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發改委協調會激辯民營油企價值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02:37 第一財經日報
王羚 侯利紅 生存還是死亡?面對油源短缺的現狀,這是民營石油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而民營油企存在的價值,給其油源是不是“資產流失”,則是另外一方拋出的論點。 2007年6月5日,一場關于民營油企如何生存及存在價值的激烈辯論上演了。 當日下午,在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馬占平主持的座談會上,中石油、中石化、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能源局、價格司和商務部外貿司、商改司,以及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下稱“中商石油委”)、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匯聚一堂。 民營油企:渴求“施舍”油源 “我們希望兩大石油集團給民營企業‘施舍’一點兒。”在中商石油委會長趙友山看來,如果給民營油企切一塊油源,幫助其活下去,就能擺脫當前困境。 而民營油企一旦獲得活力,就不僅能使全國石油民企總計近772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不至于閑置和浪費,也能使總計近134萬人的職工不下崗,“這對穩定社會、穩定市場是大有好處的,其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 在民營油企看來,批發價由兩大集團自定,給民營企業的油價太高,油價倒掛,無法經營,只能虧本。此外,民企沒有享受到一視同仁的待遇,受到極大限制,特別是在油源獲取上,他們幾乎毫無辦法。 國務院參事任玉嶺顯然站在民營油企一方。 他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民營企業油源這件事,是關系到“非公36條”能否落實的問題。當初國家鼓勵民企進入石油領域,民企已經發展起來了,而且有100多萬職工,如果一下子端掉他們的飯碗,不符合政策,不能隨意對他們進行“宰殺”。 近期曾到重慶、北海和勝利油田考察中石油、中石化煉油廠的任玉嶺指出,民企因無油源導致大批設備閑置,不用就要報廢,能否切出一塊份額,使民企能夠維持生存也好。 石油巨頭:維護石油安全 民營油企堅持認為,正是由于兩大集團壟斷石油資源,才發生了民營企業無油可供、面臨破產的局面,但兩大石油巨頭堅決否認“壟斷”說。 中石油一位副總表示,這幾年民企、外資都在發展,全國批發企業2500多家,加油站9.5萬戶,兩大公司占50%,用“壟斷”來形容幾大公司顯然不太合適。 “我國應形成什么樣的石油體制?應形成若干大的石油公司為主導、民營企業等多種經濟成分進入的機制。” 該副總認為,民營油企并非沒有油源,而是要兩大公司低價格供油。民企要的是低價格油,要的是利益。 中石化一位相關負責人也給出了一組數字:中石化1萬億元的資產,承擔民航、鐵路、農墾等方面的石油供應,每年直供1900萬噸,批發給系統外的加油站每年2000多萬噸,加上中石油的1000多萬噸,每年給社會石油企業3000萬噸。 “我們一直在供應,怎么說不供給民營企業油呢?”他反問道。 中商石油委則表示,據他們調查,民營油企沒有見到兩大公司供油。 “打包”外賣之后 對于部分民營油企打算“捆綁”賣給外資這一消息,各方也是意見不一。 “石油行業對資金、技術要求非常高,不是有錢就可以干的。”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對此表示,這不過是一種市場行為,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一位官員也認為,油源短缺屬于體制問題,解決它必然需要一個過程。正如金融行業對外資放開一樣,民營油企愿意“打包”賣給外資石油巨頭,不會對國家石油安全造成太大影響。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