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25日民航夏秋航季開始,上海--北京航線航班密度驟增,尤以“東航快線”最為搶眼———每天始發航班比原來增加一倍,加上其它航空公司原有和新增航班,上海始發的該航線航班數比原來增加近四分之一,高峰時一天達34個。如此激烈的競爭態勢,使上海--北京航線票價直線下跌,各種有關上海--北京票價四折起的消息鋪天蓋地。記者昨天從某報的廣告上發現,最低價已跌到380元。
票價大跌的直接原因就是航班密度過高,打破了運力平衡。據統計,目前經營上海至北京航線的共有國航、東航、上航、北航、新華航、西北航等6家,總體運力基本適應需求。加上這條航線客源比較充足,互相之間一直沒有出現“火藥味十足”的競爭之勢。此番增加航班密度,使得甚至出現15分鐘內有3個航班飛北京的情況,相對平衡的運力格局已被打破,供大于求的矛盾進一步突出,某些航空公司的客座率已因此下降了10%以上。在此情況下,為爭奪客源競相打折在所難免。
據最新消息,外國航空公司正依靠強大實力和先進的配套設施擴大中國市場的份額———近日美聯航開通了北京--芝加哥的每日直飛航線,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微博]開通了北京--德國的每日航班,5月5日還將開通上海--法蘭克福的每日航班。面對外航的大舉挺進,國內航空公司不該“爭擠熱門航線,自相價格殘殺”,而更應該注重新市場的開發。鄭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