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現代生產正在由圍繞機器轉向圍繞知識進行。比方說,已經有人開始將新經濟直呼為“無重量經濟”,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投身服務業的勞工比例已達3/4。比方說,大者如奔馳汽車,小者如耐克球鞋,形形色色的產品也在被注入越來越多的體現為設計或客戶服務的知識含量。
人力資本由此取得了對財務資本的壓倒性地位。基于這一體制,深圳華為技術公司憲章中寫下了大意如此的表述:我們認為,人力資本的增值目標優于財務資本的增值。當然,這句表述隱含了這樣一個前提:為人力資本定出合理的價格。簡言之,價值規律使然。
至此,我們也就不難發現,年薪制、股票期權以及其他類似的激勵舉措只不過是市場為合理定價企業家人力資本而順理成章作出的制度安排。在成熟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家人力資本必然會找到自己的合理價位。全美最大企業———通用電氣公司一名普通藍領工人的年薪是25000美元,他要想掙到最終上司、通用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去年一年的收入(含股票期權),得辛苦工作3663年。但通用電氣的股東們誰都對韋爾奇感恩戴德,因為他給股東們帶來的是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更大回報。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傳統思維理念應摒棄,創造一個合理企業家人力資本的制度環境,是為經濟活力的一個源頭。所以,當看到中國企業家富豪們的隊伍日漸壯大,我們理應欣慰,并當為他們祝福。(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