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系法案,這意味著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已被排除。換言之,中國離入世的日子不遠了。最近,跨國企業紛紛擴大在中國的投資,以實際行動表明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信息產業是外資企業積極搶攻的領域之一。摩托羅拉[微博]、西門子、愛立信[微博]、微軟[微博]和康柏等跨國企業都不約而同地把中國市場作為增加資本投入的目標。8月下旬,摩托羅拉宣布增投160億人民幣在天津興建半導體集成生產中心,使其在中國的總投資達到285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西門子也表示將投資15億美元建立亞洲市場,而其中約10億作為重頭戲放在中國,用于市場開拓、研發及生產設施。此外,愛立信每天用于中國采購的金額超過4000萬人民幣,全年在中國的采購量將達到49億元。今年上半年,康柏在中國的總投資已經超過1000萬美元。微軟也不甘人后,日前聲稱將在未來幾年追加投資4000萬美元。
幾個國際零售業巨頭今年在中國也有大動作。巨無霸沃爾瑪在全國已開辦了7家購物廣場和一家會員店,總投資將近10個億人民幣,預計今年在中國的直接采購額高達40億美元;而家樂福在中國15個城市開設26家分店。連香港的百佳也不再滿意在深圳等地的地盤,近日蠢蠢欲動起來,宣布要進軍廣州。臺灣的塑料大王王永慶表示有意把冷卻多時的海滄計劃重新啟動。
聯合利華公司重拳出擊環保業,今后5年將投入3500萬元人民幣,用于我國各地尤其是風沙及土地沙漠化日益嚴重的西部以及華東、華南地區植樹造林,從而成為首家大規模支持我國植樹造林的外資企業,可謂頗有長遠眼光。
摩根斯坦利近日在一份報告中預計,鑒于臺灣資訊科技產品生產已接近飽和,中國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美國科技產品新的生產基地。并由此取代日本,一躍而成向美國出口最大的國家。由于中國的生產力成本較低,高科技人才充裕(每年理科及工程高校畢業生高達40萬人),美國企業在中國設生產基地的條件得天獨厚。最近,跨國企業頻頻入駐國內各大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