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商業銀行產權制度的尋變思路(3)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9日 14:19 《中國投資》 | |||||||||
產權制度改革思路 建行改革的成效讓我們看到了銀行改革思路的合理性,但是,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上市并不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最終目標,最終目標應該是建立現代商業銀行體制和運行機制。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國家應根據市場經濟改革取向的總體戰略部署,放棄國家控股的銀行經營思想,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原則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非國有化的股權改造,使
因此,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應以建立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為目標,逐步增加非國有資本在國有商業銀行中的比重,國有資本應逐漸退出國有商業銀行,使國有商業銀行成為真正的商業銀行。 對于非公司制銀行來說,對銀行進行股份化,將資產分割、均分,更易于在交易者之間轉讓,由此解決了非公司制銀行的低流動性問題。臺灣公營銀行的一部分,波蘭、匈牙利、捷克國有銀行在民營化之前都是非公司制企業。為了順利推動國有資本從銀行中退出,當局均將國有銀行改造為國營獨資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銀行法人治理結構,實行政企分開的董事會管理制度,健全內部各項制度,進行獨立商業化經營。 面對目前國有銀行巨大的國有資產存量,通過股份制改造實現徹底的民營化是不現實的。另外,引入的各投資主體是否能夠相互制約,形成有效的治理結構是判斷國家是否控股的依據。同時,近期選擇國家控股也是處于經濟穩定與安全的考慮。這樣,保持國家控股地位是近期國有商業銀行股權多元化改革的必然選擇。有很多學者認為,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化或公司化后,應該改組上市,然后再進行產權多元化改革。誠然,銀行通過上市可以形成更為合理的股份價格,提高股份的流動性,國有資本就可順利退出,上市是實現股權多元化、國有資本退出的有效途徑。但是,要想通過上市來解決股權改革問題,必須有成熟廣闊的資本市場,而我國目前的資本市場容量還很小,不可能一下子容納如此之多的國有股權。因此,是否應該先上市再進行股權改革,應該視具體情況而定。國外一些國家,在銀行未上市之前進行股權改革也獲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我們可以借鑒它們的經驗。 鑒于私有產權相對于國有產權的一些優勢,商業銀行的國有資本應該逐步退出,并讓私有產權成為國有商業銀行產權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應該是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中長期改革的目標,從而使銀行內部運作與外部競爭更富有效率。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投資系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