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報道:近些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毋庸置疑,這些變化給農村村民自治發展帶來良好契機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請問這些變化給農村村民自治帶來了哪些影響?
詹成付: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思想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已經并將繼續對農村村民自治產生深刻影響。
比如,農村已是以集體所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結構,農民的職業多種多樣。不同所有制下的階層,以及統一所有制內的不同群體都有不同的利益訴求,這樣在一個村莊范圍內要協調不同利益階層或群體的難度在加大。
再比如,農村社會結構已發生巨大變化,最突出的是外出務工人員在增多。有些地方選舉時,委托投票的村民很多,甚至超過了到現場投票的人數;有的村莊“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現象普遍;有些地方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開不起來。這些情況都對改進村民自治運行機制提出了新課題。
還比如,農民群眾的思想意識發生了巨大變化。民主法制意識、競爭意識、市場意識、致富意識普遍增強,這對我們各地組織開展村民自治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否則,實踐中要么會出現一些負面的東西,如法制交易不到位,選舉程序不規范就會出現“賄選”;要么會使老百姓不滿意,不能滿足他們需求性的愿望。
中國報道:政府將如何應對農村經濟社會新變化給村民自治提出的新課題?
詹成付:主要是三個方面:其一,進一步完善制度。2009年,我們將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修訂工作,使之盡早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同時我們還將督促地方搞好地方性相關法規的建設;其二,進一步規范和擴大村民自治實踐。其三,加大領導干部,特別是縣鄉干部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他們組織農民當家做主的能力,加大向農民群眾宣傳村民自治政策法規的力度,不斷提高他們正確行使民主權利的能力。
中國報道:近年來,一些地方村委會選舉“賄選”有增多的趨勢,經濟發達的地方有,不發達和欠發達的地方也有,雖然是少數,但負面影響大,您對此怎么看?
詹成付:賄選是民主政治的副產品,治理賄選也是一道世界性難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有選舉才會有賄選,沒有選舉也就不存在賄選。
我國村委會選舉中的“賄選”之所以存在,原因不外乎三點:一是候選人和選民的素質有待提高。因為我國搞村民自治的實踐才20多年,時間不長;二是選舉程序和制度還需完善;三是基層操作能力需要增強。對待“賄選”,我們的態度是,第一反對;第二不怕;第三完善,三位一體,不偏廢。
在這里,我也想借《中國報道》向新聞界提點建議,那就是全面客觀地報道村民自治。有的記者為了造成轟動效應,抓住一兩個案例炒作,這不利于村民自治的發展。要知道全國有60多萬個村委會,出現“賄選”的是極少數。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把“賄選”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