個裝修商,與所付出的信息費比會覺得很劃算。 各界聲音 廣東民生律師事務所律師雷嵐:法律無明文規定很難定罪 在國外,聯系方式等個人資料卻屬于個人隱私,如果開發商泄漏出去,就屬于侵犯個人隱私。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尚未規定電話號碼是否屬于個人隱私,因為你的電話有可能印在名片上、也有可能通過其他方式透露給公眾和開發商。此外,即使個人特定的電話屬于個人隱私,但具體的損害程度也較難界定。如果業主不愿意自己的資料被泄漏,買房時可與開發商簽訂合同,約定不能透露自己的資料給第三方。 廣州市裝飾行業協會會長許和鐵:家裝企業要加強自律 我們裝飾協會曾經也接到過幾個這樣的投訴,無庸諱言,現在廣州家裝行業競爭已經異常激烈,兩極分化嚴重,一端是經過行業洗禮,已經比較成熟,運作比較規范的高端品牌裝修企業,而另一端是靠打一槍換一地的小型裝修公司和大批的裝修游擊隊。與此同時,消費者也應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一旦此類現象發生,應及時記錄相關信息,為有關部門的調查工作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