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日本方面借口檢疫管理,對來自中國的蔬菜進行數量限制,使得大量已經運抵日本港口的中國生鮮蔬菜無法及時通關。中國的蔬菜加工出口企業面臨著嚴重的危機,請看《經濟半小時》記者陳華的報道。
此次中日農產品的貿易摩擦,就日本方面采取的步驟,大致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是每天對所有進口農產品實施檢疫管理;另外就是目前正在商討是否將實施“緊急限制進口措施”。前者已經開始實行,它給中國企業帶來的影響是大面積的,如果后者被通過,大量中國蔬菜出口企業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從今年4月1日起到10月底,日本農水省將實施半年的檢疫管理。這就意味著,在此期間進入日本市場的進口蔬菜數量將大為減少。以神戶港為例,原來每天檢驗200多集裝箱的蔬菜,現在已降至40個集裝箱。由于中國每年出口到日本的生鮮蔬菜高達100萬噸,因此,大量等待通關的蔬菜中,中國菜占了絕大多數。如果時間拖下去,鮮菜必將大量腐爛,而血本無歸的國內加工廠在銷路遇阻的情況下也勢必會停產直至倒閉。
山東省安丘市蔬菜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愛芝告訴記者,以前他們企業每周生產向日本出口的蔬菜十柜(集裝箱)左右,現在連一柜(集裝箱)都不到了。現在企業生產量銳減,基本上處于半停產狀態。
安丘市蔬菜公司種植了8000畝日本大蔥,而這還只占到了安丘市種植面積的五分之一。連日來,面對數萬畝本應出口日本的大蔥將被拒之門外,當地的菜農和大大小小幾百家大蔥生產加工企業憂心忡忡。然而,事態的發展還遠未只如此。目前,日本農水,通產和大藏三省要求對從中國進口的大蔥、香菇及榻榻米用燈心草實施“緊急限制進口政策”。
最終的決定將會在下周公布。長期為中國對日出口提供服務的日本貿易振興會也一直在關注著事件的發展,有關商討結果會是怎樣,該機構北京事務所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了最新的消息。
記者隨后采訪了日本貿易振興會北京事務所所長小島末夫。他說:在蔬菜進口規定的數量之內,按照地稅率來打稅;超過了一定的數量(這個具體數量他還很難講),但是超過的部分要征收比較高的關稅。
時至今日,日本方面仍絕口未提中國蔬菜是否構成傾銷,而只是將應對措施限定為“緊急進口限制”。這似乎也有其法律依據:這就是1994年關貿總協定第19條所允許的進口激增的保護條款:一個國家在履行市場開放義務的時候,如果從其它國家和地區進口的某一種產品和數量,在一定時期內急劇增加。而這種產品造成進口國生產同類產品的工業的嚴重損害或威脅。作為特例,允許適當限制進口。
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漢林說:日本的這種作法實際上主要針對的對象是中國。我們要意識到的是,所謂的非歧視的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對主要的貿易伙伴在事實上構成了歧視。
這次日本政府第一步實施的檢疫管理期限橫跨春、夏、秋三季,這也是我國山東、福建、廣東等省蔬菜生產的旺季。如果事態得不到控制,我國蔬菜出口企業以及菜農的損失將是巨大的。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商討對策,估計將于本周內就這一事件作出回應。而日本方面也仍然在與中國政府進行最后磋商,希望能“和平解決”此事。畢竟,貿易戰一旦展開,雙方都不會是贏家。(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