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正文
 

稅收亮劍各路理財(3)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9月04日 04:28 北京商報

  商報觀點

  投資理財時,如果你不時刻注意稅收的動向,并由此計算投資收益,則勢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目前的理財產品中,國家給予的稅收優惠包括免稅政策還是很多的。但是根據國外理財稅收實務的經驗來看,目前一些不征稅的環節必然隨著自身的完善與健全納入到稅收體系當中。追求理財收益率成為投資者的訴求,節稅與之并不沖突,因為節稅不是偷
稅、漏稅,它和個人理財緊密聯系在一起,是指在法律規定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對投資、理財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盡可能取得節稅的經濟利益。

  目前國內的

理財產品很多處于剛起步階段,比如股票以及債券等,考慮到穩定因素,國家對這些理財產品稅收政策上“靜觀其變”,自今年個人投資企業債券(包括可轉債)開征20%的利息稅以來,國家對很多理財收益開始納入個稅范圍。不管是新頒布的個人所得稅法以及財政部的相關規定,理財稅收的盲點越來越少。不管是銀行代扣代繳還是投資收益人自行繳納,預期收益在扣除所得稅后,投資收益人得到的收益才是其看中的。而金融機構應該在其投資收益中注明稅收問題,不因收益人可自行納稅而忽視稅收問題,稅前收益是金融機構所看中的,因為這個收益率顯然更具有號召力,而稅后的收益率才是投資者的真正的收益。

[上一頁] [1] [2] [3]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