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兩位藝術家的奧運變身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16:20 《光彩》雜志
本刊記者 高靜 早在北京奧組委將“人文奧運”定為奧運主題時,2008年奧運會就已經打上了幾千年中華文明的烙印,它的每一個腳步都帶著中國特有的文化氣息。這種文化氣息,在全世界對奧運無比關注的人群中迅速地傳播開來。而其中最有發言權、也最能為此做出貢獻的,當屬中國的傳統藝術家。 在奧運漸行漸近的腳步聲中,這些藝術家也各自經歷著事業、生活的種種變化。 他們中的一些人,借道奧運商機,由藝術家變身生意人,將商業元素溶進中國傳統藝術之中,摸索著一條“以商業促文化、以文化興商業”的道路…… “奧運讓我留在了北京” 朱茂富,56歲,畫家。2004年來到北京,現在搜秀7層洋惑堂開著1家手繪服裝店。 2007年7月6日上午9時,北京什剎海荷花市場的一間工藝品小店外,朱茂富正在一塊長3米、寬2.4米的黑色壁布上描畫一條龍。那龍色彩絢麗、雙眼炯炯有神,似要噴出火來,引得游人紛紛駐足觀賞,拍照留念。小店的墻上還掛著許多已經畫好了的手繪衣物,有T恤、牛仔褲、馬甲……圖案多是龍鳳、牡丹等極富中國民族特色的動、植物。那一筆筆勾勒出的精巧勁兒,與平時常見的手繪衣物截然不同。 這是朱茂富進駐荷花市場的第一天。此前,他在崇文門搜秀商城的手繪店已經開了一年半的時間。 朱茂富自小學習美術,國畫、油畫、雕塑……幾乎什么類型的美術形式都涉獵過,最擅長的是描龍畫鳳,對中國的“龍”文化很是推崇。 2004年,還在老家遼寧營口的他迷上了麻雕——用麻作材料,雕塑出龍鳳等各種造型。沒成想,這一雕就雕出了個第7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朱茂富原本想好,到北京領完獎就直奔海南或麗江——他的一些搞藝術的朋友已經在那幫他找好了店鋪,只等他過去開店;可這期間,北京搜秀商城的工作人員看中了龍鳳麻雕的特色,力邀他入主搜秀。朱茂富一合計:這全國哪里的文化包容度能比北京還大?況且,2008年要開奧運會,這可是一個宣傳“龍文化”的絕好機會,干嗎還舍近求遠呢? 2005年12月10日,朱茂富正式進駐搜秀,繼續他的麻雕創作,作品用來出售或者參展。麻雕是個精細活,耗時長,有的需要半年才能完成,因此每幅的售價在1. 2—1.5萬美元之間,面向的是政要、商賈或明星這些高端顧客。可在搜秀這個相對平民化的地方,如此高的價格很少有人問津;銷往國外呢,又需要很多繁瑣、具體的手續,作為搞藝術的人,朱茂富也沒有精力去弄。 在這樣的形勢下,他把目光投向了老百姓:自己的初衷之一就是宣揚“龍”文化,老百姓才是最大的目標群體。怎樣找到“龍”文化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切入點呢?對,就從日常穿的衣服上入手吧。 2006年4月份,朱茂富正式做起了手繪服裝,給他所推崇的“龍”文化找到了一個最人性化的載體。 他對手繪圖案的定位,主要是以龍、鳳凰、麒麟、觀音等傳說中的藝術形象為原型,但并不拘泥于傳統,而是增加了現代元素,以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比如,現在追求骨感美,朱茂富設計的觀音就一改以往豐滿的形象,顯得秀氣苗條。 由于搜秀客流量不多,開業時間不長,身處大樓深處的小店很難為人熟識,所以他一直在秀水、什剎海、后海等處尋找合適的店面。 可是,隨著奧運會的臨近,飆升的房產價格也讓店鋪租金水漲船高。朱茂富一直想進駐人流量大、外國游客多的后海。現在那里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年租金大概在12萬左右,而1年以來,搜秀的租金也翻了兩番。缺乏資金,仍然是像朱茂富這樣的藝術家在經商路上最大的阻礙。 盡管如此,朱茂富的生意還是越來越好了,許多外國人成了他的回頭客。前段時間,一個英國的小伙子拿來一套衣服,朱茂富從上到下繪了一條長龍。小伙子看到成品,十分滿意,還把自己的母親也介紹到這里來。 日復一日地進行著自己的手繪事業的同時,朱茂富更想為北京奧運會做點什么。 去年底,他和幾個藝術家朋友想一起做2008條龍,作為給奧運的獻禮。可惜,這個浩大的工程大約需要1000多萬元的資本,自己沒有錢,又沒有拉到贊助,最后只好不了了之。不過,他們現在又有了一個新計劃:用麻雕的形式做5條盤旋的龍,集結成五環的形狀。總之,朱茂富是想著法宣傳“龍”文化呢。 穿上唐裝看奧運 米駿,28歲,米氏書法傳人。2001年來到北京,現開辦米駿工作室,經營項目涉足書法類圖書出版、工藝禮品、民族服飾、銀飾等多個門類。 米駿的父親是他們家鄉小有名氣的書法家,大半生過著清苦的日子,所以一直不愿米駿走書法這條路:“這一行,即便你有實力也不一定能出來。”年少氣盛的米駿不信這個邪,他就是想讓父親看看,這個時代,有實力就能出頭。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的那一年,大學畢業的米駿背井離鄉,只身北上,期待通過自己的一技之長開拓出一片天地。 北京人才濟濟,初來乍到的米駿不管是在電視臺當編導,還是在連鎖書社做管理人員,都沒有放下過自己心愛的筆。要不是2003年“非典”的變故,恐怕米駿還不一定會這么快走上創業之路。“非典”期間,米駿的女友得肺癌去世,看著在自己懷里離去的愛人,米駿痛徹心肺,他也仿佛一夜之間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大地實現人生價值。而他能做的,就是通過書法等傳統藝術形式來弘揚中華文化,“當你穿著唐裝,你會去搶劫嗎?當你坐在一家傳統文化風味的餐館里時,你會高聲喧嘩嗎?”讓中國人都成為有素質的人,是米駿最樸素的想法。 隨后的兩年時間,米駿的書法作品頻頻獲獎,開始在書法界嶄露頭角,但他并不滿足于此。因為中國傳統書法是藝術和規范完全分開的,搞書法藝術的不一定能寫字帖,會寫字帖的也不一定是書法家,米駿就是要打破這種傳統,讓字既規范又有藝術價值。所以,他一邊研習書法藝術,開辦個人書法展覽和講座,一邊編寫小學生使用的規范字帖。這位北漂的書法家,在一點一滴地踐行著自己的理想。 怎樣才能借道奧運會,更好地將自己的作品推廣出去,更好地弘揚中國文化?市場!想到這個詞,米駿眼前一亮。2006年11月,他正式成立“米駿工作室”,告別了自己書法家的單一身份。變身商人的那天,他和幾個朋友小酌慶賀,他說:“我就是想借助奧運這個廣闊的平臺,把書法所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以多個角度發散開來。我夢想有那么一天,在一個家庭里面,小孩練的是米駿的字帖、太太戴的是米駿的手鐲、先生穿的是米駿的服飾,墻上掛的是米駿的書法竹簡,進的是米駿的文化餐廳,看的是米駿拍的文藝片……讓‘米駿’的文化品牌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這種滲透的第一波是從米駿傳統工藝禮品、米駿服飾和米駿銀飾開始的。 因為自己已經有不少很成熟的書法作品,米駿想,如果能把這些僅此一件的作品刻在竹簡上,豈不是既有收藏價值、又能廣為傳播?果然,刻有米駿書法的竹簡成為了最受外國人喜歡的產品,由于每種竹簡限量1000個銷售,產品時常供不應求。米駿更以書法竹簡為材料,做成了竹簡筆筒等工藝產品。 米駿服飾則主要以中國傳統的唐裝為主。這之前,米駿關注了很多關于奧運入場式時中國運動員該穿什么服飾的討論。有人說該穿中山裝,有人說穿漢服,有人說唐裝。后來一家電視臺采訪了10個外國人,他們不知中山裝、漢服為何物,卻唯獨唐裝聲名在外,這也說明唐裝是最具中國傳統特色的服飾。當然,米駿制作的唐裝也加進了他的書法元素,有一款遍布楷書字樣的服裝,看上去頗具南亞風情,尤其得到了泰國人的喜愛。 各式各樣彰顯“龍”文化的服飾新鮮出爐了,米駿也產生了一個心愿:能讓奧運志愿者或者奧運會觀眾穿上米駿服飾。衣服他愿意免費提供,需要的是奧運會強大的宣傳效應。可是這個想法目前還很難實現。 不過,“即便奧運上穿不了我的衣服,也要在明年之內、奧運會之前,讓北京的服裝店里有我的衣服。”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米駿和他的業務員們現在正積極聯系北京的許多大型批發市場,比如天意、動物園、木樨園等。他鉚足了勁兒,要借助奧運會讓自己的事業一飛沖天。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