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正文
 

農村義務教育新政元年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7日 11:05 中國經濟周刊

  這是一個公平教育時代到來的信號—“從今年起用兩年時間,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這項政策的出臺直接惠及中國9億農民,原來“人民教育人民辦”的局面將變成“義務教育國家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也從主要由農民負擔轉變為由各級財政負擔,教育體制的改革從今年開始將達到前所未有地廣度與深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稱之為“里程碑式”的影響。農村義務教育尋求破題的歷史性變革,從此拉開帷幕。

  《中國經濟周刊》在對全國部分農村調研后了解到,目前我國農村義務教育除了要面對投入相對滯后的困境外,還要解決在農村稅費改革之后經費缺口等多種問題。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黃樂楨 張偉 崔曉林 葉靜/ 北京、江蘇、湖南報道

  “相關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在開學前已全部到位。其中,由地方承擔的20%的資金,廣西等省份已全部由省財政承擔,不要求層層配套。”3月21日,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教育部黨組成員田淑蘭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此次經費落實之快并不出乎人們的意料。

  當溫家寶總理在“兩會”上宣讀《政府工作報告》時,談到有關教育這一部分時,多次被代表、委員的掌聲打斷。溫總理說:“從今年起用兩年時間,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

  “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必將對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這個里程碑第一塊基石,是在2005年12月24日打下的。

  當時國務院發出《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此后,教育部部長周濟宣布:自2006年始,中國政府在未來五年將至少投資2182億元,支撐農村義務教育免費,確保“農村孩子上得起學”。

  “兩會”期間,《中國經濟周刊》在采訪代表、委員時發現幾乎都有這么一個共識: “‘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這將不再是口號了,是一種新的發展戰略。”在此基礎上,由教育新政策、新戰略出臺引發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問題也成了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經費問題阻撓百萬兒童入學夢

  “在這里,我特別想強調一下平民教育問題。” 3月14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記者招待會上如是說,“我們有13億人口,9億農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們之所以把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為面向平民的教育,從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

  而在湖南省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譚仲池看來,平民教育之路依然會很漫長,因為首先要把農村義務教育問題處理好。對此,譚仲池在提交議案時,附上了《關于農村義務教育公共投入問題及對策思考》的調研報告。

  他認為:“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相對滯后,造成農民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受到損害,困難地區農民子女失學嚴重。”

  據公開資料顯示:1995年到2002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總量投入缺口累計達3515.4億元,即使按1995年以來農村普通中小學教育經費占全國教育經費30%的較低水平,2000年以前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缺口也在1000億元以上。

  譚仲池說,“農村稅費改革之后,由于地方財政尤其是縣級財政基礎薄弱,加上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總量不足,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缺口進一步擴大。”

  譚仲池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農村每年大約有110萬名兒童不能入學;有的農村中小學失學率達30%。農村義務教育按時完成率僅76%,全國7個省區甚至在60%以下;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6年,實現程度為10%,提升最慢;農村9%的成人是文盲。地方各級政府義務教育發展普遍負債,經濟落后地區尤為嚴重。

  保障機制建立 政府將擔更大責任

  除經費困繞外,農村教育負債也引起了眾多代表們的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協副主席曹策問認為,當務之急應當盡快解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下稱“普九”)給不少農村帶來的債務問題,否則,政府對義務教育開出的眾多優惠政策可能因此抵消,無法真正給群眾帶來實惠。

  他認為,以前的農村“普九”工作中,大部分的投入由縣鄉財政解決。由于縣鄉財政緊張,大多通過集資和借貸的方式解決。但是農村稅費改革和學校“一費制”實施后,原來縣鄉籌集資金的來源被切斷,結果造成債務大量沉淀,成為縣鄉政府的沉重包袱。

  對此,2月28日,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時分析說:“2000年之后,農村進行了稅費改革,義務教育的改革最基本的變化是從農村教育基本由農民辦,轉移到農村教育基本由政府辦,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跨越。”

  周濟認為,首先要保證農村義務教育的教師工資,還要保證安全(指中小學危房改造等),同時要保證基本經費,這種情況下,在2004年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80%已經是由政府來承擔了。

  在今年“兩會”召開前,已經20年沒有修訂的《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首次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草案中有關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問題尤為引人關注。

  許多代表、委員認為,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表明政府要在義務教育中承擔更大的責任。

  周濟認為:“但具體到義務教育經費的投入,更為關鍵的工作是測算和確定中央與地方財政分擔的比例。如果比例不確定,省級統籌就可能成為空中樓閣。”

  經費缺口困繞西部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貴港職業學院副院長周桂英對《中國經濟周刊》說:“目前農村中小學運行依然很困難。從廣西各地的情況看,農村中小學辦學經費短缺的情況很普遍,學校運行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一些市縣教育公用經費預算為零,危房改造、遠程教育等舉步維艱。”

  周桂英分析原因時指出,西部地區經濟基礎、教育基礎比較薄弱,能為教育發展提供的財力、物力相當有限,無法按政策落實“財力補貼”和“配套資金”。另外,人們對教育的需求隨著時代發展而迅速提高,而政策、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監管機制也不夠健全并不能有效運行。

  來自重慶石柱縣的原教委主任劉中慧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石柱是一個集三峽庫區淹沒縣、少數民族自治縣和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于一體的特殊縣份,地方財政相當拮據,難以保證生均公用經費劃撥到位,使學校正常運轉難以維持。

  對此,劉中慧指出,每年如果國家不能解決長期以來經費缺口,在西部,所謂的“兩免一補”政策就只能成為一句空話。

  積極施政

  事實上,為了解決好代表、委員熱議的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在不到4個月里已經作出了積極的應對。

  臨近春節前,1月23日至24日,首批實施新機制改革的西部地區12個省區和中部地區若干省的財政、教育部門共150多人亮相北京大學,出席“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培訓班。財政部教科文司和教育部財務司官員詳細解讀了改革的相關政策,同時對各省代表進行農村中小學預算編制的緊急培訓。

  按中央確定的步驟,2006年春季開學前,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要全面試編經費預算;2007年預算編制范圍擴大到中部和東部地區農村中小學;2008年,全國農村40萬所中小學將正式編制經費預算;2010年,全國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撥款達到中央出臺的基準定額。

  “對于教育的投資關鍵是個認識問題。真正把科教興國當成一回事,真正把人才強國擺在了領導的日程上,那個錢就有了。”中紀委駐教育部經檢組組長田淑蘭說。

  據悉,春節后開學的這次中小學公共經費財政部動作非常快,10天已把經費撥到學校。

  教育部部長周濟向媒體詳解了“十一五”期間教育的規劃和思路時說:“‘十一五’時期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九’人口覆蓋率接近100%。”

  “在制定“十一五”規劃中,明確規定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逐步將財政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的水平。”

  “4%這個數字表明,國家已經切實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用更多的財力加快教育發展。”分析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而據教育部2004年數據顯示,中國當年在教育的財政投入占GDP的比重僅為2.79%。

  3月21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田祖蔭介紹,目前共有52.5萬所農村中小學,以他們為基層單位開始編預算。

  田祖蔭說:“這個預算是個大預算,包括教師工資、公用經費、困難學生的資助和危房改造資金等,由教育行政部門匯總,報財政部門審核,并報到縣級人大批準,最后按照這個預算執行。第二個措施我們將制訂一系列的配套文件,包括免學雜費怎么免,補公用經費時怎么補,給危房改造資金怎么給等都有措施,一共有9個文件。目前已出臺4個。”

  “再加上教育部門和審計、監察部門的監督,可以從多個方面保證經費落實到位。”田祖蔭向《中國經濟周刊》如是說。

  地方率先破題

  《中國經濟周刊》從教育部獲悉,西部部分省份的有關舉措已紛紛出臺。

  “在貴州,我們今年初就在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上有所突破。”3月22日,貴州教育廳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據他介紹,從今年起,貴州省將用5年時間,分階段逐步將該省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中央和省、市、縣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義務教育階段農村中小學生入學及學校發展的問題。

  此外,貴州省級財政每年將安排6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學生的生活補助,并繼續對全省186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貧困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同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與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同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在城市中小學就讀的,與所在城市學生享受同等政策。

  而在發達省份江蘇,對于農村義務教育工作已與中央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結合起來了。

  3月22日,南京市教育局信息辦副主任戴興海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在“十一五”期間,南京將重點加大對鄉村教育軟件的投入,著重提高師資力量。將會讓每個鄉村教師到城市來輪崗培訓,了解和熟悉現代化教學手段。此外,南京市對師資力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招收本科以下學歷的教師,對一些鄉村學校的校長也將開展碩士班培訓,全面提升義務教育階段的軟件環境。

  同時,南京還把解決農村中小學生義務教育在建設中形成的債務問題,列入《南京市教育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種種跡象顯示,2006年,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與改革,從西部到中部,再到發達的東部,幾乎都動起來了。

 [1] [2] [3] [4] [5]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