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啤酒行業,有兩支百萬噸級的勁旅,一支是年產107萬噸的青島啤酒[微博],一支是年產104萬噸位的燕京啤酒,按啤酒行業的行話講,沒有生產規模,就沒有發言權,所以其他幾萬噸級和幾十萬噸級的球隊可以暫時按下不表,單說青島啤灑的大舉收購,這后面兒的事兒挺多的。
彭作義醉了?
8月18號是彭作義以及青島啤酒揚眉吐氣的日子 。那天下午四點鐘,這位青島啤酒的總經理,用2250萬美元,也就是一億多人民幣的代價,買下了兩瓶啤酒,一瓶是五星,一瓶是三環。
盡管青島啤酒想保持低調,直到頭一天,有關簽約地點和時間的消息一直被嚴密封鎖,但簽約時,包括證券無限在內的許多記者還是趕到了簽約現場。
此前,彭作義剛剛在上海完成了對嘉士伯的收購,代價是一億幣人民幣。8月18號也正好是青島啤酒的進駐上海嘉士伯日子。在不到X年的時間內,彭作義已經喝下了三十家啤酒廠。用了近10個億的代價,到目前為止,沒人否認彭作義的海量。但輿論和業內人士認為,彭作義多少有點兒喝高了。彭作義可不這么想,他認為收購是件很劃算的事。
彭:因為我們要建一個(相同規模的啤酒廠),要比這個(收購的)成本高一倍以上。
彭作義還認為,收購一個廠,等于買下了兩個“廠”,一個是工廠,一個是市場。彭作義收購五星,顯然是奔著北京市場來的。
彭:比如說三環和五星,在北京市場上有25萬噸,它已經在北京有市場了,所以我們收購它,還是因為要收購它已有的市場。
然而,工廠好買,市場卻沒那么好買。尤其燕京啤酒在北京占有85%的市場份額,它的老總李福成是個有力的競爭對手。
決賽顯然要在青啤和燕啤之間進行。主角顯然是彭作義和李福成。
哥倆兒好?
峙冰:你們希望在北京市場占多大份額?
彭:北京市場加上周邊縣,120萬噸左右的(需求量),(想)大約占三分之一左右。
峙冰:北京有燕京(啤酒)。市場份額非常高,是否想與燕京在北京市場上決一死戰?
彭:啤酒業不象其它工業那么殘酷,我們是很溫良的在競爭。
峙冰:就象啤酒的度數?
彭:我們這次來北京,可能短時間內不會和他們發生正面沖突。
峙冰:短時間不磨擦,什么時候(會沖突)?
彭:(五星和三環)這兩個企業擴大規模之后,磨擦就開始了。
峙冰:同行是冤家?
彭:我和燕京的老總李福成是中央黨校的同學都是朋友,在一起也吃飯也喝酒,市場競爭是我們的營銷員——第一線的戰士在競爭。
峙冰:那么就是說你們高層在握手,基層在打架?
彭:也不是打架,他們的劣勢我們心中也明白,我們的劣勢他們心中也明白,那就在市場上見。
峙冰:你和李福成是黨校的同學,在一塊兒喝酒的時候有沒有煮酒論英雄,誰是老大?
彭:唉,沒有這樣講,大家都互相捧揚互相奉承,我說唉呀燕京你非常好,酒也不錯,人也不錯,你可能也捧捧我。
峙冰:真心話?
彭:當然我野心也是很大,我也想做中國啤酒的老大,(而且)也做了這個老大,這個老大應該做得更大才對。
各自的算盤
青島老總彭作義一不小心說溜了嘴,燕啤老總李福成卻始終不肯露面,對媒體的采訪需求,多半是由副總經理丁廣學出面,把一套想好的“科兒”念叨給記者聽。媒體普遍援引丁廣學的話就是:“燕京啤酒歡迎外來競爭”。這話很外交,而據南方周末報道,丁廣學在飯桌上喝著燕京扎啤的時候,念的卻是另外一套“科兒”:“青啤灌不醉北京城”!丁廣學所言,自有燕啤的一番道理。
丁:沒有效益的規模是毫無意義的。
燕啤有錢,但燕啤收購企業就象選兒媳婦一樣,有五條選美標準,良好的市場前景,優質的水資源,設備有可設造性,被收購企業班子要團結,當地政府要比較開明,把這五條選美標準翻譯一下就是,不會生子兒的不要,倒貼錢的更不要。
在燕啤眼里,年虧損3000萬的五星啤酒是一只早就不會下蛋還得倒貼的老母雞。這一點從南方周未的報道中可以得到證實,燕啤的總經理助理畢貴索說“老五星不行,洋人不行,你青啤來了就能行?”
對此,彭作義卻另有一番想法:
彭:就象培養孩子上大學生,老大老二工作了,小的還在上學,一旦都工作了,就開始創造利潤了。
彭作義的帳是這么算的。每萬噸啤酒可裝1440瓶,青只得每瓶單介比燕啤高五毛錢,如果用五星的設備生產三萬噸青啤,盈利2400萬元,就可以彌補五星的年產損額。據彭作義估計,北京中高檔啤酒的需求量為10萬噸左右。 他的目標是:首先喝下高檔啤酒市場一半的份額。
同:我干到4——5萬噸,這個企業就是盈利的。
這本帳只是表面的,青啤之所以要大舉收購,還有更深層的考慮。首先是來自股市的壓力。
痛苦的家史
1993年,青島啤酒在滬市發行A股,并在香港作為內地第一家公司發行了H股。兩地上市,共募集資金16億元。但由于贏利能力比較差,在兩地上市以來一直沒有進行過配股,其股價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也很令人失望,因為青啤凈資產收益率不能連續三年保持在10%以上。南方周末記者陳濤評論說,上市公司不能給股民每一塊錢的投資帶來一毛錢以上的收益。有什么理由需求股民把錢交給上市公司,而不是存到銀行。加上青啤A股股票上市的時機不佳,撞上了93年94年的大熊市,在熊窩里被捂著透不過氣來,而9000萬的流通盤在當時偏大,把股民套了個悲悲慘慘,凄凄切切。
同期:時小鐘:上市股價較高15塊多,幾乎延續了一年的下降通道且非常陡峭,一路下滑到三塊錢。
直到96、97年,青啤才從熊窩里走出來,但仍然沒有達到上市之初15塊多的水平。
同期:青島股民的抱怨,慘了,現在還沒解套。
同期:時小鐘:上市三年內換了三屆領導,對業績有很大影響,造成呆滯,A股的形象也不好。
同期:青島股民抱怨:它(原來的)那個老董(董事長)唉呀,嘖嘖。。。。。
峙冰:兩年大舉收購30家,最近最大的是嘉士伯,五星和三環,這對它的價位波動有何影響?
時小鐘:這是彭總上臺后對青啤資本運作的一個非常積極的態度,認清了一個大的方向,這種傳統產業需要規模,規模越大,贏利能力越強
據這位專業人士分析,因為啤酒主要強調新鮮,如果在當地有生產廠,就能及時為當地提供新鮮啤酒,而中國啤酒市場地域性又非常強,每個地方幾乎都有自己的啤酒廠,因此,要想迅速提高市場份額,必然要選擇收購當地企業。這一分析恰好與彭作義的“新鮮度管理”相吻合。
時小鐘:從盤面上看,一系列大動作之后,(青啤的)股價逐漸走出底部,彭總接任后明顯有資金主力在關照。
峙冰:主力資金進入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時小鐘:大概在九塊錢附近。
證券專業人士還分析道:去年9月青啤股票有個11塊8的高點,這個高點比較敏感,如果能順利突破的話,青啤的上漲空間可能就會被打開。
但也有證券專業人士對青啤的股價持保守態度。
劉彥斌[微博]:我認為它上升空間還有,但不會很大。
從青啤的財務報表上可以看到,它的負債在迅速增大,98年短期負債大概是13。7億,99年末的報表到了23。9億,短期債務增加了60%多,99年財務費用比98年增加了390%多,將近400%,這個負擔是非常重的,債務負擔過重,對企業發展來說應該不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從證券投資的角度來廛,我喜歡一家企業應該是債務低。
這位專業人士還分析說,青島啤酒迅速增大的負債和財務費用,這恰恰與青島啤酒的系列收購有很大關系。
五星會是滑鐵盧嗎?
財經時報記者李巧寧分析說:“有關購并不成功的例子舉不勝舉,青島啤酒會是幸運的一族嗎?五星會不會成為青啤的滑鐵盧呢?”
劉彥斌:前期支付的收購款可能只是一個很少的部分,后期的資金注入是個比較大的部分,你要把它救活必須往里輸血。
峙冰:比方說,收購這種不良企業,收購行為本身像心臟起博器,把它啟博起來,后續的資金相當于大量輸血?
劉彥斌:這個比喻我覺得還是恰當的。不一定買來便宜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就像市場買東西一樣,撮堆兒的,很便宜的,但買回家摘了摘都不能吃,這個錢可能還是白花了。
其實,當初從華爾街滾了20年的杰克,在五星里面扔了5個多億,打了個水漂,又跑了。在亞洲戰略投資公司左邊的這個產品展示柜上,倒貼錢的啤酒被請了下來,換上了賺錢的汽車備件兒。
峙冰:如果把汽車備件的啤酒比作兩支股票的話,啤酒這只不賺錢,你們就割肉了。
黃堅(亞投):
亞洲戰略投資公司被迫放棄五星,放棄啤酒市場,也證實了劉彥斌的觀點,對大舉的收購而言,錢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管理輸出的能力。
峙冰:西方經濟學家曾經說過一句話,在收購的問題上,如果你派不出經理你就不要去收購,那么青島啤酒派得出經理來嗎?
彭:你說的應該是非常對,不是錢的問題,主要問題就是管理問題,管理的精華是什么,除了管理理念和文化,更重要的是人,沒人來操作是不行的。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