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亞洲經濟在經歷了1997年到1998年的金融危機後實現了強勁復蘇,但該地區的許多結構性問題和從前的過度行為仍然存在。《華爾街日報》--盡管亞洲經濟在經歷了1997年到1998年的金融危機後實現了強勁復蘇,但該地區的許多結構性問題和從前的過度行為仍然存在。譬如,最近高科技行業的資產泡沫預示了出現又一個過度投資周期的風險。雖然亞洲還不至於重新陷入一場危機,但趨於緊張的全球需求量和流動資本可能將導致一個買方市場,從而壓縮該地區的企業利潤、制約賣方的定價權力,并在短期內令資產價格和貨幣匯率處於疲軟狀態。
事實上,亞洲經濟的主要指標及其工業產量增長率已經顯出了疲軟的跡象。許多亞洲企業在債務重組上投機取巧,對削減國內負債根本就沒有采取措施。亞洲各國的內債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比例在1997年到1999年間只下降了14%?紤]到亞洲地區“消除□□作用”(deleverage,指減少負債融資的做法)的迫切需要,只下降這麼點是遠遠不夠的。實際上在此期間,中國、韓國和泰國的內債水平都上升了?傮w上看,東南亞國家的內外債負擔要比東北亞國家沉重得多。
削減債務的速度之慢反映了亞洲國家在財務重組做法方面的不合理性,因為它們多是依靠發行股票來減小負債比例的。在1998和1999年間,股票融資的數額躍升了超過50%。這一現象同亞洲步伐緩慢的削減債務進程結合在一起,令人產生了“負債-股權比已有改善”的錯誤印象。
但最近,由於全球資本流動性的趨於緊張令股價大跌,使得新股發行市場環境惡化,所以亞洲企業沒辦法再回避削減債務的問題了。加之外國投資者對於新興股市的風險越來越厭惡,加劇了亞洲企業的困境。
投資不足和利潤縮減是反映亞洲經濟中結構性頑□的主要征兆。1997年和1998年全亞洲□圍的經濟衰退確實消除了經濟領域中的一些過度行為,但是改革措施不力意味著該地區經濟仍然受到生產能力過剩的困擾,這從亞洲經濟低下的投資效率中可見一斑。雖然危機期間出現了資本耗損,但邊際投資回報率并未得到持續改善。
此外,亞洲“機能失調”的金融系統仍在削弱亞洲銀行配置資本的能力。雖然最近有削減不良債權的努力,但亞洲大部分國家的銀行不良債權占本國GDP的平均比例仍然超過20%。這一居高不下的壞帳比例抑制了貸款增長,因為亞洲各銀行背負著股東要求其改善財務狀況的巨大壓力,不愿再發放新貸款。沉重的債務負擔也阻礙了信貸需求的增長,因為龐大的利息支出幾乎耗盡了企業的現金流量。所有這一切均導致亞洲各國的存貸比率自危機以來一直在下降。
因此,在亞洲的經濟反彈過程中,信貸增長根本就沒發揮任何作用,實際上是對外貿易盈馀和公共部門開支在推動經濟復蘇。機能失調的金融系統意味著信貸增長可能將繼續受到抑制。居高不下的負債、經營不善的銀行和通貨緊縮的現狀將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障礙,特別是在一個惡化的全球經濟環境中。
所以,亞洲經濟增長肯定會放緩。但該地區還有可助其經受外部沖擊的一些緩沖手段,包括可觀的經常項目順差、較低的外債、靈活的匯率機制和龐大的外匯儲備。
中國穩定的經濟增長將提供另一個緩沖,因為中國一直是亞洲其他國家商品的重要凈進口國。除非有較大的外部沖擊,比方美國經濟“硬著陸”或日本金融系統發生“內部爆炸”,亞洲不太可能再次陷入一場像1997年那樣具有破壞性的經濟危機。
By Chi 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