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企業肯出錢證書能到手 市場還有多少類似牙防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08:48 人才市場報
沒有認證資格的牙防組因為非法頒發“認證標志”獲利受到處罰。其他行業有沒有“牙防組”?記者調查發現,各種各樣的認證依然是市場上一道風景,不少認證門檻只有一道,那就是只要企業肯出錢,就能拿到證書。 認證產品眼花繚亂 6月17日上午,在北京通州果園附近相鄰的兩家蘇寧、大中家電商場,記者看到,各種品牌空調宣傳頁上的認證標志讓人眼花繚亂:“中國節能產品認證”、“中國名牌認證”、“ISO14000認證”、”歐共體CE認證”等,少則七八個,多則十幾個。 記者粗略比較,一款“志高”空調竟有29項認證,除了常見的認證,還有10多項國外認證,并且注明:“以上認證并非所有產品同時擁有! 記者指著一個半陰半陽橢圓形的標志向一位促銷員咨詢,她也不知道標志的意義!拔覀円膊磺宄唧w某一個標志是什么單位發放的。其實這些認證標志都是針對空調的質量、節能性和健康程度等因素所發放的,認證越多,標志越多,產品質量也應該越好! 一臺空調何以擁有這么多認證?據某品牌空調的銷售經理講,不同的標志一般都是由不同部門發放的。如:能效標志、3C標志等是由國家權威部門發放的。此外,一些企業為加重產品競爭的砝碼,還申請通過了很多協會,甚至不少國外機構的認證。“每增加一個認證標志,就意味著該產品在節能、環保等方面上升了一定的高度,廠家也可以順理成章地漲價。” 不僅是在家電賣場,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建材等多個行業,甚至同一類型的認證就有許多。 記者走訪一些建材市場發現,環保標志就有7種:中國環境標志(十環標志)、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綠色建材標志、無毒害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標志、ISO14025Ⅲ型環境標志、中國綠色材料標志、中國綠色環保產品。 在網上簡單搜索之后,記者又找出了3個相關標志:綠色建材產品標志、中國環境標志(Ⅱ型)、環保防火“雙環”標志。這些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標志雖然都是關于綠色環保的認證,但究竟是真是假?哪個更權威?消費者看不懂。 只要給錢就能認證 據記者了解,產品質量認證是國際上通行的管理產品質量的有效方法。質量認證按認證的對象分為產品質量認證和質量體系認證兩類。產品質量認證又有兩種:一種是安全性產品認證,它通過法規強制執行認證;另一種是合格認證,屬自愿性認證,由企業自行決定! 記者致電一家國家強制性認證機構,一位張姓先生告訴記者,在我國,目前申請強制性認證需要繳納申請費、產品檢測費、工廠審查費、批準與注冊費、監督復查費、年金、認證標志費等約3萬元。目前市場上泛濫的都是自愿性認證,不少認證、稱號實際上只是產品的一種榮譽,不能作為市場準入標準,只是宣傳產品、提升品牌形象的手段。 花錢辦證,作為心照不宣的潛規則,一些企業代表對此也深有感觸。 “一些認證機構明目張膽地說,只要給錢就能通過認證。我就知道現在很多‘問題食品’廠都有ISO認證,但按他們的工藝制作條件是不可能通過此認證的!币晃皇称窂S廠長對記者說。 一家櫥柜企業的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3至5月及8至10月這幾個櫥柜銷售旺季,他們就會收到大量通知認證的傳真和電話。聯系此事的多為裝飾協會、商會下屬的材料委員會、研究機構,甚至還有一些媒體。他們有的稱認證是免費的,但是要先審查資格,通過后要收取5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證書制作費”,甚至還可以砍價。 記者電話詢問中國預防醫學會,該協會的一位女士稱,如果所推薦產品要上電視做廣告,協會收費額是每年30萬元;如不上電視宣傳,只將協會名字打在產品外包裝上,則每年收費10萬元。至于申報的條件,所有東西均需要的是復印件,包括質量檢測報告。 企業認證也給相關機構帶來了滾滾財源。最近衛生部對牙防組的審計報告公布,牙防組通過違規認證獲取了利益,金額至少218.5萬元。 此前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曾經聯合曝光5家打著“國”字頭旗號的非法認證機構,其中之一的中國質量認證標準協會,有一年就為上百家國內企業做過“國家權威機構認證質量信得過好產品”的認證。按照其5000元至1萬元不等的收費標準計算,該機構一年之內獲利高達上百萬元。 專家呼吁依法規范 作為產品走向市場的“通行證”,各類認證標志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 “但受利益的驅動,企業一給錢,有的機構就幫助企業做假文件。有的咨詢、認證一條龍,有的認證機構甚至公然出賣證書,幾千元就可以買個‘ISO’,各種低標準認證、假認證應運而生,一些未經正式注冊的認證機構甚至自稱能發多國證書。”北京消費網的主編吳曉偉告訴記者。 吳主編曾經專門對此作過調研,他告訴記者,這些“認證”,實際上是一些中介機構,特別是一些與政府部門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一些“國字頭”行業組織及協會,將其對外開展的評價、評比等活動,冠以 “認證”的字樣。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牙防組認證事件就是一例。該機構并不具有認證資格,15年來卻為諸多口腔保潔產品加上了“認證標志”。 據記者了解,國務院多個部門在1999年就聯合發文,要求社會團體停止帶有排序、評比性質的企業和商品信息發布。但是至今也沒有具體的部門來監管此事,于是也就出現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 吳主編告訴記者,在國外,協會一般靠收取會員費生存,向會員提供咨詢、信息作為回報。而在國內,不少協會成了離退休領導的“養老地”,多數是半官方性質的,并沒有完全脫離政府,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行小團體之私,這也是造成認證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 法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李毅認為,違規認證擾亂了認證市場正常的秩序,不僅使企業的品牌形象、認證行業的整體信譽受損,也對整個社會的誠信造成極大危害。國家應該立法加以規范。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