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日本鐵礦石戰略的中國啟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 01:02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撰稿人 王明宇 過去的幾年里,“礦”與“鋼”的博弈已經帶給中國鋼鐵業太多的尷尬。歷史已經驗證了礦產資源浪費與鋼鐵成本上升的矛盾現實,中國如何破解鐵礦石漲價困局,日本的經驗值得分析和借鑒。 啟示一:要想獲得價格談判權,中國鋼鐵企業必須合理控制鐵礦石資源。 面對鐵礦石資源日趨集中的形勢,眾多國際鋼鐵企業都已經插手鐵礦石開采,想方設法在鐵礦山注入股份,或者收購新的礦產資源。美國的鋼鐵公司斥資6億澳元收購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砂公司。近兩年來,各大國際鐵礦投資商更是將眼光瞄準了俄羅斯及中亞地區豐富的鐵礦石資源。 3月6日,國際礦業巨頭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首席執行官Roger Agnelli來中國考察時表示:“鐵礦石由于化學成分不同、種類不同,這決定了它不是一種標準的商品,而中國鋼鐵生產增長較快,鐵礦石需求也較緊張,未來還會更緊張,而鐵礦石談判一直會繼續下去,鐵礦石的價格一定要反應需求,反應成本,反應擴產的投入,未來還有很大的空間來供我們談判鐵礦石的價格。” 業內人士分析,這些話的另一層含義是,如果中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還將進一步提升,那么,中國鋼鐵企業的國際礦價談判話語權將會持續減弱。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世界鋼鐵業的利益鏈。但是,一方面是鐵礦石進口量還在保持高速增長,另一方面是對手的資源籌碼越來越大,兩者的矛盾非常突出,直接導致國內鋼鐵生產受制于國際鐵礦石供應;隨著地球資源儲量的逐步開發,可采資源逐步減少,未來對鋼鐵企業的制約性將更強;一百年以后,甚至在幾十年內,就會出現大量靠自有礦石起家的鋼鐵企業因為資源采空而無法生存,大量無礦鋼鐵企業因為原料成本過高而虧損,以至倒閉。 隨著利益爭奪的加劇,鐵礦業巨頭很可能利用資源優勢進軍鋼鐵業或兼并鋼鐵企業,到時,鋼鐵企業將更難以生存。因此,合理控制鐵礦石資源,是中國鋼鐵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須舉措。 啟示二:資源開發范圍不受地域限制,中國鋼鐵企業不能只盯國內鐵礦石資源。 日本身居東亞,但是其資源控制觸角卻伸到了巴西、澳大利亞、南非、印度等十幾個國家,遍及南美、南亞、中亞、非洲等眾多地區,包括部分中國礦山。 近年來,中國鋼鐵企業的資源開發力度也在加強,但是多局限于國內資源。鞍鋼投資14億元,建設了胡家廟鐵礦,建設規模達到1000萬噸/年;唐鋼投資18.7億元,建設司家營鐵礦,建設規模達到700萬噸/年,資源儲量占冀東鐵礦資源的一半左右;福建紫金礦業公司遠到新疆富蘊縣開發蒙庫鐵礦,投資4.5億元進行礦山建設,預計年產鐵精粉40萬噸。 除了巴西、澳大利亞之外,世界鐵礦資源最豐富是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其總儲量達517億噸,工業儲量281億噸;南非等非洲國家也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如果中國鋼鐵企業能夠利用政治、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優勢,加強與這些國家的資源合作,將為中國鋼鐵業未來的發展做好儲備,很可能連同這些國家一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口袋有糧、心理不慌”的主動定價者,也增加了與西方鋼鐵巨頭競爭的籌碼。 啟示三:礦業項目開發多元化,中國鐵礦石資源開發機制亟待放活。 日本鋼鐵企業參與利用海外礦產資源主要有三種方式,勘查礦、股本礦和購買礦。勘查礦是指在國外通過勘查開發活動而生產出礦產品,這種方式風險大,但安全性和保障程度高;股本礦是向某些國家的礦山建設提供貸款甚至援助,受援國以一定比例的礦石償付貸款;購買礦是直接從國際市場購買,易操作,但不可靠。 戰后50多年來,日本嘗試了獲取國外礦物原料的多種方式。他們的最終認識是:具體采取何種方式,由企業決定。日本政府認為,從保證礦物原料長期穩定供應這個角度看,購買礦的安全性不如股本礦(或參股礦),股本礦的安全性又不如勘查礦。90年代以來,日本鋼鐵企業多元化獲取礦產資源的方向發展,并且勢頭很強勁。 相比而言,中國鐵礦石資源開發的機制還相當落后,開發合作方式還不夠靈活,對國際資源開發途徑的探索還遠遠不夠,很多國際合作方式還未能采用,還需要大膽嘗試。作為鐵礦資源使用者的鋼鐵企業,應該成為新型合作方式的探索者,為自身建立能夠控制、受益的鐵礦石原料供應渠道;鐵礦石企業本身,也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對資源進行高效利用,如何控制潛在資源,使自己獲得更長久的優勢。 啟示四:中國鋼鐵企業要善于向政府、行業尋求支持與協作。 在日本鋼鐵企業的積極爭取下,日本政府對海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稅收實行優惠,具體表現為海外探礦備用金制度和海外礦產勘查費用的特別扣減制度。前者是允許日本跨國礦業公司將與礦產銷售收入有關50%的開采所得作為公積金使用(3年用完),無需納稅。后者是允許將海外礦產勘查的支出加上設備的折舊,或是探礦備用金支出,或是當期的所得收入,在稅收處理時作為探礦虧損計算。此外,日本還為海外投資損失專門設立了一筆儲備金。 與此相對,中國的鐵礦石企業與政府、行業及相關機構的合作還不夠默契,尋求政策、資金、輿論等各方面支持的力度還不夠,支持的范圍還不夠廣泛。當前,各種粗放式的管理、地方保護主義、風險回避主義、簡單干涉政策還比較嚴重,比如,有的鐵礦山已經成為當地發展自身鋼鐵業的依賴,有的地方官員為經濟高速發展不惜浪費資源。因此,還需要完善機制,尋求多元化支持,建立更加合理的資源開發協作模式。 啟示五:中國鋼鐵企業要重視資源投資的價值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 對在海外探礦的日本鋼鐵企業,日本政府提供優惠貸款(主要由金屬礦業事業團體和海外經濟合作基金會實施)。貸款分針對勘查開發有色金屬的一般貸款、針對勘查開發鈾和稀有金屬的探礦成功償還貸款、針對大型海外礦業項目的政府投資三種形式。 日本鋼鐵企業的法人在發達國家進行銅、鉛、鋅等的勘查時,日本政府提供一般貸款,貸款額為所需總資金的50%,特殊需要時可達70%,償還期限15年(寬限期5年),探礦成功償還貸款。政府直接投資,限于與礦業界共同組織的海外大型礦業項目,政府投資比例可達50%以上,收益或虧損按照官民投資額度合理分享。日本進出口銀行對確保全國礦石供應的大型項目提供貸款。若項目失敗或遇天災、戰爭等事故,可減免貸款本金。 盡管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社會投資意識增強,但投資主體、融資機構、資金管理者還沒有真正意識到資源投資的潛在價值。中國鋼鐵企業在長遠的資源投資上,融資手段和途徑上還比較弱,投資資源的熱情還不夠。因此,必須建立政府、金融機構、鋼鐵企業和資源所屬者之間的合作通道,以新的模式進行資源控制和開發,使資源成為中國鋼鐵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堅強后盾。 相關文章 相關評論 相關專題: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