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龍永圖與何光遠二人近日將自主品牌的討論推上了風口浪尖,但實際上關于這個話題的口水戰二年前就已經開始。無論在政府,學界,還是企業界,自主品牌當然要搞大家已經達成了共識,但時機是否成熟,以及下多大決心多大規模搞還存在分歧。
在自主品牌的話題框架下,應該梳理清楚主要的子命題。粗略想想,就有這么幾個:是誰需要自主品牌?中國的汽車市場是否有自主品牌生存的土壤?目前自主品牌發展基礎薄
弱,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發展路徑?在著眼于未來的新能源開發上,自主品牌是否有足夠的機會?
首先,不是個人,也不是企業,而是整個國家需要自主品牌。無論是個人消費還是企業經營,都基于理性經濟行為,因此苛求他們一定要選擇自主品牌并不妥當。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2020年年產量將達到1500萬輛有望問鼎世界汽車產量第一的中國,為了國家經濟安全,為了大多數民眾的福祉,也為了汽車上下游產業的繁榮興盛,需要自主品牌。
而對于“中國的汽車市場是否有自主品牌生存的土壤”的發問,毋庸置疑的是,雖然目前的奇瑞、吉利們憑借自己的市場敏銳和部分優勢資源沖殺出一條血路,但2000年以前的中國汽車市場并沒有給自主品牌足夠的生存空間。1994年制定的汽車產業政策在實際的“政策缺失”情況下10年后才壽終正寢,而伴隨該政策的“規模建設”、“出口導向”、“市場換技術”等等也沒有讓中國自己的汽車技術和品牌“自立自強”。基于這樣的現實,有觀點甚至認為“20多年來中國自主品牌錯失發展機會,責任在政府和有關政策制定者。”
關于自主品牌發展路徑的討論,理性和多元才可能有建設性。中國應該發展自主品牌,但無法回避先進技術。品牌背后是一個理念,真正體現的是一種哲學。在沒有學會跑步之前,必須在別人后面老老實實學走路“的聲音也值得一聽。
目前,自主品牌發展重要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本屆政府已經把自主創新作為十一五規劃中的重要課題。因此,盡管燃油稅,消費稅等相關重要政策的出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協調,但出臺之呼聲愈來愈烈。
有關技術專家認為新能源開發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是一個機遇。和國外相比,雖然汽車核心部分如發動機、底盤的開發差距還很大,但全球關于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都處于樣車階段,要想定型還需要一定時間。因此自主品牌的機會和回旋余地還比較大。中國的自主汽車工業正處于“描紅”和接受新能源洗禮的并行階段,在這樣的轉型中,需要政府、學界和企業共同努力,尋找節能環保安全的解決方案。
吳徽州(北京記者)
= 《新京報》服務熱線: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