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期報告中,我們看到上市公司克服了諸如四項計提和取消先征后返的減利因素,取得了穩定增長同時,也發現有些突出的特點現象,發人深省:
一、宏觀向好,微觀向壞
在宏觀經濟普遍回暖的情況下,上市公司虧損面擴大,以致虧損公司家數創新高。
今年雖然宏觀經濟開始走出1低谷,但由于對微觀來說有個預熱期,因此除了一些基礎設施行業明顯升溫之外,很多行業的上市公司仍然在掙扎,有人分析這已經是黎明前的黑暗,預計到年底升溫的面積會逐漸擴大,這種傳導周期直接造成了今年的上市公司虧損家數增多。今年共有117家公司報虧,比去年底增加了36家,增長四成半。其中深市為62家,占公布中報公司總數的12.3%;滬市為55家,占公布總數的10.46%。其中連續一年半虧損的公司為66家,深市34家,滬市32家;連續兩年半虧損的公司數為28家,深市11家,滬市17家;新加入虧損行列的為51家,深市28家,滬市23家,而扭虧公司則僅17家,深市11家,滬市6家。
二、增收不增利真無奈
很多上市公司出現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長,而利潤卻大幅下降的背離狀態,今年中期這種情況更加突出和極端化。
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一些缺乏技術含量的行業中,而且產品越沒有技術含量,這種情況就越突出。很多行業已經形成一個怪圈:產品無技術附加值-行業競爭加劇-費用日益上升-成本日益高啟--利潤日益菲薄,如此循環,終于主業呆滯。因此上市公司應該永遠不要忘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還要向技術要利潤。
三、重組明星今何在?
一些曾經靠重組業績飛升的公司不能可持續發展。
去年中期有一大批靠重組中資產轉讓取得業績幾倍甚至幾十倍翻番的公司,其股價更不遑多讓地翻著跟頭上漲,但今年中報中這些公司很少能保持這種銳氣,又陷入業務停滯或需要重新尋找方向。重組是為了追求上市公司的良性發展,而事實上有多少公司達到這個終極目標了呢?看來對重組這種手段應該好好地總結一下經驗教訓了。
四、業績增長靠外快
上市公司迷戀投資收益的越來越多。
今年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參與到投資領域,包括法人配售或通過參股金融業間接進行投資操作等,有3成的公司有投資收益,并且有一些公司投資收益在利潤比重中占大頭。
五、剛剛上市就玩賴
新股、次新股業績難如人意。
1999年1月1日以后上市的182家新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為0.1396元,僅略高于深滬兩市已經公布中報的1029家上市公司的0.1074元平均每股收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4.7%,僅接近深滬兩市所有已經公布中報的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還有4家公司上市一年就出現虧損,。
六、一個子兒也不派
不分配變成習慣。
根據全景網絡的數據顯示,今年公布分配預案的公司有50家,占上市公司總數的4.85%,而去年同期這個比例是7.4%,減少了35%。相反表明“不分配不轉增”的上市公司則有顯著增長,有979家,占公布中報家數的96%。而只要準備分配的公司,必定是大比例送轉。出現了一邊一毛不拔,一邊大手大腳的怪現狀。
七、該交代的不交代
關鍵事項披露遮遮掩掩不夠透明。
今年中報雖較以往的披露增加了透明度,但主要表現在:有些公司對虧損或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交代不夠明確,受到投資者或監管部門的質疑后,才不得不出具補充公告,詳細說明原因;其次,有一些上市公司沒有按要求公布重大關聯交易事項明細,比如定價原則、交易價格、交易金額、占同類交易金額的比例、結算方式及關聯交易事項對公司利潤的影響以及對關聯交易的必要性和持續性作出說明等,中報出來之后又發表補充公告。
八、沒有客觀不成“菜”
業績下滑上市公司片面強調客觀原因。
業績下滑,不從主觀找原因,卻片面強調客觀理由,比如經濟不景氣、消費不振、競爭加劇等等,很少有反思自身是不是管理不善、技術創新能力是否跟得上、市場開拓意識是否缺乏等等,讓投資者在有限的版面中看一大堆空洞無物的客觀現象。
九、公司全都“三分開”?
中報公布“三分開”情況與事實不符。
大多數上市公司在“三分開”的情況都是:“本公司與控股股東人員獨立、資產完整、財務獨立”,甚至連棱光實業也是如此,這與上市公司正在艱難進行的“三分開”形成鮮明對比。
十、股權擔保是障礙
為大股東擔保欠下的舊帳依然是上市公司無法解開的結,成為公司進一步良性發展的最大障礙。
雖然現在的有關規定已經使大股東不敢抵押上市公司的股權,但仍有一些公司仍在股權擔保的中泥足深陷,成為一些虧損或業績滑坡的上市公司的絕癥,而且很難痊愈,ST農商社、PT中浩、ST棱光就是因此走到今日。(薛長青)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